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康定的历史记忆,回到原点”
2015-03-04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康定风光。 图/Gettyimages
“我来自一个没有雾霾的地方。”在去年全国两会上,甘孜州州长益西达瓦在审议报告时的发言一开头就吸引了全场注意力。今年,对最近热议的《穹顶之下》,他看后颇有感触,“我就想我的孙子要出生在什么地方呢?我想了想,我的孙子也要出生在甘孜。”
当地人经常说的“相当于山东省面积大小”的甘孜州北高南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雪山、河流、峡谷、森林、高山草甸总是盘根错节纠缠在一起。
甘孜,藏语意思是“洁白圣洁的地方”,川藏线从横断山区起伏错落的高山和峡谷中通过,甘孜段是描绘中国最美景观大道中的灵魂篇章。
“甘孜州本身就是一个大景区,每个县也都是景区。”益西达瓦颇为骄傲,这也是甘孜州的全域旅游发展意识,初步形成“全资源整合、全景化打造、全区域覆盖、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最近,甘孜州州长益西达瓦做了一场“放眼世界极致之境——法国、瑞士山地旅游对甘孜旅游发展的启示”的专题讲座,分析了甘孜州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理念模糊不清、规划和实际两张皮、旅游产品结构单一、限制条件多、市场研究不深、环境氛围不浓、缺乏人文关怀、市场管理放任自流等突出问题。
采访的过程中,面对质问,益西达瓦情绪颇为激动,桌上刚好有一个苹果和香蕉,他不断用力挪动两个水果的位置,阐述了发展和保护、规划和实际、政策和融资、旅游符号和文化内涵等等之间的博弈,他认为记者,“你们根本就不了解实际情况”。他不否认甘孜州在旅游发展中走过的弯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甘孜人,能够感受到他对民族文化的失落也颇为痛心,重重地将苹果摔在桌上,汁水都冒出来了。
●采访对象:益西达瓦 全国人大代表、甘孜州州长
从一滴水一条河、一棵树到一片自然保护区,万涓归流,我们要有一个大的视野和魄力。
黄山峨眉山之路走不通,我们要有一个大视野
新京报:瑞士也是山地旅游,对甘孜旅游的启发是什么?
益西达瓦:瑞士和甘孜州的资源类似,甘孜就是大山大河,有雪山有冰川,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甘孜州是一种大美。
新京报:你提到“我们有最好的山地旅游资源,但没有找准发展的方向”,现在呢?
益西达瓦:都是山,甘孜州不可能走黄山或者峨眉山的发展之路。这些年我们在不断学习,提出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这在全国是唯一的。
甘孜州本身就是一个大景区,每个县又都是景区,要形成“全资源整合、全景化打造、全区域覆盖、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格局,从一滴水一条河、一棵树到一片自然保护区,万涓归流,我们要有一个大的视野和魄力。
甘孜州拼不过GDP,幸好留住了青山绿水
新京报:“旅游规划和实际两张皮”可以避免和预防吗?
益西达瓦:我不认为现在的旅游规划就是一个结论性的。以规划的强制性,来确保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没有保住青山绿水,怎么发展旅游?现在全国的生态环境都在恶化,这是在为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买单。
甘孜州拼不过GDP,幸好我们留住了青山绿水,我们有后发优势,旅游规划就必须要把生态保护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还必须立足于现实,旅游要加强管理,什么行业管理不好都是一场灾难,精细管理是规范旅游发展秩序的重要保证。
新京报:甘孜州提出强力推进景区升级,“去水泥、去瓷砖、去人工痕迹,加水、加绿、加文化”的要求是什么意思?
益西达瓦:在发展过程中,甘孜肯定走过弯路的,这和全国的情况也一样,到处是水泥、瓷砖,看起来都一样。但是甘孜本身的文化特色是丰富的,你去看每个县的藏民居特色都不同,都有它的地理天气原因、民族审美和民居功能分区,现在提出“三去三加”不是政府工程,只是在恢复甘孜州本来的面貌,也是在倡导一种“美”。
新京报:甘孜的旅游景区景点大多属国、省字号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如果就在此既有条件的情况下,甘孜旅游的作为会在哪些方面?
益西达瓦:如果从历史去找原因,甘孜州因为“穷”,设立了很多自然保护区,无意识保护了生态资源,我们现在要发展旅游,自然就受到了一些限制性条件。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层级很复杂也不明确,很可能修一个水电站容易,但是修建一条索道却不容易。怎么办?还是要全面深化改革。
最后一片净土,我们不能随便挖、随便采
新京报:你提到甘孜的旅游发展缺乏灵活适用的融资政策、用地政策,项目推进难度大,这被认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景区景点建设步伐。
益西达瓦:甘孜州全州15.3万平方公里,是老天留给人类为数不多的蓝天下最后一片净土,我们不能随便挖、随便采。过去修一条公路,只要修通了就是功劳,但现在修路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定要坚持规划、生态、建设、土地和人口五条红线。
我是个“老康定”,小时候的康定很有风味,光明楼附近有锅庄,都是土和泥垒起来的老房子,墙上经常有蜘蛛网,我就放点蜂蜜在那个蜘蛛网的中间,那个蜘蛛会来吸,地上好多蚂蚁。现在你去看哪里能够看到蚂蚁,哪里能够看到真正的特色民居?
民族文化也在一点点散失,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恢复康定的历史记忆,反哺自然,返璞归真,这是回到原点。

猜你喜欢

顶着雪花泡温泉 感受红色旅游与诸葛文化


传承创新双引擎,贡润祥盘活茶膏文化复兴梦


休宁县石屋坑发展红色旅游资源,促美好乡村


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


北方桂林天桂山 中国之皇家道院


江西省最长公路隧道——井冈山隧道实现双幅贯通


井冈山等地惊现网游广告惹争议


记者走进红岩联线 感悟红岩精神


武汉东湖开通水上红色旅游


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党支部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教育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迎接体质与艺术素养监测


不忘初心 向英雄致敬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天仙镇中心小学开展故事演讲比赛


青岛航空空姐空少身穿制服下地插秧 目的推广海水稻


国画宗师蒋兆和故居陈列馆泸州开馆 他曾创作抗战长卷《流民图》


不忘初心 特型演员缪世璇到嘉兴南湖参观学习


泸州工商联“忆初心 感党恩 记使命 担责任”教育培训在遵义举行


七七抗日战争纪念日 泸州抗战景观知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