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旭:红色泸州
2018-03-23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时空的隧道口,是一片激情燃烧的土地。太平渡口、二郎滩头、双沙坝子、石厢子、龙透关……每一个地方都有腊梅盛开,每一处景观都是星星之火,每一寸土地都酝酿着黑夜前的黎明。那缓缓淌过的青春岁月,是我们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红色泸州
初 旭
初 旭
泸州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在川南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古蔺四渡赤水旅游区已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泸州还是四川省红色旅游"36836"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现存于泸州的朱德况场旧居陈列馆反映了朱德总司令在泸州(1916-1921年)期间清匪反霸、除暴安良的丰功伟绩;龙透关遗址则是反映刘伯承组织指挥的泸州起义,这次起义为党建立人民军队,独立开展武装斗争作了一次伟大尝试,提供了宝贵经验;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历时72天,其中在我市太平、二郎、双沙、叙永的石坝、营盘山等地辗转54天,有两渡赤水发生在泸州境内。这些都给泸州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史实、传说和文物古迹。
太平古镇
太平古镇位于古蔺县东,距古蔺城35公里。太平地处古蔺河与赤水河汇合处,全境东南高、西北低,向太平渡倾斜,属深丘河谷地貌。太平依山傍水,街道呈阶梯分布,很早以来就是川黔商旅聚散之地,素有“小山城”之称,是四川省八大名镇之一。1983年,被收入《今日中国旅游世界》丛书,以七国文字向世界介绍;1996年建成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陈列馆,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被列为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
战国至先秦时期,这里属古习国部落和夜郎国,人们将太平镇叫“落洪口”。蜀汉时诸葛亮征南,曾在这一代出兵布阵。明代以后,来自江西陇南县太平堡的商人朱复桐为纪念先辈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传道,便将“落洪口”更名为“鹿平场”。稍后,朱氏后裔为了怀念家乡“太平堡”又将其易名为“太平渡”,沿用至今。
战国至先秦时期,这里属古习国部落和夜郎国,人们将太平镇叫“落洪口”。蜀汉时诸葛亮征南,曾在这一代出兵布阵。明代以后,来自江西陇南县太平堡的商人朱复桐为纪念先辈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传道,便将“落洪口”更名为“鹿平场”。稍后,朱氏后裔为了怀念家乡“太平堡”又将其易名为“太平渡”,沿用至今。
我们漫步山上的太平老街,这街依山傍水,依山而居,极为古朴,因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太平渡,驻扎在这条街上而得名为长征街。沿Z字形的石阶往山上走,许多铺面的门楣上都会见到一块块醒目的标识,如“红军炊事班”、“女红军住所”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沿赤水河边崛起一座座高楼,形成一个个新的贸易集市区,现实无情地疏远了老街。走在古意悠悠的石板街上,聆听小贩长长的吆喝,偶尔与坐在屋檐下卖草鞋的老人对话,或与那卖米粑的年轻媳妇聊天,就会觉得时光倒流,仿佛置身于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这里不仅有古老的街道、纯朴的街民,还有优美、动人的传说,让你听也听不够。“春燕衔泥”、“茶盐星火”、“九溪烟雨”……太平八景好景连连,让人目不暇接。
人们不曾忘记太平渡20世纪三十年代那段改写中国命运的历史。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川黔滇三省边界沿赤水河流域进行了闻名世界的“四渡赤水”。红军第二、第四次渡赤水时就是从太平渡过河的。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总计用了72天,其中三进古蔺,在古蔺境内转战54天,太平渡作为红军四渡赤水二渡、四渡的重要渡口,“太平阻击战”的主战场,广大红军指战员在此留下了许多的革命遗址、旧址。其中著名的包括太平渡渡口,毛泽东同志休息处和红一军团部驻地旧址荣盛通盐号、红军驻地长征街(又称红军街)以及散布于太平渡蜿蜒街道上的红军医院、红军银行、红军炊事房等。
沿着石阶攀上山腰,我们来到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走进陈列室,200余件文物摆放得井井有条,红军号谱、红军医书、红军手榴弹、红军印、苏维埃纸币、铜币、红军盆、扩军宣传画等历历在目。
据不完全统计,仅太平镇就有红军纪念遗址87处,红军渡口、长征街、长征大桥、长征电站等以红军长征命名的景点随处可见。长征期间,太平渡创造了许多与红军有关之“最”:“四渡赤水”的次数、渡口最多,收养、救护红军伤员、失散人员最多,帮助红军渡河、当向导、筹军粮、搞宣传的人最多,红军留下的遗物最多,红军留下的故事最多……太平,这座红色古镇,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成为赤水河流域“红色旅游线”上最亮丽的风景。
人们不曾忘记太平渡20世纪三十年代那段改写中国命运的历史。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川黔滇三省边界沿赤水河流域进行了闻名世界的“四渡赤水”。红军第二、第四次渡赤水时就是从太平渡过河的。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总计用了72天,其中三进古蔺,在古蔺境内转战54天,太平渡作为红军四渡赤水二渡、四渡的重要渡口,“太平阻击战”的主战场,广大红军指战员在此留下了许多的革命遗址、旧址。其中著名的包括太平渡渡口,毛泽东同志休息处和红一军团部驻地旧址荣盛通盐号、红军驻地长征街(又称红军街)以及散布于太平渡蜿蜒街道上的红军医院、红军银行、红军炊事房等。
沿着石阶攀上山腰,我们来到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走进陈列室,200余件文物摆放得井井有条,红军号谱、红军医书、红军手榴弹、红军印、苏维埃纸币、铜币、红军盆、扩军宣传画等历历在目。
据不完全统计,仅太平镇就有红军纪念遗址87处,红军渡口、长征街、长征大桥、长征电站等以红军长征命名的景点随处可见。长征期间,太平渡创造了许多与红军有关之“最”:“四渡赤水”的次数、渡口最多,收养、救护红军伤员、失散人员最多,帮助红军渡河、当向导、筹军粮、搞宣传的人最多,红军留下的遗物最多,红军留下的故事最多……太平,这座红色古镇,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成为赤水河流域“红色旅游线”上最亮丽的风景。
龙头关
龙透关又名神臂关,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江阳西路,今四川警官学院校内,以其南临长江,北濒沱江,犹如巨龙穿透两江,因此而得名,是古代从由陆路入泸州的必经之路。
这里原为古关隘,始建于蜀汉,为土筑城墙;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重建,全长3.5公里,后倾圮。现存古龙透关为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重建,现存城墙105.7米。 由3个烽火台和两道关门--大关门和小关门组成,大关门即今龙透关处,小关门在市中区南城乡政府处。泸川,南临长江,北濒沱江,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古代经陆路由南自北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位于泸州城城中区,背靠长江,扼守忠山之险的龙透关,更是进出泸州的惟一通道,历代兵家列此为川中城防之险要,为泸州之锁钥。1926年1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泸州起义发生于此。
泸州起义发生于1926年12月1日的西南地区泸州,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杨闇公、朱德、刘伯承组织和领导下,以打倒军阀,配合北伐为旗帜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1926年12月1日,起义军旅长袁品文在蓝田旅部扣押李章甫旅长一行,集合部队,宣布起义。随即命令第二团两个营直趋忠山,全部缴械敌三团。袁品文旅长率部直人龙透关,使忠山敌炮兵营受夹攻,仅战一日,控制全城。1927年1月中旬,刘伯承到泸州,领导起义军整顿工作,发布《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部布告》。随后,刘伯承总指挥在泸州举办国民师范学校,培养社会活动人才。组织力量,开展宣传。l 927年4月,川黔联军围攻泸州,泸州保卫战开始,龙透关即是主要战场。十万川黔联军围攻龙透关40多天,龙透关下尸横遍野,泸州仍稳如泰山。最后,赖心辉使用“反间计”,杨森投向蒋介石,再加上泸州孤城无援,泸州起义历经5个半月失败了。
泸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革命史和人民军队建军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泸州起义后,刘伯承指挥的军队和旧军阀展开了历时167天的泸州保卫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城市保卫战。它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以资借鉴的经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为缅怀朱德、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泸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龙透关修建泸州起义纪念碑。纪念碑工程从1991年3月15日奠基,到6月25日落成,仅一百天。纪念碑工程由纪念碑、龙透关城墙、关楼、千步梯、碑林等组成。
其中泸州起义纪念碑为两支步枪图案组成,总高19.26米,基座边长12.1米,寓泸州起义时间为1926年12月1日。肖克将军为纪念碑题词。碑上端金光闪闪的党徽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泸州起义,两支步枪意为两个旅的起义部队──袁品文旅和陈兰亭旅,寓意为党指挥枪。两支步枪的枪托构成“凯旋门”,象征着胜利,又形如一铁拳,寓意为起义军给刘湘反动军队沉重的一击。碑座南面是12.1米长的线刻泸州起义组画,碑西北竖有一通长方形汉白玉碑,前面刻刘伯承元帅题词:“纪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泸顺起义中牺牲的烈士!”书法遒劲雄健。背面刻《泸州起义纪念碑题记》。
但忆将军戎马日,年年父老拜雄关。漫步雄关脚下,一股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这里原为古关隘,始建于蜀汉,为土筑城墙;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重建,全长3.5公里,后倾圮。现存古龙透关为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重建,现存城墙105.7米。 由3个烽火台和两道关门--大关门和小关门组成,大关门即今龙透关处,小关门在市中区南城乡政府处。泸川,南临长江,北濒沱江,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是古代经陆路由南自北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而位于泸州城城中区,背靠长江,扼守忠山之险的龙透关,更是进出泸州的惟一通道,历代兵家列此为川中城防之险要,为泸州之锁钥。1926年1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泸州起义发生于此。
泸州起义发生于1926年12月1日的西南地区泸州,是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杨闇公、朱德、刘伯承组织和领导下,以打倒军阀,配合北伐为旗帜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1926年12月1日,起义军旅长袁品文在蓝田旅部扣押李章甫旅长一行,集合部队,宣布起义。随即命令第二团两个营直趋忠山,全部缴械敌三团。袁品文旅长率部直人龙透关,使忠山敌炮兵营受夹攻,仅战一日,控制全城。1927年1月中旬,刘伯承到泸州,领导起义军整顿工作,发布《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部布告》。随后,刘伯承总指挥在泸州举办国民师范学校,培养社会活动人才。组织力量,开展宣传。l 927年4月,川黔联军围攻泸州,泸州保卫战开始,龙透关即是主要战场。十万川黔联军围攻龙透关40多天,龙透关下尸横遍野,泸州仍稳如泰山。最后,赖心辉使用“反间计”,杨森投向蒋介石,再加上泸州孤城无援,泸州起义历经5个半月失败了。
泸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革命史和人民军队建军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泸州起义后,刘伯承指挥的军队和旧军阀展开了历时167天的泸州保卫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城市保卫战。它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以资借鉴的经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为缅怀朱德、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泸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龙透关修建泸州起义纪念碑。纪念碑工程从1991年3月15日奠基,到6月25日落成,仅一百天。纪念碑工程由纪念碑、龙透关城墙、关楼、千步梯、碑林等组成。
其中泸州起义纪念碑为两支步枪图案组成,总高19.26米,基座边长12.1米,寓泸州起义时间为1926年12月1日。肖克将军为纪念碑题词。碑上端金光闪闪的党徽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泸州起义,两支步枪意为两个旅的起义部队──袁品文旅和陈兰亭旅,寓意为党指挥枪。两支步枪的枪托构成“凯旋门”,象征着胜利,又形如一铁拳,寓意为起义军给刘湘反动军队沉重的一击。碑座南面是12.1米长的线刻泸州起义组画,碑西北竖有一通长方形汉白玉碑,前面刻刘伯承元帅题词:“纪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泸顺起义中牺牲的烈士!”书法遒劲雄健。背面刻《泸州起义纪念碑题记》。
但忆将军戎马日,年年父老拜雄关。漫步雄关脚下,一股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石厢子
叙永石厢子,一个中国版图上极普通极平常的地方,在中国革命史上却留下了最厚重的一笔。大雪纷飞的时节, 毛泽东曾在这里打过长征的腹稿,开会过年……目前尚存无数红军标语、遗迹和遗物。
石厢子“鸡鸣三省”,位于川南门户叙永县城南79公里处(为今石坝彝族乡政府所在地),濒临有名的赤水河畔,南与贵州毕节县大渡乡毗邻,西与云南威信县水田寨接壤。雄鸡报晓,三省可闻。“鸡鸣三省”的美誉由此而来。石厢子位于赤水河北岸,红军长征时是一个居住着75户人家的村庄,聚居着汉、彝、苗等各族群众400多人。沿着石厢子左侧陡峭的山谷坛子口而下,就是赤水河上游的大渡口。石厢子四面环山,古木参天,怪石嶙峋,地势险要,一块形似箱子的巨石矗立场头,故名石厢子。
1935年1月29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央红军在川黔交界土城、元厚场一带一渡赤水,进入川南的古蔺、叙永地区,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进入四川境内。这时,国民党反动派调派重兵阻击中央红军入川,并妄图全歼红军于川黔边境。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央红军在川滇黔广大地区迂回运动,灵活地穿插于敌人重兵包围之中。
2月3日(甲戌年腊月三十)拂晓,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央纵队从摩尼向石厢子进发,经安基屯、东瓦沟、阿里普,于下午5点多钟抵达石厢子。当地汉、彝、苗等各族群众扶老携幼、箪食壶浆迎接红军。红军总部、电台、没收征发委员会、银行等均驻扎于此。根据军部安排,红军总部驻石厢子万寿宫;毛泽东住在老乡肖有思家里;电台设在老乡刘春和、刘会元、陈文中家里;中华苏维埃银行设在老乡袁继武、彭海家里;没收征发委员会设在老乡王连山家里;苏维埃纸币兑换处设在五圣宫。毛泽东有一个习惯,每到一地,总喜欢找书找报,以便了解当地历史掌故、诗词歌赋和风土人情等。当时不可能在偏僻的石厢子马上找到报纸和地方史志书籍,于是,毛泽东派人去请了一个熟悉情况的当地“私塾”先生来详细询问情况。
当天晚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负责人召开重要会议,用开会的形式在石厢子过新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石厢子运筹帷幄,指挥若定。22时,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向各军团发出命令:“我野战军为迅速脱离当前之敌并集结全力行动,特改定分水岭、水潦、水田寨、扎西为总的目标。……军委纵队明日仍在石厢子不动,准备开水田寨、扎西之间的地域。”石厢子会议从2月3日(甲戌年腊月三十)晚上一直开到2月5日(乙亥年正月初二)凌晨。石厢子会议的议题之一是讨论中央红军的行动方针;议题之二是讨论中央苏区的问题;议题之三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确定由洛甫(张闻天)接替博古(秦邦宪)在党内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
2月4日(乙亥年正月初一),红军召开群众大会,将没收两大土豪恶霸地主彭正楷、周世成的粮食、衣服等财物分给了汉、彝、苗等各族群众。红军还将团总吴联山家的肥猪宰杀,与当地群众一起聚餐,共度新年,当地群众称与红军一起过了一个“开心年”。同时,红军根据群众要求逮捕并处决了民愤极大的税卡员肖宝之。红军接济穷人,为民除害,此举深得汉、彝、苗等各族群众的称赞。因此,红军四渡赤水两次往返于“鸡鸣三省”四川一侧,均能顺利通过。
2月5日凌晨3时,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向各军团发出“我野战军目前方针在集中全力于长宁以南及西南地域争取休息进行金沙江之侦察,在渡江不可能时,即留川滇边以机动”的电令。2月5日凌晨6时,石厢子会议结束。这时,石厢子村庄里响起一声鸡鸣。雄鸡报晓,一唱百应,此起彼伏韵味无穷。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吃罢早餐,率领红军告别石厢子的汉、彝、苗等各族群众,转入云南省威信县境内……
当年的鸡毛店,如今已经变成繁华的集镇,那些红军走过的羊肠小道,如今已是宽阔的水泥车道,老街上曾经欢送过红军的汉、彝、苗老人,正在幸福院里安享晚年……
石厢子“鸡鸣三省”,位于川南门户叙永县城南79公里处(为今石坝彝族乡政府所在地),濒临有名的赤水河畔,南与贵州毕节县大渡乡毗邻,西与云南威信县水田寨接壤。雄鸡报晓,三省可闻。“鸡鸣三省”的美誉由此而来。石厢子位于赤水河北岸,红军长征时是一个居住着75户人家的村庄,聚居着汉、彝、苗等各族群众400多人。沿着石厢子左侧陡峭的山谷坛子口而下,就是赤水河上游的大渡口。石厢子四面环山,古木参天,怪石嶙峋,地势险要,一块形似箱子的巨石矗立场头,故名石厢子。
1935年1月29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央红军在川黔交界土城、元厚场一带一渡赤水,进入川南的古蔺、叙永地区,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进入四川境内。这时,国民党反动派调派重兵阻击中央红军入川,并妄图全歼红军于川黔边境。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央红军在川滇黔广大地区迂回运动,灵活地穿插于敌人重兵包围之中。
2月3日(甲戌年腊月三十)拂晓,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央纵队从摩尼向石厢子进发,经安基屯、东瓦沟、阿里普,于下午5点多钟抵达石厢子。当地汉、彝、苗等各族群众扶老携幼、箪食壶浆迎接红军。红军总部、电台、没收征发委员会、银行等均驻扎于此。根据军部安排,红军总部驻石厢子万寿宫;毛泽东住在老乡肖有思家里;电台设在老乡刘春和、刘会元、陈文中家里;中华苏维埃银行设在老乡袁继武、彭海家里;没收征发委员会设在老乡王连山家里;苏维埃纸币兑换处设在五圣宫。毛泽东有一个习惯,每到一地,总喜欢找书找报,以便了解当地历史掌故、诗词歌赋和风土人情等。当时不可能在偏僻的石厢子马上找到报纸和地方史志书籍,于是,毛泽东派人去请了一个熟悉情况的当地“私塾”先生来详细询问情况。
当天晚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负责人召开重要会议,用开会的形式在石厢子过新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石厢子运筹帷幄,指挥若定。22时,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向各军团发出命令:“我野战军为迅速脱离当前之敌并集结全力行动,特改定分水岭、水潦、水田寨、扎西为总的目标。……军委纵队明日仍在石厢子不动,准备开水田寨、扎西之间的地域。”石厢子会议从2月3日(甲戌年腊月三十)晚上一直开到2月5日(乙亥年正月初二)凌晨。石厢子会议的议题之一是讨论中央红军的行动方针;议题之二是讨论中央苏区的问题;议题之三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确定由洛甫(张闻天)接替博古(秦邦宪)在党内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
2月4日(乙亥年正月初一),红军召开群众大会,将没收两大土豪恶霸地主彭正楷、周世成的粮食、衣服等财物分给了汉、彝、苗等各族群众。红军还将团总吴联山家的肥猪宰杀,与当地群众一起聚餐,共度新年,当地群众称与红军一起过了一个“开心年”。同时,红军根据群众要求逮捕并处决了民愤极大的税卡员肖宝之。红军接济穷人,为民除害,此举深得汉、彝、苗等各族群众的称赞。因此,红军四渡赤水两次往返于“鸡鸣三省”四川一侧,均能顺利通过。
2月5日凌晨3时,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向各军团发出“我野战军目前方针在集中全力于长宁以南及西南地域争取休息进行金沙江之侦察,在渡江不可能时,即留川滇边以机动”的电令。2月5日凌晨6时,石厢子会议结束。这时,石厢子村庄里响起一声鸡鸣。雄鸡报晓,一唱百应,此起彼伏韵味无穷。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吃罢早餐,率领红军告别石厢子的汉、彝、苗等各族群众,转入云南省威信县境内……
当年的鸡毛店,如今已经变成繁华的集镇,那些红军走过的羊肠小道,如今已是宽阔的水泥车道,老街上曾经欢送过红军的汉、彝、苗老人,正在幸福院里安享晚年……
双沙坝子
双沙坝子位于距离古蔺县城30公里的双沙镇,这里地处古蔺南缘,赤水河北岸。扎西会议后,中央红军迅速转兵东进。1935年2月15日,军委纵队进抵白沙场(现双沙镇白沙村),毛泽东、朱德在白沙场崔家祠堂召开了重要军事会议,拟定了二渡赤水的作战计划,这就是有名的“白沙会议”。
中央红军一渡赤水西进期间,由于敌情干扰和许多种原因,刘湘采取了南攻北守的策略,位于北川的红军四方面军无力西渡嘉陵江南下,逼近成都、重庆,吸引川军主力,配合中央红军北渡长江。四川军阀刘湘集中了三十六个团于长江沿岸设防,步步向扎西进行包围,并于二月十一日将潘文华的南岸“剿匪”指挥部由泸州移至宜宾。毛主席指挥打仗,历来主张“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根据敌情变化,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留在川黔边境进行战斗。“以战斗与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西向东的发展。”部队把黔军王家烈作为主要作战目标,同时打击蒋介石的中央军。二月十一日,中央红军各部按军委命令,由扎西回师东进,分别经水潦、石箱子、摩尼、海螺堡、营盘山、麻线堡向古蔺南部前行。十五日,军委直属纵队来到白沙进行休整,为东渡赤水作战进行准备。当时因古蔺城区有周化成部盘据,地方民团在兴隆场、头道河等严密布防。红军没有进攻古蔺县城,军委令一军团驻锅厂坝、新寨,三军团驻回龙场,中央纵队和五、九军团驻白沙,分别向古蔺、叙永方向警戒。
那时,红军司令部住崔家祠堂,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人则住鱼塘湾的三合头瓦房里。这里房前栽有柑桔,种有杨柳,屋后山势逶迤,翠竹成荫。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站在房前柳树下,饶有兴趣地观察了白沙河畔的地形:这儿是群山环抱中一个狭长的山间盆地,自然形成上、中、下三个坝子。下坝四周是壁陡的山岩,白沙河夹住两岸的垂柳蜿蜒曲折地穿过田坝中间,缓缓地向东流淌,最后穿过洞梁子的岩层,以奔腾澎湃的吼声注下百丈高的深涧。上、中、下坝,麦苗碧绿,菜花金黄,小河两岸的杨柳抽出嫩芽,篱边的桃树饱鼓花蕾,含苞待放。四周的山崖上绿树葱笼,颇有生机,真是好一片山乡景色。
听说红军要来,有钱人听信谣言,不用说早就逃跑了。毛主席找来几个穷人,站在坝子边同他们聊天,连连称赞白沙这个地方地势险要,景致也好。
一个胆子大点的农民,见这位红军首长面目可亲,说话和善,也就自然地说开了:“红军先生,你说得好,可你哪里知道我们这里流传着一首民谣:‘白沙是条沟,三年两不收,懵懂得一季,婆娘儿女唱猴戏!’”
毛主席问:“那是为什么?”“因为白沙河消水孔太小了,遇上下大雨,山洪爆发,就泛滥成灾,上、中、下坝都遭水淹,洪水掀翻水车,冲垮堤坝,卷走庄稼,殃及人畜,所以难得一年收成。”“不可以把消水洞给它打大点吗?”“人们盼望打通洞梁子的岩层,但苦于单家独户,无能为力。财主老爷又到处扬言,说洞梁子是天生的‘龙脉’,是白沙的‘风水’。谁敢承头兴师动众,冒天大的风险。”
“啊!原来是这样。告诉乡亲们,我们中国工农红军就是带领穷人闹翻身求解放的队伍,以后我们联合起来打垮了国民党和地主老财,保证你们打开洞梁子,种上好庄稼,过上好日子!”
一席话,把大家说得都笑了。
红军在这个花团锦簇的山村里休整一天,为使全体指战员了解中央决定留在滇、黔边境作战的意图,二月十六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白沙发布了《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明确指出:“过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要赤化全四川,同四方面军取得更密切的联系与配合,曾经决定中央红军渡过长江向川北发展,所以当时决计放弃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向长江继续发展。然而这一决定由于川黔军阀集中全力利用长江天险,在长江布防拦阻我们。更由于党与中央军委不愿因为地区问题牺牲我们红军的有生力量,所以决计停止向川北发展,而最后决定在云、贵、川三省地区中创立根据地。”
红军在白沙期间发生了两起惊动全军的事情。一是川军模范师派出侦探戴津全、李银州、汪洪发等人在群众中造谣诬蔑、蛊惑人心,被部队抓捕后,进行公审处决,明正典刑。二是卫生部休养连有个女同志在白沙生下了一个小孩,离开时,把孩子留在老乡家里。除少数人以外,谁也不知道那就是毛主席的孩子。
一年年,一代代,当地干部群众都因为双沙曾是红色革命之地而自豪。在双沙镇,当年红军开会的崔家祠堂仍然被完好地保留着,门口竖立着红军司令部的石碑,祠堂内的所有摆设都按70年前的格局摆放。祠堂大院门口,有一棵高大的香樟树,树干要两人合围才能抱住,繁茂的枝叶差不多将半个院子遮住。当年红军领导人开完“白沙会议”后,毛泽东对红军的未来充满信心,亲手种下了一棵香樟树,希望革命能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
70多年前,红军经过双沙场(原白沙场)时,这里还是一个穷得吃不饱饭的小村落。如今的白沙村,已是川南黔北一带有名的“画里乡村”。双沙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贫困地区的 “思变”之举。
中央红军一渡赤水西进期间,由于敌情干扰和许多种原因,刘湘采取了南攻北守的策略,位于北川的红军四方面军无力西渡嘉陵江南下,逼近成都、重庆,吸引川军主力,配合中央红军北渡长江。四川军阀刘湘集中了三十六个团于长江沿岸设防,步步向扎西进行包围,并于二月十一日将潘文华的南岸“剿匪”指挥部由泸州移至宜宾。毛主席指挥打仗,历来主张“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根据敌情变化,中央决定暂时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留在川黔边境进行战斗。“以战斗与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西向东的发展。”部队把黔军王家烈作为主要作战目标,同时打击蒋介石的中央军。二月十一日,中央红军各部按军委命令,由扎西回师东进,分别经水潦、石箱子、摩尼、海螺堡、营盘山、麻线堡向古蔺南部前行。十五日,军委直属纵队来到白沙进行休整,为东渡赤水作战进行准备。当时因古蔺城区有周化成部盘据,地方民团在兴隆场、头道河等严密布防。红军没有进攻古蔺县城,军委令一军团驻锅厂坝、新寨,三军团驻回龙场,中央纵队和五、九军团驻白沙,分别向古蔺、叙永方向警戒。
那时,红军司令部住崔家祠堂,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人则住鱼塘湾的三合头瓦房里。这里房前栽有柑桔,种有杨柳,屋后山势逶迤,翠竹成荫。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站在房前柳树下,饶有兴趣地观察了白沙河畔的地形:这儿是群山环抱中一个狭长的山间盆地,自然形成上、中、下三个坝子。下坝四周是壁陡的山岩,白沙河夹住两岸的垂柳蜿蜒曲折地穿过田坝中间,缓缓地向东流淌,最后穿过洞梁子的岩层,以奔腾澎湃的吼声注下百丈高的深涧。上、中、下坝,麦苗碧绿,菜花金黄,小河两岸的杨柳抽出嫩芽,篱边的桃树饱鼓花蕾,含苞待放。四周的山崖上绿树葱笼,颇有生机,真是好一片山乡景色。
听说红军要来,有钱人听信谣言,不用说早就逃跑了。毛主席找来几个穷人,站在坝子边同他们聊天,连连称赞白沙这个地方地势险要,景致也好。
一个胆子大点的农民,见这位红军首长面目可亲,说话和善,也就自然地说开了:“红军先生,你说得好,可你哪里知道我们这里流传着一首民谣:‘白沙是条沟,三年两不收,懵懂得一季,婆娘儿女唱猴戏!’”
毛主席问:“那是为什么?”“因为白沙河消水孔太小了,遇上下大雨,山洪爆发,就泛滥成灾,上、中、下坝都遭水淹,洪水掀翻水车,冲垮堤坝,卷走庄稼,殃及人畜,所以难得一年收成。”“不可以把消水洞给它打大点吗?”“人们盼望打通洞梁子的岩层,但苦于单家独户,无能为力。财主老爷又到处扬言,说洞梁子是天生的‘龙脉’,是白沙的‘风水’。谁敢承头兴师动众,冒天大的风险。”
“啊!原来是这样。告诉乡亲们,我们中国工农红军就是带领穷人闹翻身求解放的队伍,以后我们联合起来打垮了国民党和地主老财,保证你们打开洞梁子,种上好庄稼,过上好日子!”
一席话,把大家说得都笑了。
红军在这个花团锦簇的山村里休整一天,为使全体指战员了解中央决定留在滇、黔边境作战的意图,二月十六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在白沙发布了《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明确指出:“过去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要赤化全四川,同四方面军取得更密切的联系与配合,曾经决定中央红军渡过长江向川北发展,所以当时决计放弃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向长江继续发展。然而这一决定由于川黔军阀集中全力利用长江天险,在长江布防拦阻我们。更由于党与中央军委不愿因为地区问题牺牲我们红军的有生力量,所以决计停止向川北发展,而最后决定在云、贵、川三省地区中创立根据地。”
红军在白沙期间发生了两起惊动全军的事情。一是川军模范师派出侦探戴津全、李银州、汪洪发等人在群众中造谣诬蔑、蛊惑人心,被部队抓捕后,进行公审处决,明正典刑。二是卫生部休养连有个女同志在白沙生下了一个小孩,离开时,把孩子留在老乡家里。除少数人以外,谁也不知道那就是毛主席的孩子。
一年年,一代代,当地干部群众都因为双沙曾是红色革命之地而自豪。在双沙镇,当年红军开会的崔家祠堂仍然被完好地保留着,门口竖立着红军司令部的石碑,祠堂内的所有摆设都按70年前的格局摆放。祠堂大院门口,有一棵高大的香樟树,树干要两人合围才能抱住,繁茂的枝叶差不多将半个院子遮住。当年红军领导人开完“白沙会议”后,毛泽东对红军的未来充满信心,亲手种下了一棵香樟树,希望革命能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
70多年前,红军经过双沙场(原白沙场)时,这里还是一个穷得吃不饱饭的小村落。如今的白沙村,已是川南黔北一带有名的“画里乡村”。双沙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贫困地区的 “思变”之举。
纳溪护国岩
护国岩位于沪州市纳溪区大洲驿永宁河东岸,距城 30公里。1916年1月袁世凯窃国,复辟帝制,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入川,叙沪之役,出奇制胜,是年7月在绝壁上刻“护国岩”三字以为纪念。每字方1米。其下勒石286个字,字大10厘米,略谓“民国四年,前总统袁世凯叛国称帝,国人恶之。滇始兴师致讨,是曰护国军。锷实董率之,逾军师次蜀南,与袁军遇于纳溪,血战弥月,还军大洲驿,盖将休兵以图再举”云云。文末署“蔡锷题,殷承献书,民国五年七月勒书”等字。
护国岩的光荣,还因为这里曾留下朱德同志当年的战斗业绩,而且朱德同志还曾在此赋《题护国岩》诗一首。当时,朱德任护国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长。在泸纳之役中,朱德率领士兵浴血奋战了40多个日日夜夜。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采取“出奇制胜,猛攻急追,速战速决”的战术,打得北洋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朱德的名字威震敌胆,广为传诵,赢得了“英勇善战,忠贞不渝”的声誉。由于朱德战功赫赫,被提升为护国军第13混成旅旅长兼泸州城防司令,驻守泸州。1946年,吴玉章在庆祝朱德60岁生日的文章中,对朱德在护国讨袁中的卓越功勋给予高度评价:“你是护国之役的先锋队,泸州蓝田坝一战,使张敬尧落马,吴佩孚、曹锟手足失措,袁世凯胆战心惊,终将袁氏帝制倾覆,保存了中华民国之名。”
护国讨袁胜利后,朱德撰写了一联哀挽壮烈捐躯的护国军将士。其联云:“与黄花岗同一馨香,气象森严,乾坤只有两堆土;续奇男庙无双祀典,风云叱咤,魂魄应归九虎关。”不久,朱德又作一联纪念护国之役取得的决定性胜利。其联云:“滇南壮士集云溪,听铁马声中,三渠洪水开天地;翼北胸襟环纳带,看朱坪阵上,万里烽烟动古今。”
1918年秋,朱德率部清乡剿匪来到护国岩。朱德仰视护国岩,细阅了当年蔡锷题的《护国岩铭》和序文,不禁诗兴勃发,即兴赋《题护国岩》诗一首。诗云:
护国岩的光荣,还因为这里曾留下朱德同志当年的战斗业绩,而且朱德同志还曾在此赋《题护国岩》诗一首。当时,朱德任护国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长。在泸纳之役中,朱德率领士兵浴血奋战了40多个日日夜夜。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采取“出奇制胜,猛攻急追,速战速决”的战术,打得北洋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朱德的名字威震敌胆,广为传诵,赢得了“英勇善战,忠贞不渝”的声誉。由于朱德战功赫赫,被提升为护国军第13混成旅旅长兼泸州城防司令,驻守泸州。1946年,吴玉章在庆祝朱德60岁生日的文章中,对朱德在护国讨袁中的卓越功勋给予高度评价:“你是护国之役的先锋队,泸州蓝田坝一战,使张敬尧落马,吴佩孚、曹锟手足失措,袁世凯胆战心惊,终将袁氏帝制倾覆,保存了中华民国之名。”
护国讨袁胜利后,朱德撰写了一联哀挽壮烈捐躯的护国军将士。其联云:“与黄花岗同一馨香,气象森严,乾坤只有两堆土;续奇男庙无双祀典,风云叱咤,魂魄应归九虎关。”不久,朱德又作一联纪念护国之役取得的决定性胜利。其联云:“滇南壮士集云溪,听铁马声中,三渠洪水开天地;翼北胸襟环纳带,看朱坪阵上,万里烽烟动古今。”
1918年秋,朱德率部清乡剿匪来到护国岩。朱德仰视护国岩,细阅了当年蔡锷题的《护国岩铭》和序文,不禁诗兴勃发,即兴赋《题护国岩》诗一首。诗云:
曾记项城伪法苛,佯狂脱险是松坡。
清廷奸佞全民觉,专制淫威碍共和。
京兆兴妖从贼少,滇黔举帜义军多。
风流鞭策岩门口,壮士还乡唱凯歌。
这首诗声韵铿锵,气势豪迈,脍炙人口,不仅痛斥了袁世凯篡权窃国的丑恶行径,热情地讴歌了正气凛然的护国军将士,而且高度概括地把护国讨袁的过程描写出来,抒发出诗人革命的战斗豪情。诗中“项城”指袁世凯,袁世凯为河南省项城人;诗中“松坡”指蔡锷,蔡锷字松坡。 现在,历史丰碑护国岩与永宁河畔十里翠竹长廊、青水绿水融为一体。此处丰碑矗立,翠竹摇曳,碧波荡漾,风光旖旎,吸引人们前往护国岩寻幽揽胜。2011年9月,辛亥革命100周年,蔡锷和朱德后人还参观棉花坡古战场,来到护国岩前凭吊先贤。(来源:初旭主编《最泸州》)
猜你喜欢
山东首家天然漂流景区落户济南
2013-07-12
144
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升温升级
2017-08-10
170
清明假期山东省旅游入账173亿 乡村游红色游受青睐
2015-04-07
199
去阳泉 寻访中共第一城
2013-10-18
164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2014-04-03
221
春节到“清新福建”探寻红色旅游
2015-02-05
419
白银市会宁县红色旅游蓬勃发展
2014-08-29
160
偏僻山区将成红色旅游新路
2014-12-22
310
北京骑行爱好者红色骑游缅怀先烈
2014-08-01
222
拉萨烈士陵园将被打造成红色旅游景区
2013-06-05
127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相关推荐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党支部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教育
(李远东 何明珠) 4月12日,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党支部开展丰富多样的学...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迎接体质与艺术素养监测
(李远东 何明珠)4月2日,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进行了2021年小学生体质...
不忘初心 向英雄致敬
(李远东 何明珠)清明节将至,3月30日,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开展不忘初心...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李远东 何明珠)9月1日,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组织学生来到爱国教育基地抗...
天仙镇中心小学开展故事演讲比赛
(李远东)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近...
青岛航空空姐空少身穿制服下地插秧 目的推广海水稻
空姐空少插秧 图/李佳佳 6月5日,青岛航空的空姐空少身穿制服,下地插秧引发热议...
国画宗师蒋兆和故居陈列馆泸州开馆 他曾创作抗战长卷《流民图》
今年是蒋兆和先生诞辰 115 周年, 12 月 5 日,位于龙马潭区小市街道卿巷...
不忘初心 特型演员缪世璇到嘉兴南湖参观学习
西部旅游网讯 ( 初旭 缪杰 )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毛主席特型演员缪世璇一...
泸州工商联“忆初心 感党恩 记使命 担责任”教育培训在遵义举行
川南经济网讯 (张洵 初旭) 8月28日,泸州市工商联忆初心,感党恩,记使命,担...
七七抗日战争纪念日 泸州抗战景观知多少
初旭 文/图 编者按: 岁月静走,带不走历史的沉痛与屈辱;长江滚滚,掩不住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