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四川抗战大后方 四川抗战贡献很独特
2015-05-17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本报记者 吴晓铃
5月16日上午,成都市人民公园,“重走四川抗战大后方”的两岸记者纷纷把镜头对准“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陈相如感慨道,“亲身走了这一趟以后,我才知道八年抗战时期的四川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做出的奉献。‘无川不成军’,其实还有更丰厚的内涵!”
5月11日,由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省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举办的2015海峡两岸记者“重走四川抗战大后方”联合采访活动中,两岸记者从成都出发,一路前往汉源、乐山、宜宾、自贡等地。记者们见证了川人抢修抗战公路“乐西公路”的牺牲;乐山接纳故宫文物、李庄接纳众多学术团体、江安接纳国立剧专等的“文化抗战”;自贡盐业“增产赶运”的“经济抗战”,以及新津机场在二战时轰炸日本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在新津机场迄今仍保留的一段当年的跑道上,有记者感慨,“原来盟军首次轰炸日本本土的飞机,竟然是从四川新津起飞的!”而在华西坝,大家更是“没想到当年竟然有陈寅恪、钱穆、梁漱溟、朱光潜、吕叔湘等数十位大师云集此处!”
《台湾旺报》董事长特助宋秉忠坦言,他以前所了解的抗战更多是战场的拼杀,“走了这一趟,才发现其实还有经济抗战和文化抗战等不同的角度,才知道当年的四川人民为支持抗战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为此,他在报道的编者按中郑重写道:“虽说抗战是不分天南地北,但四川在抗战中的贡献是独特的!”《台湾导报》董事长特助陈子发则表示,“以前只知道四川为抗战接纳了很多大学、政府机构,并不了解四川也出兵抗战且伤亡64万人,不知道连盐工也捐了飞机。这次活动,让我们亲身经历、了解到四川为抗战所做的贡献。”陈子发说,“抗战是两岸共同的记忆,现在台湾年轻人对于当年的历史已非常陌生,我们希望借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把抗战精神发扬光大。”
(原标题:“无川不成军”还有更丰厚内涵)

猜你喜欢

彭德怀故里红色游持续升温


桂林山水旅游节开幕 文化艺术巡游与民同乐


和田县绿色生态旅游景区


四川发布十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泸州一线路上榜


榆阳区举办金秋红叶旅游文化周


全国媒体看赣州 重温瑞金红色经典


世界旅游小姐鲁南苏北赛区三位佳丽入围中国区


全省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工作会在广安召开


2015年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协调工作会议在长沙


博主团青山绿水之间对话伟人 重走红军足迹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党支部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教育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迎接体质与艺术素养监测


不忘初心 向英雄致敬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天仙镇中心小学开展故事演讲比赛


青岛航空空姐空少身穿制服下地插秧 目的推广海水稻


国画宗师蒋兆和故居陈列馆泸州开馆 他曾创作抗战长卷《流民图》


不忘初心 特型演员缪世璇到嘉兴南湖参观学习


泸州工商联“忆初心 感党恩 记使命 担责任”教育培训在遵义举行


七七抗日战争纪念日 泸州抗战景观知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