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特产:莞草“重生”
2017-01-09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千年莞草编织陷“无草无人”困境 广美师生“莞草再生设计研究”团队再造莞草作品
莞草小凳
猫咪隧道椅
莞草帽子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是《诗经·小雅·斯干》里的一句诗,意为“下铺莞草席上铺竹席,如此入眠方安适”。诗句中的“莞”,指的便是用东莞特产莞草制成的草席。莞草的种植和编织技艺曾流传千年。
然而,时至今日,莞草已难以寻觅,莞草编织更已成为老人们的回忆。
面对“无草无人”的困境,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家具工作室的26名师生,组建了一个“莞草再生设计研究”团队,用了将近5个月的时间对莞草进行全面研究,向非遗传承人学习草编技艺,并亲手制作了椅子、屏风、玩具等十余件莞草设计作品。目前,该批产品正在东莞岭南美术馆展出。
莞草:衰落似乎转眼之间
“在没有塑料袋的年代,去肉市买回肉都会用一根浸过水的莞草捆扎好拎回家。”这是莞草兴盛时的说法。
莞草虽然是野生的水草,但对于土壤和水质十分挑剔。每年三月,是莞草播种的季节。到了秋天,雨水减少,海水返潮浸入河滩,在淡水和咸水的循环浇灌下,生长出来的莞草,质地会非常坚韧。东莞市厚街、长安、虎门、沙田等地因临近入海口,水质适合莞草生长,也因此成为了莞草的主产地。
据东莞档案馆提供的材料,东莞草织业究竟诞生在什么年代,已经很难考证。有人说,石龙镇在11世纪前就有草织行业。而史料记载,东莞开始栽植人工莞草,距今不过100年左右。
直到1983年以后,东莞开始推行引淡驱咸,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莞草生存空间被极大压缩。
2007年5月,莞草编织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困难:莞草面临无草无人境况
赶在晨曦潮涨之前,披星戴月地把莞草捆成一把一把的,再排成一排置于河上,顺着水流漂往下游——这是几十年前莞草生长之地的人们每天要做的事情。
“然而现在,这种回忆只存在于少数老人脑海里了。” 广美工业设计学院教师、“莞草再生设计研究”项目负责人张欣琦介绍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凭借莞草的原产地优势,东莞的草织品大量出口海外。“但受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莞草种植土壤条件的改变,以及塑料制品大量进入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在东莞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传统手工草织业,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莞草再生设计研究”团队共有26人,其中2名教师,24名大三、大四的学生,团队的目的,就是研究挖掘莞草在现代传承的可能性。为了更了解莞草及编织工艺,团队花了5个月的时间,深入东莞厚街、沙田等盛产莞草的区域及莞草编织工艺精湛的道滘进行调研。
“无草无人”,是研究团队面临的最大困难。“无草”指的是如今莞草产量非常小,只有沙田还有一片种植地。团队所用来研究的第一批莞草,还是从道滘的粽子店找来的,而且质量并不是很高。“无人”,指的是懂得莞草编织工艺的人也已经很少。“莞草编织技艺只有非遗传承人能教。”张欣琦表示。
2
理念:生活化设计
经过调研,研究团队总结出了莞草产品所反映出来的矛盾:价值感不高,人工成本却很高。
张欣琦表示,从前的莞草产品,大多是草席、草篮、草垫一类生活实用品,不具备很强的观赏性,因此看起来手工价值也不高,但编织耗费的时间却很长。在人工成本高企的情况下,莞草产品很难量化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团队在对材料进行可行性研究后,对编织工艺进行了制造方式的创新,并尝试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以彰显手工技艺的价值。团队也将设计作品分为了两大类,一类是注重手工价值感的艺术品,一类是适合量产的实用品。
“无论是哪一类产品,我们均奠定了一个理念基础——莞草工艺本身源于生活,所以我们产品的设计理念,也是要贴近生活。”张欣琦说,“我们的许多作品,都是源自生活。作品中有一个‘猫咪隧道椅’,就是因为学生家里也养猫,通晓猫的习性,才设计出这个产品。”
3
产品:莞草小凳受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展出的十余件作品中,兼具工艺美及量产可能性的DIY莞草小凳备受关注。
实际上,这个“DIY莞草小凳”是一个可以DIY的作品。一张流线简洁的木质小凳,搭配了多色系的莞草,只要按照内附的说明书,就能自己编织出一张莞草小凳。
据张欣琦介绍,在调研过程中,他们发现道滘当地学校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课堂的课程,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教小孩子们编织莞草席就是课程内容之一。“我们发现,非遗传承人会手把手教授编织莞草的技艺,但是课程上完了,编好的草席就基本很少使用了,怎么样才能把这个莞草作品带入生活呢?”
由此,在设计上,广美的师生们汲取了传统草席的技艺,简化了编织过程,设计了一款儿童编织凳,让孩子们能在动手过程中学习莞草文化,了解编制工艺,编完的凳子还能使用,通过这种方式让莞草文化继续传承。
“这款作品兼具实用性、美观性,还可以动手体验,道滘镇甚至有意引入作为教学的教具。”张欣琦认为,这也是一款适合日后推入市场量产的作品。
4
愿景:使莞草重返当代生活
事实上,如何让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结合,是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团队中的老师梁洛文认为,传统工艺能更好地将文化精髓提炼,成为人们内心的情感寄托,很大程度上因为它的价值能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
例如莞草小凳,它不仅仅是一件观赏性的传统工艺品,更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具。
“传统手工艺,是有别于机器化大生产的、饱含人类情感的投入,能够唤起人的原始记忆和文化认同感。”张欣琦也如此感慨,然而,时下对莞草编织这种工艺的设计创新几乎是空白的,因此让莞草“复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这次的莞草作品设计,就是使莞草重返当代生活的探索。”张欣琦表示。 文/广州日报记者王其琪、龙成柳 图/受访者提供
猜你喜欢
买买买!各国机场免税店扫货全攻略!
郑州鼎鼎油脂公司生产假食用油法人代表等28人领刑
济南市民张红星收藏刘少奇、许世友等开国元勋座驾
北京首笔离境退税45.18元
3.15来临 “国粹酒杯”泸州市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即将拉开帷幕
泸州城西首个大型电器生活馆将开业
出境游不再“傻购物”
酱香、浓香、清香等12种大香型白酒您品过几种?
“细菌战罪行”学术研讨常德举行 “泸州造 ”有望登顶国际舞台
泸州:酒博会首日古蔺潭酒宾客盈门
“宗师对宗师”对话 武术与酿酒融合发展论坛成都举行
古蔺县义务举办多期职业技能品酒师培训受好评
贵州金酱酒业落户酒乡古蔺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中国名家作者来蔺开展主题采风活动
茅台酱香系列酒体验中心“落户”酒城泸州
古蔺:长征路上脆红李 急盼您来伸援手
贵州茅台泸州地区经销商新春慰问走进敬老院
四川卓玛花项目发布会在希达资本成都总部举行
泸州:蔺郎酒业被指侵权红花郎 收购方贵州醇:不了解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再添新地标,外滩中央广场内庭全新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