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男子带伤徒步抵北极点 计划2013登顶俩山峰
2012-04-29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大连男子带伤徒步抵北极点 计划明年登顶俩山峰
一位大连人近日成功挑战北极点。这位大连人就是鲁晓华,他是大连“7+2”登山探险队的一员。4月18日22时25分,在带伤徒步140公里后,鲁晓华成功抵达北纬90°,成为第一个徒步到达北极点的大连人。至此他成功完成了“7+2”中的6项。
所谓“7+2”,指的是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以及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极限探险运动。因为这9个点代表的是地球上各坐标系的极点,代表着极限探险的最高境界。 1997年,俄罗斯人康尼克霍夫第一个完成“7+2”,到现在全世界仅有十几人完成。大连“7+2”登山探险队成立于2009年,队长为国际级登山健将大刘,目前鲁晓华是队员中完成项目最多的人。
徒步北极前意外受伤
4月7日,鲁晓华正式开始了他的“徒步北极点”计划。此次鲁晓华跟随的登山队是一支国际队伍,一行10人,其中向导3名,全部来自美国,队员分别来自中国、新加坡、奥地利、英国和丹麦。除了鲁晓华之外,还有一名中国人叫李建宏。
由于徒步到达北极点不像普通的户外运动,充满着困难和风险,因此,这支国际队伍的成员都是极限运动的老手。例如,向导之一、美国探险服务公司创始人利克,此前已经29次到达北极点,一路上负重是其他人的几倍,过各种沟坎如履平地。向导之一沃恩来自美国阿拉斯加,也是世界登山界的顶级人物。他创下了134天登顶七大洲最高峰的世界纪录至今无人企及。其他同行的国际队员也都是身经百战,例如20岁的美国小伙子约翰,8年前就登顶了南极文森峰。
鲁晓华对这次登陆北极点本来有着充分的信心,因为在2010年12月,他已经实现了徒步南极点,对徒步极地的探险之路并不陌生。而今年2月份,他也刚刚登顶了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身体状态也没有问题。但是,两个月前复发的脚伤和突发的肩伤曾一度让他放弃了此次登陆北极点的计划。
鲁晓华的脚伤要追溯到两年前的南极徒步。
当时由于自己用了一双新的高山靴,将左脚的一个脚趾的皮肤磨掉了。当时就是靠着毅力,右脚拖着左脚走下来的。左脚的脚伤虽无大碍,但走完南极之后,右脚因劳损过大,遗留下了病根。
今年2月底,鲁晓华的右脚就感觉不太好,但也没有在意。而当时他又去滑雪,不巧撞上雪堆,肩部及左胸受到撞击,造成上臂骨裂、肩关节软组织损伤。眼看徒步北极点的日期就要来临,受伤的鲁晓华犹豫着想要退出。
一番纠结后毅然前往
鲁晓华跟计划一起徒步北极点的李建宏说了此事,尽管对方表示理解和安慰,但鲁晓华还是听出了一丝遗憾。 “如果我不去,老李也不打算去了。 ”鲁晓华说。最后他决定不管如何先陪队友一起去,到北极附近的小镇停留之后再说退出,到时候“老李”想退出也不行了。
就这样,鲁晓华按照计划来到了北极点附近的小镇朗伊尔城。
在得知鲁晓华的肩伤之后,“负责这次徒步的向导之一利克和我进行了一次商谈。这位老先生执意要求我退出此次徒步活动。他主要担心两点,一是徒步北极要比徒步南极的难度大得多,极易摔倒造成二次伤害;二是伤情会导致速度无法跟上全队而影响全队进度。 ”这个时候,鲁晓华的朋友董冬冬也在微博上劝他不要硬拼。
可是北极点就在眼前,“遇到一个没去过的地方,就总想着进去看看。 ”鲁晓华说。此时他已经下定决心,“尽最大努力冲向北极点”。他的计划是,不管伤势怎么样,先跟队走两三天,如果拖累全队,就自行退出,救援费用等一切后果都由他自己承担。
面临着巨大风险和放弃计划的两难选择,鲁晓华非常纠结。不过接下来的测试让他最终选择了冒险,因为测试结果是,成功和失败的几率五五开。尽管拿着雪杖的手臂无法伸直,前后摆角各为45°,更无法左右平伸,但鲁晓华还是兴奋地跟着队伍前进,并且没有让其他登山队员知道此事,行动如其他人一样。
同行队员不知他负伤
伤病的干扰,让本来信心十足的鲁晓华不得不更加沉着,来应对未知的困难。在正式徒步北极之前,鲁晓华还特意做了一些适应性的训练,以防止碰到伤痛处。例如下坡时,总是让右脚先下,以防止摔到左侧。
不过,这次徒步的方式让鲁晓华感觉很陌生。 “与之前徒步南极不一样的是,这次是由国际向导带领,采用了完全自主的‘阿尔卑斯式’,更加考验队员的独立性。我们的公共物资包括炉具、帐篷、燃料等等全部都要自己背着;除此之外,还要自己掌握起床、睡觉、吃饭等所有事情的时间,向导只是规定几点出发等。另外我们还要自己做饭,自己支帐篷等等。而之前的南极徒步这些都不用管,都是由中国向导做的,也就是轻松的‘喜马拉雅式’。 ”鲁晓华说。
不过,虽然前进的路上有诸多困难,但在这样一支国际队伍当中,鲁晓华和李建宏心中想的是“决不能给中国人丢脸”。“此前参加这种国际登山队的中国人不多,一开始就受到歧视。 ”鲁晓华说,“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我和老李配合默契,分配时间合理,做饭吃饭都一起,效率很高。而其他国外队员一般都是自己做饭自己吃,没有团队意识,效率反而更低。我的伤没有影响我们的速度,最后计划完成的时候,其他队员才知道我是带伤的,他们都很佩服。 ”
其实能成功走下来,坚持非常重要。“面对艰难的抉择,心要平静,不要胆怯,最后会发现,忍一忍就过去了。 ”鲁晓华说,“最初的两天,胳膊很疼,不仅要背着厚重的背包,穿着雪板走路也非常不容易。但是两天之后,就发现自己适应了,麻木了,到最后一天,脚伤导致我根本不能穿滑雪板走路,北极的冰路全都是裂缝,走两步就会有一只脚陷入缝中,受苦颇多。不过,即使这样,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回想起北极之旅,鲁晓华感触良多。
浮冰帮了他不少忙
“此次徒步成功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徒步所在的冰块正好向北漂,这减少了我们徒步的时间。”鲁晓华进一步解释道,“与徒步南极最大的不同在于,北极的海冰是漂移的。有一位向导三年前徒步北极时,就遇到了极为尴尬的事――有一天他走了约9个小时,共完成了11公里路程,但最后打开GPS一核对,发现扎营地随海冰向南漂移了10公里多,也就是说,一天的辛苦白费了。 ”
鲁晓华出生在安徽,山里长大的他,从小就对山有着特别喜爱。小时候到了周末就去爬山,经常是第一名。 1992年上大二那年,鲁晓华参与了为申办奥运会而募集10万人签名的活动,他60天从珠海骑车到大连。经过了诸多沿海城市,大连是最后一站。“我们在大连休整、游玩,很喜欢大连的干净和自然。”纯净的自然环境对鲁晓华的吸引力是巨大的,1994年大学毕业之后,鲁晓华就选择落户大连,并一直生活到2006年。后来虽然到北京工作,但至今他仍是大连“7+2”登山探险队的队员。
“我比较喜欢很原始的东西。 ”鲁晓华说,最初常常骑车到一些风光秀美的山,有了一定经济基础之后,开始游览岩石风光的山,同时开始摄影。“就这样,我所到之处越来越原始。 ”鲁晓华说。
在徒步北极的过程中,北极冰带的退化让他们感到吃惊。“海冰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变得更加支离破碎,极点附近冰面挤压断裂情况比我来之前看的1996年拍摄的纪录片要严重得多。北极小镇朗伊尔城海湾的海冰以前4月下旬才开始融化,而今年4月8日却已然碧波荡漾了。”鲁晓华在微博中曾这样写道。
此次登陆北极点之后,鲁晓华还展示了“绿色生命”组织的旗帜,并在微博中写道“植树固沙,保卫家园”,表达了自己保护大自然的急切心愿。
计划明年登顶俩山峰
如果说登山不是人人能做到的,那么户外运动倒是必需的。用“7+2”登山队队长大刘的话说,“户外运动就像吃饭,而登山就像是聚会喝的大酒。 ”
很多年轻人都没有登山的体力。“登山的人大多数都在30岁到50岁,而年轻人极少。 ”鲁晓华说。其实平时即使没有时间去爬山,也应该多跑步,多爬楼梯,这应该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如果真的热爱户外运动,好的体力是必须具备的。而验证一个人体力好不好,爬雪山是最好的办法。除此之外,科学的认识、良好的心态都是登山所应具备的素质。人到了几千米的高山,就会自然地对山产生畏惧心理,而产生呼吸不畅等高山反应。”鲁晓华说。为此,鲁晓华和队友每年都要去西藏,在喜马拉雅山徒步,这已然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他的探险之旅,周围会有朋友高呼冒险、刺激。而在鲁晓华看来,这是他追求平静的表现。 “我正是因为喜欢安逸、安静,才喜欢去大自然深处感受最原始的生活,在那种环境,人的生存潜能都被激发出来了,不需要有过多的解释和技能,不会做饭也得会做,好吃不好吃也必须得吃。 ”鲁晓华说。
周末在家不去聚会的时候,鲁晓华常常在家捧着古典文学,一坐就是一天。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安逸和平静更为重要,因为他要尽快把伤养好。
在他的计划里,明年要登顶北美最高峰――海拔6195米的麦金利峰,并连同登顶5040米的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而在2014年,他将实现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7+2”的全部内容。
猜你喜欢
中国女孩受英国“食人魔”威胁 印象中“十分友好”
泸州:黄荆老林“淘宝” 发现多种珍贵植物
英女子为男友找50余名性伴侣 称观看交媾是享受
四川宜宾:42岁高龄产妇顺产5胞胎 存活3子
狗狗用鼻子撩水救鱼感动台湾逾80万网友
重庆现神奇“吼泉” 大吼一声泉水喷涌而出
印度妇女用乳汁喂养小牛
神州十一号发射成功,人类离太空旅游不是梦!
英国高温热死760人 致铁轨变形乘客闷晕
合肥:沉睡六百年古莲子开花 来自元末明初
宜宾翠屏: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亮点 让美丽乡村再升级
贵州遵义一男子与邻居开玩笑 对方“笑”死被赔6万
金雕现身黑龙江齐齐哈尔
云南宣威一母牛产下四胞胎牛宝宝实属罕见
泸州:黄荆老林“淘宝” 发现多种珍贵植物
古蔺茅溪:白岩陈家马屁股祖坟说
泸州:“神雕侠女”放生故里情源天仙湖
贵州纳雍村霸父子:把持全村用水分配权,村民抱着公鸡求用水
成都一青旅被发现墙上有洞老板手机有裸照,老板称被栽赃
泸州弥陀轶事(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