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安徽记者 范良文
仲夏时节,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后湖生态园绿色葱葱。葡萄园里,珍珠玛瑙般的葡萄籽挂满枝头;荷塘里,鲜花绽放,绿叶儿随风摇曳,荷香阵阵;沼泽地里,鹤鹳鸟有的低头觅食,有的低空盘旋,鹤鸣声声;蔬菜园里,一群游客正在采摘果蔬,体验着农耕劳作的快乐;池塘边,站着、蹲着一群钓者……此情怎么也不会让人想到,这里曾是遍地坑洼、煤渣灰尘飞扬的采煤沉陷区。
淮南市采煤历史已有100多年,留下的废弃煤矿沉陷区绵延数百里,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一直是困扰当地政府的难题。
煤城之痛
煤炭,对于淮南人来说情感非同寻常。它带来了荣耀,带来了发展,也遗留了难以抹尽的“痛楚”。
由于持续采矿,矿区地下形成了大面积采空区。据统计,截至2010年9月底,淮南采煤塌陷区面积约137.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3%,最大下沉已逾22米。塌陷区受损居民31.1万人。目前每年仍以约1.8—2.5万亩的速度塌陷,预计最终塌陷面积将达到682.8平方公里,塌陷区占全市总面积的27.03%。
采煤塌陷使淮南市损失巨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以前,涉及居民约13.4万人。2004年到2009年底,涉及居民15.4万人。受损中小学48所、医院(卫生所)40所,受损道路130公里、桥梁1560座,受损河流水面约1300公顷。
“淮南模式”
采煤沉陷区如何综合治理是煤炭资源性城市的共同课题,也是个世界性难题。世界各地煤炭采掘沉陷区因地质地貌、气候环境的差异,治理的方法、效果不同。淮南沉陷区如何综合治理?
“旅游业的带动性强、产业链长的特点,以及旅游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是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变发展方向的重要选择”。2009年,淮南市委市政府提出“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思路,确定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向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方向发展的决策。在治理恢复中采取科学方法,因地制宜,把沉陷区的生态恢复治理、利用与特色旅游业开发紧密结合,本着“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的原则,使一个个塌陷矿井、沉陷湖变成了一个个矿山游、生态农业示范区、渔家乐的旅游景区景点,并在这一探索中逐渐形成了“淮南模式”。
一是生态修复同资源枯竭矿井土地盘活相结合的“泉大模式”,坚持新矿区治理与老矿区修复协同推进。二是生态修复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后湖模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让能人领衔,农民以土地入股,对塌陷区进行治理开发,市场运作,经营收益分红,共担治理风险。三是生态修复同三产相结合的“鑫森模式”,发展仓储、物流业,形成覆盖5市7县、100公里半径的“物流圈”。四是科研与项目实施相结合。建立“彭苏萍院士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站”,推进“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站室”双驱动,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科技含量。五是打造水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清淤截污、引淮济湖、水网连通、生态修复等系列工程,实现优化水环境,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建设水景观。
重现生机
几年的生态恢复治理,昔日荒芜的沉陷区变了样。水榭楼阁相连、山水相映、环境优美的农家乐、渔家乐、农业生态园、生态农庄、乡村旅游景点、城市景观成了淮南市旅游发展的重要的元素。
在“泉大生态修复区”,矗立着两个废旧的铁质井架,表示这里曾经是采煤区。凹陷低洼处,芦苇丛生,鸟儿群起群落。一条木质栈道绵延到密密的丛林中。林间一块大大的草坪上,几对帅男靓女披着婚纱盛装,在摄影师的指挥下,甜蜜相拥,摆着各种姿势。淮南市旅游局局长助理詹俊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淮南市的一个煤矿区,废止后经过生态恢复、治理,现在成了淮南市的“肺”,婚纱照户外摄影基地,户外帐篷野营基地。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各色户外帐篷就成了这里的“主角”。
夕阳西下,晚霞余晖。伫立“老龙眼湖”堤坝,远山丛林尽染,湖水碧波荡漾。堤岸边水榭楼阁相连、山水影像相映。人们在亭阁里或歌,或舞,或动,或静;游泳爱好者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劈波斩浪……好一幅“都市休闲图”。
“这些都是利用采煤沉陷区自然形成的形态,加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形成的景点。未来路还很长,任重道远。”淮南市旅游局陈岩副局长说。自确定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着力构建“三山(八公山、上窑山、舜耕山)鼎立”的绿色屏障体系、“三水(淮河、瓦埠湖、焦岗湖)环绕”的绿色河湖体系、“三城(东部城区、西部城区、山南新区)互动”的绿色景观体系、“三矿(新矿、老矿、废矿)并举”的绿色矿区体系、“三农(农田、农村、农家)共建”的绿色乡村体系、“三路(铁路、高速公路、城乡道路)协调”的绿色长廊体系,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战略目标。目前,已启动了淮河公园、淮西湖公园建设,续建十涧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四大项目。相信未来淮南市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景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