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当道 “印象系列”切勿一哄而上
2012-05-22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中国贸易新闻网记者 堇轩
一直以来,文化都是旅游业不可或缺的一张名片,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各种文化,都是旅游行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旅游业细分领域来看,其实不难发现,处在高端的会奖业尤其看好文化旅游。
中国正处在会奖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西方文化所受到的关注程度往往高于本土文化,但近两年来,此前曾被人们淡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却正在回归到会奖旅游的行列当中。业内人士认为,文化旅游符合国民消费需求转变的趋势,“景区+文化”模式或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作为会奖旅游的参与者,也更加重视旅游的文化与服务。
传统文化在回归
如果说,在中国哲学的诸子百家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儒,道,佛三家,那么,对中国旅游文化影响最大的也应是儒,道,佛三家,正是这三家以其各自的文化风格,影响着中国的旅游文化,组成中国旅游发展的基本线索,给中国旅游文化的开拓演进带来了活力。
近些年来,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炎黄子孙都纷纷从各地赶到陕西省的黄陵县参加轩辕黄帝的陵祭。
从2004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国家领导人都会到黄陵参加祭祖典礼,近几年,随着两岸关系的日益融洽,从台湾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到之后的宋楚瑜、吴伯雄,再到台湾新民党主席郁慕明,台湾地区高层相继前往轩辕黄帝陵参加公祭仪式。至此,黄帝陵公祭越来越走向了正式化。而公祭活动的进行,恰恰给陕西省的旅游业带来了联动性的发展。
在台湾一所高等学府任教的王老师对记者表示,在台湾,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十分完善的继承,“台湾的孩子从小就会接受非常系统的中国儒家文化的教育,同时也会在生活点滴中遵循传统文化的礼仪,”王老师说,“其中‘孝文化’就是典型的代表,每年清明轩辕黄帝陵的祭祖就充分地展现了‘孝文化’。”
的确,当前传统文化正在回归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这也为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旅游文化就是在“信而好古”的价值取向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者欣赏口味方面,这种特点体现得异常鲜明,就旅游点的建设来看,中国古人对于开辟自然风景游览点的兴趣,远不如建设有古迹的旅游点浓烈,他们对于保存古代旅游文化有着极强的责任感。
旅游日需文化当道
刚刚过去的5月19日是第二个中国旅游日,据悉,这是继去年主题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首个“中国旅游日”后,推出的主题为“健康生活,欢乐旅游”,并以“爱旅游、爱生活”为宣传口号的旅游日。旅游日活动的兴起,彰显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兴盛。
专家表示,中国旅游日的设立,主要的不仅仅是为了要让游客在这一天体味到旅游的价值与欢乐,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一天的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到旅游对于国家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推动旅游业更健康地发展,推动旅游服务不断地提高与优化,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旅游的欢乐与教益。作为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节日,除了旅游本身,旅游日应该带动社会加强对旅游相关的知识、文化、情操的认知,旅游所带来的收获,尤其是精神上的收获在这一日应该受到重视。
然而,旅游日的设立,似乎在旅游文化的推广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存在的最大不足之处在于:首先,中国旅游日缺少一个有意义的主题,世界旅游日曾经提出的主题包括 “旅游的 ‘好客’精神——好的主人和好的游客之间的良好关系”、“旅游既是权力,也是责任”、 “在旅游中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等,从不同的角度,步步推进全人类对旅游的思考和认知,目前中国两个旅游日的主题略显单薄。其次,人类在行走和观看的过程中会有所收获,包括对世界、对邻国、对故乡、对自己的一些认识都是旅游回赠予人的礼物。要做到这个层面,旅游文化不可不提,比如怎么准备旅游、怎么在旅游过程中发现思考的变化等都是需要培育的内容,但目前旅游日在知识和文化的推广普及上较为空白。
景区“印象系列”文化切勿泛滥
自从2003年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成功上演后,“印象系列”的主题文化旅游在旅游产业中激起一阵波涛。
据业内人士介绍, “‘印象系列’演出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实景为依托,在相对开放的空间里进行艺术的呈现。”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罗兹柏告诉记者,“印象系列”演出成功的关键,是将旅游资源、当地文化与艺术三者有机结合,“‘印象系列’+景区”的模式,令观众获得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
随着 “印象系列”遍布名山大川, “‘印象系列’+景区”的旅游营销模式已在近几年里发展得越发成熟,“印象系列”的确拉动了当地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成为旅游者们所热衷的旅游内容之一,然而,在成为地方政府拉动旅游收入的“香饽饽”后,“印象系列”这一营销手段的单一重复利用也引起舆论对国内旅游营销问题的关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文化传播学者王颖吉认为,“印象系列”已经在观众心中形成了一种品牌,在此基础上的推广更容易成功。而另辟蹊径的创新,投入与产出却不一定能成正比。“一个好的创意往往需要较大的投入,但不见得就会成功,而这种成功又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创意本身或者观众的接受度等。相比于成本低而成功率高的复制‘印象系列’,相关部门更愿意选择后者。”王颖吉说,现在一些地方在推广旅游资源的时候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一些政府甚至受到错误政绩观的引导。如此种种,扼杀了旅游文化和营销新创意的诞生。

猜你喜欢

不标价等于免费?


学者举报现代汉语词典违法收录NBA等词 编者称读者提供方便


疯狂的全能神邪教 护法队打断四肢并割耳惩戒脱教者


湖南村民因污染喝桶装水6年 拉横幅请官员游


王立军薄谷开来决裂 薄熙来摔坏茶杯并打王立军耳光


旅游产业为山西经济带来什么?


内地上百个县酝酿撤县设市(区)


“神医”“饥饿疗法”导致复旦女博士病情恶化去世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抓好智慧旅游工作提升游客满意度


海南:三亚凯丰大酒店保安殴打游客 警方成立专案组调查


大滩口河谷“变脸”成灾 泸州两村村民苦盼建桥破出行困局

《中国酱酒文明史》 探寻酱酒世界的文明脉络


史诗级别的美酒河视域重构 漫谈初旭和他的《中国酱酒文明史》


凌云健笔话酱酒——《中国酱酒文明史》之非史学解读


数字金融显实效 太平人寿荣获2024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发挥“耐心资产”优势,助力家庭实现跨期资产管理 太平人寿推出新款分红型终身寿险“国弘一号”


从广东到四川,这笔理赔让异地就医客户倍感温暖


建立“睡眠保单”清理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金融消保常态化


强强联手 共筑养老新未来 ——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与泸州医养合作启航


古蔺丹桂镇百万奖教基金助力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