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旅游委调查“黑导”辱骂游客事件
2016-02-17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网传视频中,游客想停车游览十三陵,但“导游”只承诺路过的时候在车上讲解,双方发生口角,“导游”爆粗口称“你是不是想死”。视频截图
■ “‘黑导’正月初三带团 大骂游客‘想死啊你’”追踪
新京报讯 针对发生在春节期间“黑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北京市旅游委昨日通报称,在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同时希望涉事游客积极向北京市旅游委执法大队举报并提供信息。
近日,网传一段“‘导游’大骂并威胁游客”的视频。视频中,参加“北京一日游”的游客想停下车游览十三陵,但“导游”只是承诺路过的时候在车上讲解,引起部分游客不满,随后,“导游”与几名游客发生口角,并爆粗口称“你是不是想死”。(新京报昨日报道)
市旅游委已展开调查
昨日,北京市旅游委表示,旅游执法大队已看到有关“黑导辱骂游客”的视频,认为此类事件严重干扰了正常旅游秩序,损害首都形象和群众利益。
市旅游委通报称,虽然目前尚未接到当事游客的投诉,但旅游委已立即开展调查。“由于没有具体线索,给我们的调查处理增加了难度,欢迎大家共同查找,为我们提供线索。”旅游执法大队有关负责人同时表示,旅游执法部门将建立对非法一日游、“黑导”等行为的有奖举报机制。
上述负责人也提醒广大游客,参加正规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避免落入非法“一日游”陷阱,如果旅游时权益受到侵害,可拨打12301投诉。
骂人“黑导”电话停机
视频在网上曝出后,新京报记者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视频中发飙骂游客的导游王某是一名从业多年的“黑导”。
据同是“黑导游”的吴画(化名)介绍,他和王某以前在长城上经常见面,但去年“十一”以后,王某就不再从事“黑导”,今年春节期间重新“复出”,“今年春节一日游生意不错,很多人都回来干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王某在“黑导”圈小有名气。记者随后联系到多名长期在京从事“黑一日游”的导游,辗转获知了王某的手机号。
昨日,记者多次拨打王某的手机号,对方均处于“停机”状态。吴画告诉记者,视频事件被曝出后,在他们圈子里已经“炸开”了,“我估计他是躲风头了,这事肯定要有个处理结果。”
■ 揭秘
“黑一日游”为何不停车游十三陵
有“黑导游”称,游十三陵耗时长,且没有二次收费项目
“黑导游”吴画称,游览十三陵没有“油水”,而且走进神路等景区内景点花的时间太长,所以十三陵只是他们招徕游客的幌子,一律车览,一个陵都不会进入。
吴画说,春节及一般的长假期间,出团的“黑导”基本是自己垫钱从旅行社买团,如果游客不购物只逛景点,他们会赔得很惨。“现在管得严了,我们拼概率的机会也少了,但你不打低价,别人就打低价,这个圈子就这样,没办法。”
一名业内人士称,“黑一日游”只到水关长城、明皇蜡像宫,而不到八达岭长城和明十三陵,主要原因在于利益。据一位“黑导游”介绍,明皇蜡像宫门票40元,给他们“黑一日游”8元,有的人还能拿到6元的低价。此外,不进明十三陵的另一个原因是该景点不能给二次收费提供依据,而去明皇蜡像宫或者看演艺、堂会,可以向游客进行二次收费。
明十三陵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有近200万游客因报名“黑一日游”,错过明十三陵景区。该负责人称,他们去年年初曾暗访发现,很多游客并不是贪图便宜才报名“黑一日游”,很重要的原因是双方信息不对称,游客不清楚十三陵有什么景点,如何乘车,因此很难分清哪些是正规一日游,哪些是“黑一日游”。
对此,业内人士介绍,“黑一日游”的鲜明特点是低价揽客,车上二次收费。一般的情况是车下收60元-200元不等,车上会再收150元左右。车下收的钱全部归票提,即集客者,而车上收的钱才是司机和导游的钱。此外,“黑一日游”几乎没有旅行社,即使有也是“挂羊头”,基本以车主形式运营。
■ 专家观点
多头执法致“黑一日游”难以根治
我国第一部《旅游法》已经实施,但“黑一日游”的顽疾并没有随着法规的建立而消失,究其原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学院教授王富德认为,“黑一日游”涉及多部门执法权限,前期的介入以及权责划分都没有明确主责部门,因而导致有法难治的尴尬局面。
王富德表示,对“黑一日游”的执法权限分散于多个部门,如城管、工商、交通、旅游、公安等,哪个环节的相关执法没有做到位,都无法根除黑一日游。
王富德建议,在市一级层面,成立打击“黑一日游”的综合协调机构,一旦发现,第一时间召开部门联席会划分责任。此外,在《旅游法》出台以后,北京还没有跟进出台实施细则,建议在制订实施细则时,把查处“黑一日游”的责任主体和法律依据更加明确地提出。
本组稿件采写/新京报记者 郭超 沙璐

猜你喜欢

餐馆强收每人2元消毒餐具费


湖南邵东一土产村变癌症村 鑫龙玻璃厂是污染源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天价午餐一碗面一壶茶花费380元


陶瓷商品被检出铅超标 沃尔玛、华润万家上黑榜


泸州高中一学生跳楼身亡 警方排除他杀


德国酒店发警告称远离中国游客


青岛啤酒男督导掌掴孕妇致流产 称“孩子又不是我的”


武汉屿仁食用菌传销案爆发,工商发函致翰齐生物禁止供货


内地游客亲身讲述 香港买药材遭遇“斤变两”


泸医附院退休职工检举泸医附院党委书记以权谋私


重庆洪崖洞景区游客嫌300/人游船贵 被当众辱骂矮穷矬


女子住君澜旗下酒店被陌生男子打开房门 酒店:实习生给的房卡


泸州名仕美容美发销售过期、未经批准及检验的“洋化妆品”被处罚


泸州陈清整形医学美容发布违法医疗广告被罚1.5万 网友:罚少了


泸州:坑害消费者的火锅店、加油站、超市、化妆品店 休想跑掉!


林黄粑阳光水业时代商都等3家泸州公司因食品检测不合格遭曝光


泸州林黄粑不合格被罚5万元 看看“泸州黄粑赋”是谁写的?


泸州年轻女子成都娇点医学美容医院整容手术 迟迟不醒4天后离世


泸州万城国际高楼掉落玻璃窗 楼下奥迪被砸得稀巴烂


泸州:阳光十二墅,你的配套让我好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