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绿色发展走新路
2013-05-21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穿行在青山绿水间的高速公路,让南平时空缩短,发展提速。肖明 王世亮 摄 |
旅游产业 转型突破
19日,在云雾缭绕的山水中,乘一叶扁舟,品一杯香茗,看一脉山水,武夷山云河漂流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去年11月才正式投运的云河漂流有望成为武夷山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
去年以来,云河漂流、数字茶博馆、自驾游营地投入试运营,“欢乐武夷”花车嘉年华实现常态化巡演,武夷千古情城、希尔顿酒店等一批高端旅游项目开建,杜坝旅游服务园区、大安红色旅游区等提升推进,武夷山旅游从传统单一的观光游,变为度假、休闲、养生、文化多种项目相结合,在南平千亿旅游产业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挑大梁。
南平的美不只在武夷。邵武天成奇峡、顺昌华阳山、延平溪源峡谷等自然旅游资源极具吸引力;朱子文化、茶文化、齐天大圣文化、太极文化等,一大批代表性的人文资源积淀于此。
有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还不够,提供便利交通,让游客进得来是关键。
截至去年,六条高速相继开通,通车里程跃居全省第一;京福高铁将于2014年建成通车,南平即将迎来高铁时代。武夷山在加快机场改造升级的同时,加密了武夷山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的航班,恢复了武夷山至深圳的航班,新增了武夷山至青岛航线。南平市逐渐形成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全力打开了对外交通便捷通道。
交通瓶颈的突破,是机遇,也是挑战。
舞活龙头、带动周边、铸长链条、形成体系,这是南平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在提升武夷山品牌之时,南平坚持全市一盘棋,充分发挥武夷山旅游龙头作用,打造旅游“大联盟”,加快构建大武夷旅游经济圈。如邵武推出瀑布林温泉和云灵山漂流,顺昌打造华阳山和合掌岩景区,建阳建设考亭朱子文化旅游区等,都是主动与武夷山对接,通过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景区,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
火热建设中的武夷新区,也将根据“绿色、特色、现代”的建设理念,打造成世界级旅游城市。贯穿其中的崇阳溪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文底蕴全国少有。目前,崇阳溪两岸景观工程加快建设,以“一流的水体、一流的生态、一流的文化”打造一流的旅游景观带,整个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将连接在建阳境内的崇阳溪大桥和武夷山度假区的自然人文景观,作为承载千亿旅游产业的主战场。(记者 汪洁)
“六个一”工程 城乡展新姿
记者17日从南平市住建局获悉,截至3月底,该市“六个一”工程累计已完成投资8.33亿元,占年计划的16.67%。
“六个一”工程,即每个县(市、区)抓好一条旧街改造、一个城市商贸综合体、一条美食街、一个星级宾馆、一个专业产业园区和一条绿道的建设,着重点放在“着力改善城乡面貌,打造宜居城市环境”、“围绕千亿旅游产业,推动服务行业发展”和“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形成专业产业园区”等三个方面,打造一批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工程,以推动城乡建设上新台阶。
记者近日在邵武市采访时发现,“六个一”工程的6个项目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旧街改造方面,五四南路改造工程总投资600万元,改造后的五四南路将成为一条富有特色的精品商业步行街。城市商贸综合体方面,财富天下商业广场总投资3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4500万元。美食街方面,城南新区下南寮村规划建设投资1000万元的美食街项目,计划在6月之前完成。星级宾馆方面,熙春华美达广场酒店已于今年1月对外试营业,目前已启动五星级酒店评定工作。专业产业园区方面,金塘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今年已累计完成投资8000万元、新建成投产项目2个、新开工项目2个。绿道方面,环紫云湖绿道南岸全长4068米,北岸全长4111米,目前已委托厦门海道设计集团完成图纸设计,预计6月底完成招标。
如今,“六个一”工程已纳入今年南平市的创业竞赛考评,在各县市全面启动。
在武夷山,当地正在崇阳溪旅游景观带打造一条全长12公里的慢行道。这条绿道结合建设有休闲步道、自行车道、绿化带、滨水护岸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把武夷山度假区的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云河漂流、酒吧街、茶博园、智慧城市体验馆等景点串了起来。
在延平区,南平高速北入城口狮子山隧道前“闽邦邹鲁、道南理窟、绿色金库” 12个大字十分醒目,这里是延平区北高速口连接江滨路绿道的一个节点。
在松溪县,记者实地感受了来龙山绿道,每天晚上夜幕降临后,县城的居民都来到这里散步、慢跑、跳舞、溜冰。
在顺昌县,昔日脏乱的富屯溪沿岸烂泥滩,如今成了江滨绿道,每天早晚有许多市民在此散步。
据了解,今年,南平“六个一”工程拟安排项目61个,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记者 吴柳滔 通讯员 何兴明)
现代农业 风生水起
13日,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武夷国际投资洽谈会在武夷山市举行,当天下午的淘宝网“特色中国·武夷馆”开馆仪式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特色中国·武夷馆”由松溪亚达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借助全国最大、最成熟的B2B电子商务平台,在淘宝网上建立具有南平特色的绿色产品展示、旅游推介和销售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内容主要涵盖南平名特优产品及有机绿色食品,开馆4天销售额达3000万元,年内预计销售额突破2亿元。
武夷山的“大红袍”、建瓯的锥栗、延平的大米、浦城的丹桂、光泽的圣农鸡肉食品、松溪的笋制品……南平各地的特色农产品搭上淘宝的“特快专列”,共推“武夷”品牌。运营淘宝“武夷馆”的,是亚达集团的一支专业电商队伍。亚达是我省农业龙头企业,也是南平首家以APO方式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企业。
亚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在松溪县带动农民种植竹笋、玉米、山露、生姜、食用菌等农产品,生产100多个品种的绿色食品,仅笋的年产量就达1万吨。
在政和县,和之源公司从2003年开始在星溪乡东峰村建设现代农业基地,采用的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和之源拥有高山蔬菜、高山山油茶、高山中药材等3个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1031户,其中蔬菜种植发展了38个村30多个品种,高山山油茶示范基地2万亩,中药材基地面积1300亩,生产的农产品销往上海、杭州、天津、福州和韩国。
如今,“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已成为南平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流模式。我省农业龙头企业享通公司,在延平区、建瓯市开发有机蔬菜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带动1300多名农民脱贫致富。在建阳,有各种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189家,社员1.8万户,各专业合作社为农民社员推销农产品价值7.8亿元,“合作社+基地+农民”的模式帮助农民增收约1.2亿元,带动周边农户近4.3万户。在“闽北粮仓”浦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让浦城大米走上“订单产业”的现代路子,龙头企业旭禾公司已在全县签订了20万亩水田,联结农户5万户。
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农资采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在南平风生水起。(记者 吴柳滔 通讯员 徐庭盛)

猜你喜欢

福建闽西龙岩 民居山水两相宜


共享激情燃烧岁月 吉林省积极推进红色经典景区建设


10月28日 广元旺苍举办红色旅游文化暨米仓山红叶节


玩转京津冀 红色赶考之路


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在武乡


天津红色旅游最红火 踏青出游受青睐


小平故里行 广安欢乐游


寻溪山行旅图 看铜川照金文化旅游再转身


全国重点旅游媒体四川行活动走进邓小平故乡―广安市


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党支部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教育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迎接体质与艺术素养监测


不忘初心 向英雄致敬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天仙镇中心小学开展故事演讲比赛


青岛航空空姐空少身穿制服下地插秧 目的推广海水稻


国画宗师蒋兆和故居陈列馆泸州开馆 他曾创作抗战长卷《流民图》


不忘初心 特型演员缪世璇到嘉兴南湖参观学习


泸州工商联“忆初心 感党恩 记使命 担责任”教育培训在遵义举行


七七抗日战争纪念日 泸州抗战景观知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