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未来泉城路" 专家建议快车道铺沥青
2012-04-20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2011年11月开始,济南泉城路的四块路面开始试点使用新的铺石方式进行路面试验。经过四个月的车辆碾轧,试验数据及结论已经基本确定,虽然具体结果还没有公布,但有关专家表示,泉城路应在保留现有快车道和人行道石板路的基础上,将车辆行驶的快车道路面铺设沥青。
北方温差大石材消耗快
铺石头的方案“有问题”
“咱北方城市搞石材铺路上面走车,这是矛盾的。”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工作人员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以济南来说,季节温差大、昼夜温差大,石材受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影响也较大。但另一方面,为了增加摩擦,石材之间需要把缝隙嵌实、嵌死,这样一来,石材热胀冷缩的空间余地就变得非常小,损耗会变大。”
记者了解到,泉城路最初是按照步行街来设计建设的,但后来包括公交车在内的车辆开上了泉城路,石材的损耗开始变快。特别是在窨井附近的石板,寿命最短的几十天就出现了裂缝、破损。“按照最初步行街的设计来说,铺石材一点问题没有。但像公交车这样的重型车辆开上泉城路以后,巨大的力量反复碾轧之后,石板路面便发生了断裂和沉陷,如果哪里坏就修到哪儿,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而且修复费用也很大。”相关市政专家告诉记者。
说来说去,泉城路现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石板路与跑汽车、特别是跑公交车之间的矛盾。市政公用局局长王继东也表示,“泉城路上肯定需要有公交车”。但跑公交就难保石板路完整,因此,有专家表示,以泉城路现有的交通定位与交通能力来说,铺石头路面的方案“有问题”,“鱼和熊掌难兼得,石板路与跑汽车之间,只能选其一。”专家说。
石板铺路工艺不成熟
路面只能“哪破补哪”
为了给泉城路找到一条最适合的方案进行整治,从去年11月开始,由当初建设泉城路的设计、施工、质量监督等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试验段检验组,对四块路面的试验段每10天进行一次跟踪测验,为最终确定泉城路的整治改造方案积累数据。
为何要进行试验?难道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吗?记者了解到,由于耗资巨大、维护困难,目前国内铺设石板路面的道路并不多,而铺设石板路又跑汽车的则更是凤毛麟角。“北京的长安街、王府井都是石板路上跑汽车,但他们也还没有摸索出一套最适合的石板路铺设方案。长安街的石板也是每年都需要不同规模的整治。”市政专家说,“砂浆垫层与石板及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结合,是路面整体受力的基本。但目前来看,垫层及石板间的接缝是薄弱环节,反复碾轧之后容易出现疲劳损坏,但国内现在还没有成熟的工艺经验可借鉴。”
记者了解到,在此之前,对泉城路的破损修复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哪破补哪”,“大规模地整修耗资巨大,即便是小规模的整修也价格不菲,因此只要不影响交通,就只能重点观察防止破损加剧。”在泉城路试点铺设试验段时,相关工作人员说。
石板路摩擦较小易发事故
专家建议快车道铺沥青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泉城路,从皇亭体育馆到贵和商厦之间走过一遍后记者发现,快车道的石板路面破损较多,而自行车道、人行道的石板几无破损。记者注意到,在省政协门口、贵和商厦附近以及窨井周边的石板破损最为严重,塌陷、断裂较多,汽车行驶过去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历下交警大队泉城路中队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由于石板路面存在摩擦系数较小的现实,部分驾龄较短的司机,在开惯了摩擦系数较大的沥青路面之后,在石板路面开车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针对这一情况,有专家给出了一套方案:泉城路的快车道撤掉石板,改铺沥青;但同时保留原有的自行车道及人行道的石板不动。这样既保留了泉城特色及商业步行街的氛围,又能保证汽车通行的同时降低对路面的损耗。

早在2011年10月,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就已经向社会公开征集泉城路的整修方案,但至今半年过去了,公开征集、试验段试验都已经完成,泉城路的整修方案依然没有最终确定。但通过试验段,专家得出了“建议泉城路撤掉石板改铺沥青路”。如果真的石板要撤走,改铺沥青,泉城路的“三大疑问”待解答。记者 窦昊
拆掉石板路改铺沥青路
4500方石头咋处理?
有数据显示,泉城路目前全长为1570米,宽50米,快车道共用石材3万平方米。如果每块石板按照15厘米的厚度计算,泉城路快车道要换成沥青路,就有4500立方米左右的石材被拆除,如果按照花岗岩的重量计算,这4500立方米的石材大约有12000吨左右。这么多的石头被拆掉后该如何处理?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即便泉城路真的拆掉石板路面换成沥青,这些石板也绝对不会浪费掉。“拆掉石板可能存在一定难度,耗资和损耗都会多一些,但拆下来的完好的石头,可以用作泉城路自行车道、人行道石板路面的备用品,或者在新建别的公园、下一个步行街时使用。”这名接受采访的工作人员称,济南目前建设的速度与规模都比往年更为突出,对于建筑材料、特别是像铺设泉城路路面这样优秀石材的需求会很旺盛,“不愁石板拆了找不到‘婆家"。
泉城路现行单行线
是否恢复交通主干道?
作为济南市现有的交通干道之一,泉城路西接共青团路、经四路,东连解放路,周边拥有大观园、万达广场、三联商厦、沃尔玛、趵突泉、大明湖、泉城广场、恒隆广场、家乐福以及未来的绿地普利中心等大型的商业、金融中心及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人流量巨大,交通压力可想而知。特别是在周边缺乏大规模住宅区的情况下,购物的人流很多都是驾车前来,大部分的人群则通过公交车抵达这里。如果按照最初的设计,让泉城路重新变回步行街,禁止车辆通行,那么无疑给已经拥堵不堪的济南交通雪上加霜。
如果快车道铺设沥青,现有的泉城路其“步行街”身份将消失殆尽。“步行街”是否又将转回“主干道”的身份?“如果真的恢复主干道的身份,就应该恢复泉城路双向行驶。公交车与普通的汽车将混行,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七路泉城广场段由西向东的压力。”袁祚生说。
但可以肯定的是,泉城路铺上沥青之后,将大大降低维护费用,车辆通行也更加顺畅,路面的寿命相比原来也将“一劳久逸”。
行车步行争议十年
是否将彻底告别步行街?
自2001年5月8日起,泉城路正式封闭,朝着“准步行商业街”的目标开始拓宽改造。2002年4月30日,泉城路没开路先通车,但当时规定从榜棚街至天地坛街458米长的路段为步行街,禁止机动车通行。
从2003年4月开始,泉城路由准步行街改为全路段通行机动车。由于受车辆碾压破坏等影响,泉城路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4月进行过维修。这之后,该路曾只允许小型车辆通行。
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济南召开,全运期间,150路公交车作为旅游线在泉城路短时开通过。2010年10月,因公共交通需求和黑虎泉西路施工交通组织安排等,陆续有5条公交线路调整到泉城路通行至今。2011年9月22日,经过5个夜晚的抢修,泉城路共完成107处、1408平方米的石板路面整修,实现“找平坑洼不伤人”的目标。
按照市政道路管理维护规范,市政道路一般3年一小修、5年一中修、10年一大修,如今距2002年泉城路建成已有10年时间,泉城路正面临大修的门槛。
按照最初的设计,泉城路的性质应是一条步行街。但随着城市功能及泉城路定位的改变,原本的步行街变成了准步行街,允许车辆通行。但如果真的在快车道铺上沥青之后,就连“准步行街”这样的名称也将荡然无存。到那个时候,泉城路是否将取消步行街的称谓?
记者同时也发现,在泉城路以北、鞭指巷东侧、省府前街两侧,一片新的商业街区已经建成并在招商。这里遍布小型的门头房及路灯、座椅、景观小品等,俨然另一副步行街的模样。泉城路的步行街或将在这里重新找到新生。

猜你喜欢

引领西部高地 重庆成都城市群有望建成国家级城市群


重庆:男子将母女二人欺骗回家后非法拘禁强奸近两年


“狼爸”萧百佑:孩子18岁之前只有同学没有朋友


山东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 深植于文化热土之中


清华大学海南研究院将落户海南生态软件园


让腐败无处藏身 广东选择区县试点官员财产公示


湖南:乡镇涉黑团伙持枪拉选票 捐款积累政治资本


众志成城谱华章 泸州市中医医院“三甲”今日揭牌


死者“复活”办身份证骗贷 原系其兄“捣鬼”


旅游黑幕大盘点_西部旅游网--西部旅游、西部旅游资讯、旅游资讯


大滩口河谷“变脸”成灾 泸州两村村民苦盼建桥破出行困局

《中国酱酒文明史》 探寻酱酒世界的文明脉络


史诗级别的美酒河视域重构 漫谈初旭和他的《中国酱酒文明史》


凌云健笔话酱酒——《中国酱酒文明史》之非史学解读


数字金融显实效 太平人寿荣获2024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发挥“耐心资产”优势,助力家庭实现跨期资产管理 太平人寿推出新款分红型终身寿险“国弘一号”


从广东到四川,这笔理赔让异地就医客户倍感温暖


建立“睡眠保单”清理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金融消保常态化


强强联手 共筑养老新未来 ——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与泸州医养合作启航


古蔺丹桂镇百万奖教基金助力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