山东省旅游系统全体职工对省旅游局长于冲提出六项质疑
2012-12-06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山东省旅游局局长 于冲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讯】2012年12月2日,一个网名为 “bj100006”的网友在猫扑论坛上发布了一篇题为“质疑于冲同志,质疑“好客山东” 的网帖,帖子最后的落款为“山东省旅游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这篇网帖从六个方面(1、领导干部究竟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政绩观?2、省局的工作定位到底是什么?3、对基层是支持服务还是加重负担?4、搞“大一统”的工作摆布是否符合旅游业的发展规律。5、作为局长到底应该倡扬一种什么样的工作作风?6、政府公务人员与市场主体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要求山东省旅游局局长于冲作出解释,并对下一步的山东省旅游工作提出了建议。
帖子内容全文如下:
我们实在忍不下去了!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端正有关领导干部作风,为了促进全省旅游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也为了塑造山东省良好的形象,我们不得不站出来,对于冲同志进行质疑,对“好客山东”进行质疑。
一、对于冲同志的质疑
于冲同志虽然工作履历较为丰富,历任青岛市四方区、山东省平度市主要领导,并曾担任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但自2006年12月调至省旅游局并于次年3月担任局长职务以来,其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让我们产生了很多的困惑,我们理直气壮地对其进行质疑。
质疑一:领导干部究竟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政绩观? 我们认为,一个领导干部应当树立“脚踏实地、扎实干事、不图虚名”的政绩观,在这方面,前任老局长李德明用实际行动进行了最好的诠释,德明同志的所做作为至今让机关干部怀念,也让基层的同志难忘。而反观于冲同志到任的这些年,对于旅游行业管理的很多基础性工作,包括体制机制、产业政策、基础设施、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疏于去抓,而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抓宣传、造声势、搞面子工程上,行的是好大喜功,走的是沽名钓誉,工作严重缺位。为了一个“好客山东”搞所谓的“联合推介、捆绑营销”,分别在央视、香港翡翠、台湾东森、首都机场T3航站楼灯箱广告、山东卫视、山东航空机顶电视、新航空、旅游天下等媒体铺天盖地的投放资金,据不完全估计,四五年的时间累计投入达十四、五个亿。最近,又以鲁旅发〔2012〕51号下发了新的工作意见,要求各地筹资扩大“捆绑营销”的规模,在原有5秒、10秒时长的基础上扩大至30秒。这些钱都是从基层、从地市、从县区、从各旅游企业抽调上来的,我们的一些基层局非常困难,有时连日常办公经费都难以保证,而于冲同志却将这笔资金堆积到了所谓的打造品牌上,用在看得见、来得快的政绩上,以此为自己脸上贴金,这能不叫人匪夷所思吗?这一做法是否合适?这些投资是否应该用到更为合适的地方?我们来看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等地,他们没有大把地在央视烧钱,而是把钱用在旅游的基础性并对长远管用的工作上,这才叫真正的求真务实,这与于冲同志的做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各级干部都效仿于冲同志,通过花钱买自己的政绩,那么这样的政绩我们宁肯不要,因为它劳民伤财,与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质疑二:省局的工作定位到底是什么? 我们认为,目前省旅游局工作定位存有严重的偏差。作为省旅游局,在我们旅游行政管理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其工作应该定位在进行宏观管理、制定发展政策,对各基层局主要是履行业务指导职能。反观于冲同志到任以来,省局基本成了“大促销局”,这方面在质疑一中已经足以说明。同时,省局还有一些更为严重的做派让人难以接受,主要表现在:把各地市旅游局作为省局的工作处室对待,每年给各地市局下发各类通知等三四百个,平均每天一个多,采取命令的方式直接布置任务,稍有不从就进行打压。省局每年都安排名目繁多的会议,经常以省政府领导、省委组织部的名义,通知省直各部门负责人、各地市副市长、旅游局长开会或培训,实际上省领导根本就不参加,这种做法合乎程序吗?一个省旅游局的局长,真是把自己抬的太高了,手也伸的太长了。对基层局要求严酷,于冲同志直接召集有关地市局到省局列席党组会议,还要求各基层局一把手必须参加他自认为重要的会议,哪怕当地党委政府有重要事宜,也不允许请假。作为基层局,应该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直接对当地党委政府负责,我们认为省局的工作严重的错位。此外,省局布置工作经常“一竿子捅到底”,直接布置到各地市下属的县区(市)局,布置到旅游企业等市场主体,经常出现有些会议和活动,虽然在县区(市)等基层局或企业开展,但其上级局反而不清楚的情况。我们认为,这是严重的越位,致使地市局摸不准、弄不清,很多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也严重违背了政府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质疑三:对基层是支持服务还是加重负担? 我们认为,作为省局要更多的服务基层,关心基层,帮难解困,而不应该是加重负担。反观于冲同志,做法恰恰相反,对下往往是一派“太上皇”式的作风。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要善于利用基层的资源、基层的力量办自己的事”,实际这句话严重暴露了于冲同志一切围绕自己转、利己主义的作风。让我们举些例子吧,譬如,他搞的“好客山东”捆绑营销,如前所述,都是从基层调的资金,除了层层抽调地市资金,还利用自己的“权势”,通知县区(市)企业往上“凑份子”,这对基层是服务吗?实际上是抽基层的血打造自己的品牌。再譬如说,“命令式”向基层局转嫁省局负担,凡到省局的国内外旅行商、媒体、考察调研组等,一律安排到各地市局负责接待,要求各地市“包吃包住”等,对于稍有不从或不按省局“意思”办的,往往“吹毛求疵”的指责其工作不力,采取向当地主要领导“告黑状”、直接电话臭骂或呵斥等方式,多方给予打击、指责和刁难,我们认为这是他在公报私仇。最后,再补充一点,于冲同志喜欢打高尔夫,走到哪打到哪,并且口味很刁,走到哪都讲场面,吃遍了山东大地每一个最好的珍馐佳肴,所有这些都是基层企业要买单的。
质疑四:搞“大一统”的工作摆布是否符合旅游业的发展规律? 我们认为,山东的特点是面积大,旅游资源丰富,海陆环境富有特色,既有雄伟壮阔的山海湖泊和景色绮丽、曲折绵延的海岸港湾,又有一望无际的平原沃野和高低起伏的丘陵山谷,还有闻名中外的古老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民情。发展山东旅游,应该因地制宜,因不同情况施策。反观于冲同志在省局的这些年,特别是近几年,搞的恰恰是全省“大一统”的工作摆布。这方面除了每年召开名目繁多的会议,对其“大一统”思想形成的工作思路进行部署再部署,还不定期的搞全省集中巡回式检查等活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特别是于冲同志发明的“好客山东休闲汇”和“好客山东贺年汇”,持续时间累计近5个月,将黄金周、春节等重要旅游节点都纳入“大一统”工作部署,严重挤压了地方围绕各自实际开展工作的时间和空间。另外,为了打造“好客山东”,直接插手各地市具体工作,采取地毯式巡查暗访、威胁摘星摘牌等方式,强制要求所有星级酒店、景区,在最显眼位置悬挂统一标识。更为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于冲同志还想在全省所有的商业百货系统统一悬挂上述标识,但是这种把手伸到别人“地盘”的做法,遭到了相关部门的拒绝。我们认为,这种“大一统”的摆布,严重背离了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导致各地旅游业必须是于冲的安排,必须是“好客”的文化,没有真正体现出各地应有的特色。
质疑五:作为局长到底应该倡扬一种什么样的工作作风? 我们认为,作为一把手,应该倡扬一种“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发扬大家智慧、扎扎实实干事”的工作作风。但反观于冲同志到任的这些年,无论议事、用人,还是对待同事、对待自己,都没有展示出一把手应该具备的良好作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议事不经民主讨论,喜欢搞“一言堂”,他定了就代表党组定了,不听班子成员意见,甚至听见反对意见就极为恼火。用人搞远近亲疏,他看好的人必须上,其他人不得有反对意见,现在办公室的王建华,就是于冲从曹县调来的一名副科级干部,仅仅几年的时间就“火箭”般提升为办公室主任(正处)。此外,凡是他所谓“信得过”的人,都安排在办公室、管理、市场等重要岗位上,而其他任劳任怨、辛苦干了多年的同志,则因为“信不过”,很难得到进步。对同事非常无情,对机关干部像牛马一样使用,经常深更半夜给副局长、处长打电话,一旦打不通就呵斥怒骂,不管机关干部死活,不体察机关干部,这种做派,逼得很多人苦不堪言。连我们的一位工作异常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副局长,都异常苦闷、极不适应,甚至想离开省局。自己喜欢独来独往,在出国、赴港澳台以及到各地出差或参加活动时,往往自己独来独往,安排的随从不要。据了解,于冲同志在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座驾”,以方便走到哪都有侍从人员。这样的独行,究竟是在忙些什么呢?我们党的干部究竟怎么了?总而言之,作为一名主要领导干部,于冲同志的所作所为严重违背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质疑六:政府公务人员与市场主体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认为,政府公务人员应该履行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公共利益的基本职责,而作为市场主体是具有追求经济利益性质的。因而,政府公务人员应该与市场主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从于冲同志到任省局几年来的工作轨迹来看,与市场主体间的关系让人觉得不清不浑。譬如他搞的“好客山东”捆绑营销,近年来的十四、五亿元资金,都是通过央视金桥这家企业流出的,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再譬如对旅行社的相关奖励,包括对入境等方面,都是于冲亲自与企业洽谈、密谋商量的,到底奖了多少钱?奖到哪里了?起到了什么效果?这些是一个巨大的谜!还有,与景芝酒、“山东三珍”等旅游商品的合作推介,拉了好多的赞助,这些赞助究竟流到哪里去了?做什么用了?作为一个堂堂的局长,去掺和市场行为,经常去各地市为企业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出面“站台”,究竟背后藏着什么样的利益,驱动其一马当前。
二、对“好客山东”的质疑
“好客山东”盛名在外,几乎国内无人不知,甚至有些国外的人士也知道这一做法。有些不知内情的人对此倍加推崇,但从我们旅游行业实际来看,这一模式是否科学合理的确值得商榷。我们认为,于冲同志所搞的“好客山东”是绑架了整个山东,直接的恶果是给山东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质疑一:旅游目的地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我们认为,旅游目的地应该是个城市的概念,而作为山东省是个大区域、大范畴的概念,省内的吸引物多种多样,也都聚集在城市这个载体上,若将省的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概念太空泛,目标太发散。纵观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也大都是以城市为单位,很多游客知洛杉矶而不知加利福尼亚州,知迈阿密而不知福罗里达州,知休斯顿而不知德克萨斯州,知西安而不知陕西,知厦门而不知福建等等。反观我们山东,恰恰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反,将省内所有的城市统一冠以“好客山东”的名号,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来打造,直接抹杀了各地的旅游形象。况且就“好客山东”来讲,一点旅游资源的特征都没有体现出来,这样的目的地具备吸引力吗?这样的目的地是个真正的目的地吗?作为行业从业人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从世界旅游发展经验,还是产业发展规律而言,都应把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来打造,而不应该含混概念,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将大而泛的区域范畴作为旅游目的地。
质疑二:是否允许文化差异性的存在? 我们认为,在一个大的地区特别是山东这样的地方,既有以山水圣人文化为主体的济南、泰安、曲阜,又有以海派文化为主体的青岛、烟台、威海,还有以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为主体的淄博、潍坊、临沂、枣庄及其他城市,是多元文化的汇聚地,并非一个“好客山东”能够包揽、能够统领的。况且“好客山东”本身具有排他性,仅仅是山东好客吗?北方的人都好客,辽宁、黑龙江等城市都好客,所有的旅游城市也都好客,以好客作为山东旅游的形象真的合适吗?同时,“好客山东”整体形象很混乱,里边既有地市形象,又有区县(市)形象,还有景区(点)形象,“爷爷、儿子、孙子、重孙子”都混在一起,根本无法体现各地的文化特色和个性。总而言之,这种一元文化的强势、强力、霸道式推行,严重压抑了各地市的个性,完全背离了旅游应该具备的特色和吸引性。
质疑三: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省在全国应该引领一种什么样的风气? 我们认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讲究礼仪风度的大省,也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省,在全国的大格局下,应该具有孔孟的情怀,方方面面起到健康的引领作用。而现实的情况是,投入十四、五亿元的资金去搞“好客山东”,虽然声名在外,但却劳民伤财。特别是“联合推介、捆绑营销”,用基层的血汗钱砸出了这样一个牌子,导致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好多不太了解旅游特点和规律的省市领导,也被于冲同志的这一做法忽悠“蒙”了,看了央视宣传的“好客山东”广告后,心里发热、发急,对自己省的旅游局长进行指责,让其学习“好客山东”,于是引发各地纷纷效仿,争相在央视等主流媒体上砸钱打广告。曾有人开玩笑说,因为山东的带头,央视的广告价格都飞涨了。这就是“好客”?这就是山东?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依法治国”等方略,我们认为山东贯彻十八大的举措应该是扎扎实实的,不能再在全国领这样的风气,更不能因为一个“好客山东”牌子的“浮云”,遮住了我们“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眼界,山东应当打出着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三、几点强烈建议
我们之所以质疑于冲同志、质疑“好客山东”,用心在于尽快树立山东的健康形象,愿望就是山东旅游能够尽快走上科学规划、有序发展、健康发展的道路,使广大人民更加满意。为此强烈建议如下: 1、抓紧纠正于冲同志的错误工作思想做法。于冲同志的所作所为继续发展下去,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可能会闹到无法收场的地步,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及时纠正其政绩观错误、强权霸道、任人唯亲、待人严酷、亲近企业等做法。特别是要抓紧纠正其“联合推介、捆绑营销”,不惜血本搞面子工程的行为。 2、尽快理清近6年来“联合推介、捆绑营销”的账目。对近年来投入的十四、五亿元的巨额资金,对于山东人民的血汗钱,相关部门要尽快介入审查审计,查明流向、流量和流效。同时,根据业内所谓的“潜规则”,相关广告会产生大量的“回扣”,粗略估计达数亿元之多,这些资金去了哪里,也要进一步查清来龙去脉。这是对我们党的事业的负责,也是对人民群众的交代。 3、切实教育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以此案为戒,在旅游系统包括其他各行各业的干部队伍中加强正确政绩观的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扎实干事、注重实效”的良好作风,为把我们的旅游业建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最后的补充说明
用句文革时期毛主席讲的话,“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斗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们实在是受够了,所以将此信分发到中央和有关部委的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领导,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的有关领导。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使我们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如果我们反映的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我们的质疑之声无人问津,我们还会继续抗争,特别要把此件发到网上,动员全国的网友实施人肉搜索,让大家都来关注这件事情。

猜你喜欢

四川副书记李春城曾花12亿建政府大楼惹争议
2012-12-14
225


许鞍华武汉被盗 市公安局长亲自过问并破案
2012-10-10
267


福建“母亲河”闽江上游一村溪污染怵目惊心
2012-02-19
260


深圳:女子因纠纷脚踹孕妇致其流产 同行男子高喊专打孕妇
2012-10-04
162


四川14岁少女网上被骗婚云南 背着女儿外逃寻亲
2012-05-14
185


金福机械组织员工到十渡旅游
2012-04-25
203


河南农民37年前被人顶替上大学 张虎群称“斗争到底”
2013-03-17
144


厦门所撤出PX项目在漳州建成 拆迁800米范围内民居
2012-11-04
132


花季少女遭毁容 陶父道歉无行动 周岩家属否认早恋
2012-02-27
259


一起血案掀开京福高铁安徽段的工程“黑幕”
2012-09-19
170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相关推荐

大滩口河谷“变脸”成灾 泸州两村村民苦盼建桥破出行困局
在泸州南部山区的深处,隐匿着两个偏远的自然村落——古蔺县白沙场镇的陈坪村与叙永县...

《中国酱酒文明史》 探寻酱酒世界的文明脉络

在酱酒文化的广袤天地里,初旭与他的著作《中国酱酒文明史》犹如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

史诗级别的美酒河视域重构 漫谈初旭和他的《中国酱酒文明史》

作者:郭河山 现在,我甚至感觉到,初旭不是在著史,而是在向国人乃至世界解读...

凌云健笔话酱酒——《中国酱酒文明史》之非史学解读

不错!摆在我眼前的,是一部《中国酱酒文明史》,编著者,是泸州资深媒体人、作家初旭...

数字金融显实效 太平人寿荣获2024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日前,中国银行保险报发布“2024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太平人寿凭借在数字...

发挥“耐心资产”优势,助力家庭实现跨期资产管理 太平人寿推出新款分红型终身寿险“国弘一号”

日前,太平人寿推出一款全新的分红型终身寿险产品“太平国弘一号终身寿险(分红型)”...

从广东到四川,这笔理赔让异地就医客户倍感温暖

“小王不仅耐心细致地解答了我所有疑问,还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我的两笔理赔,体现了...

建立“睡眠保单”清理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金融消保常态化

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

强强联手 共筑养老新未来 ——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与泸州医养合作启航

9月29日,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与泸州医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合作...

古蔺丹桂镇百万奖教基金助力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

川南经济网讯 奖教奖学促提质,乡贤捐资育桃李。最近,古蔺县丹桂初级中学校举办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