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报告

知音传媒集团将进军股市 欲成中国期刊第一股

2012-05-03 本站作者 【 字体:

东方IC供图

本报记者路艳霞

在大量时尚刊物的包围中,坚持27年风格不改的《知音》似乎显得很落伍,但正是这本看起来不那么入流的杂志,却掀起一阵“知音体”风潮,近年来又因与名人对簿公堂,衍生出媒体公信力的社会讨论。而更重要的是,由这本定价4.5元的杂志做主导的知音传媒集团将进军股市,成为中国期刊第一股。因此,当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时,探究这个奇异文化组合的意义,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知音体”

呈现扩张之势

《“可怜的凶徒”身边躁动,京城董事长倒下一家人》、《“供养”的爱情鸡飞蛋打,男友3根断指在哭泣》、《深圳还你完整未来:父亲当街咬断儿子命根》……新近面世的2012年第13期《知音》依然坚持多年来的“知音体”,面目丝毫不改。

1985年创刊伊始,《知音》就以感情、爱情、案情故事,以及明星隐私抓住了读者。随着《知音》开始走红,其文章风格干脆被人们冠以“知音体”,而这种风格的标题也被称为“知音体”标题。

2007年,开始有一些网友以“知音体”进行比对式创作,他们热衷于给熟悉的童话、寓言、故事等重新命名。《白雪公主》改名叫《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卖火柴的小女孩》改为《残忍啊,美丽姑娘竟然被火柴烧死的惊天血案》。有评论称,这些看似对经典童话、文艺作品的恶搞,实则充满了对媒体煽情、狗血、恶俗标题风格的嘲弄。

然而,就在“知音体”淡出网络的时候,这些年来,《知音》和“知音体”却从未分开过,甚至又有了新的扩张。

今年第13期《知音》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名为《姐弟激情,富婆情陷200万》。这是个老调重弹的故事:30多岁的富婆不甘寂寞,投身情人怀抱,但没承想,她为解救情人公司危机付出的200万元,很快打了水漂。骗子最终落网,在接受审讯时,他特意说自己的目标是“年老色衰,身材走样,感情生活不走样,内心又不安分”的有钱中年妇女。富婆至此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成为猎物的直接原因竟是“走形的身材”。

富婆痛下决心,在离婚的同时开始了减肥行动,而文中提到的那款减肥产品,让她找回了自信。看到这里,读者方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则掩盖在“知音体”标题下的“知音体”广告。

《知音》通过大量复制坚贞爱情、负心汉故事,以及说不清理还乱的名人故事,赢得了读者的青睐,也不可避免地和所谓精英文化形成了对垒,成为一个独特的大众文化符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为“知音体”画了一幅像:“其叙事风格,介于客观叙事和肉麻抒情之间,夹叙夹议,大起大落,情节跌宕,用客观语调讲离奇故事,用离奇语调讲客观故事;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循循善诱,有控诉、有劝说。”张柠认为,“知音体”这种“软硬兼施”的叙事,还兼顾恐吓和诱导,语体风格则兼顾“二胡”和“京韵大鼓”格调,而“拍案惊奇”的开头,最终都有光明的尾巴。“这种带有农业文明趣味的叙事,塑造了大批消费者——那些生活平淡无奇、毫无起落的中小城镇的女性,靠阅读别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度日。”

张柠进一步总结道,所谓“知音体”实际上用一种带有抒情的语调来混淆新闻性和故事性的边界,“其结果导致了读者将虚构故事当成真实故事,将真实的故事当成虚构的。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各种欲望故事、人间悲剧、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转化为可消费的文化商品。”

追名人屡掀侵权风波

《知音》始终以高额稿费吸引作者,可以说,其前期开拓市场所付出的血本在全国同类期刊中是最高的。江苏盐城作者徐向林告诉记者,作为签约作者,他获得的稿酬是千字千元以上,在年终特稿评选中,他一篇文章甚至获得过3.7万元的奖励。

与高稿酬相应的是,《知音》杂志对名人穷追不舍,由此带来副产品——《知音》被作家、明星告上法庭的频率与其600余万份的发行量一样,在国内期刊中同样位居老大。

翻开最近一期《知音》杂志,其中涉及的名人就包括了影视明星于和伟、佟丽娅、陈思成,体育名人刘国梁,著名导演尤小刚。这期杂志共有20篇文章,而关于名人感情、家庭生活的文章就有4篇,占这期杂志的五分之一。

在“围城风景”栏目中,登载了《于和伟漂泊南北,还有一个爱妻躲在树后》一文,为影视演员于和伟和妻子的浓情写了足有5700多字。文中写道:“于和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感激地说:‘在我事业最不得志的时候,是我爱人给我阳光,给我鼓励,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否则,一定不会有今天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于和伟!’”

不过,于和伟的经纪人说:“文章的作者从未采访过于和伟,事实上,《知音》已经多次找过我要采访于和伟,但我一直没有答应采访要求。”

至于文章中涉及的具体内容,于和伟经纪人说,有一部分内容是从网上搜来的,也有一部分是杜撰的,并带有“诽谤”意味,可笑至极。比如文中提到于和伟在事业低潮期,曾经想过自杀,是妻子挽救了他。

于和伟的宣传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说:“我们工作人员看到了这篇报道,但是于和伟没有看到,他并不知道自己上了《知音》,因为他从不看《知音》。”这位负责人说,公司不想就此事予以回应,“我们从来没认为它是一本新闻杂志,在我们眼里,它更像一本小说期刊。”

《知音》追逐名人之迫切,不少北京媒体人都领教过。《北京晨报》一位记者回忆说,她就曾数次接到《知音》杂志编辑的电话,对方力邀她写一些明星八卦。

这位记者以忙为由加以拒绝,编辑的电话还是三番五次打来。终于,编辑向这位记者发问:“你平时怎么上班呀?”记者答:“坐地铁。”对方遂采取激将法:“你怎么还坐地铁呀,我们稿费一个字一块钱,你给我们写稿,我们再给你编编,一个月怎么也能挣一万元。”

但是,拼命追逐名人自然会付出代价。《知音》就曾数次因侵害作家、明星的名誉权被告上法庭。

听说“知音传媒”即将上市的消息,作家毕淑敏的第一反应是:“这家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杂志社,怎么还能上市呢?”

毕淑敏极不情愿地回忆起往事。2009年,《毕淑敏母子环游世界114天:眺望更高远的人生》在《知音》面世,署名为毕淑敏。“这完全是一篇伪作,肆意捏造了我的口吻来攻击我的儿子。”向来言语温婉的毕淑敏至今难掩气愤。

毕淑敏说,2009年,曾有人要采访她,让她谈谈自己和儿子的事情,“儿子一直要求我不要在文章中涉及他的情况,我说,如果你要采访,就去找我儿子。”但毕淑敏的儿子没有接受采访,让这对母子感到震惊的是,关于母子俩的事竟然变成了铅字,印在《知音》杂志上。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文章甚至把毕淑敏儿子的单位公之于众,“很多电话接踵而至,让孩子无法上班。”

毕淑敏选择了法律维权。“我一纸诉状将《知音》告到了海淀区法院知识产权庭,2009年11月,法院判《知音》3个月内公开道歉,并赔偿我10.1万元精神损失费。”但《知音》杂志并未在3个月内发表道歉声明,而是拖了14个月,所谓的道歉声明也出乎意料,“那只是一块口香糖那么大的道歉声明。”

时至今日,毕淑敏依然认为,《知音》杂志缺乏道德底线,一而再、再而三地损害作家的尊严,缺乏对作家的起码尊重。

令人质疑的公信力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知音》为迎合大众文化消费、猛追名人的时候,却忘记了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的自身责任。《知音》的这种做法还在社会上引发了关于媒体公信力的讨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张颖就曾表示,媒体掌握着公共话语权,消息一旦发布,就会使很多人相信,所以,媒体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才有公信力。

然而,关于《知音》的公信力,在读者中却有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看法。其中信赖者有之,怀疑者有之,更有人从信赖者蜕变为怀疑者或反对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的读者对《知音》的信赖甚至保持了长达数十年。女读者张华清说:“十几年来,我一直都很喜欢《知音》杂志,这里面的故事教会我很多,也让我了解社会上的很多现象,让我学会了保护自己,善待别人。”

也有读者表现出对《知音》的执著依赖,甚至有读者认为自己的故事惊天动地,想通过贴吧寻找《知音》作者。山西省寿阳县的王俊仁在贴吧中说:“我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真实的写作题材,但我接触的记者很少,想拜托您引荐或介绍一些朋友,把我的故事发表在《知音》上。”

根据王俊仁公布的电话,记者找到了他。“我今年57岁了,在我们县城最大的汽配中心当工人。”王俊仁在电话里表达了他对《知音》的信任,“这家杂志社敢说话,我看了十五六年了,哭得多了。”

王俊仁说,汽车上广泛使用的指示倒车镜是他发明的,1998年就申请了专利。“为了搞专利发明,我生活相当困难,2000年前后几乎倾家荡产,我的故事太感人、太曲折了,读者看了一定会落泪!”

有意思的是,就在王俊仁寻找《知音》作者的同时,曾经和他一样,同是《知音》忠实读者的王燕琴,却在互联网的召唤下,抛弃《知音》已达三四年之久。

王燕琴是王俊仁的女儿,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现在在山西太原卖服装。“十几年前,传媒还不发达,消息闭塞,我从来没有质疑过它的真假,尤其是明星的故事,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但现在知道的多了,就觉得当年太傻了,什么都相信。”

王燕琴明确表示:“我们家三四年前就不订《知音》了,那时家里可以上网了,网上明星的事儿多了,比《知音》好看多了。”

也有一些读者对《知音》的公信力产生了怀疑。读者赵伦满腹狐疑地说:“《知音》看起来是一本无所不知的杂志,人家在家里说的悄悄话,和爱人做的私密事,凶杀案件的点点滴滴……它都可以描述得丝丝入扣,连当事人所说的话都知道。”他戏称道,莫非当时《知音》的记者们就在旁边?

更多的读者却是因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岁月的流逝,转变了态度。一位读者说:“我还是上初中时读过《知音》,现在再也不会看了。”他没有掩饰自己对《知音》的不屑,“光看封面标题就令人大倒胃口,像《妈妈啼血声声唤,空姐沉睡5年就要起飞》、《恩人变成死刑犯,为你把根留住善恶两重天》等等。这种标题实在过于煽情,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大抵是一笑置之,根本不会浪费时间看这种无聊的杂志。”

上市后能否提升

杂志品位

《知音》杂志屡屡对簿公堂,“知音体”引发社会争议,《知音》公信力受到质疑,但与此同时,知音传媒集团却将成为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期刊传媒类公司,这在中国期刊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据知音传媒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知音传媒正处于初审阶段,不久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我本人其实对《知音》杂志有所保留,甚至是不太喜欢的。但是认同其开拓市场的观点。因为看一个杂志,首先要看其定位与发行,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夏天说,《知音》之所以几十年来保持高发行量,与其鲜明的草根文化消费特征是分不开的。对此,《知音》杂志创办人胡勋璧从不讳言。据公开报道,胡勋璧高中毕业,没有上过大学,他直言自己就是农民的儿子,就是草根。正因为定位准确,《知音》在普通大众文化消费市场上一直优势突出。

夏天还认为,《知音》崛起的背景是许多期刊主动放弃农村读者市场,转而瞄准城市高端读者市场。“中国传媒期刊往往盯着城市的高端精英读者市场,因为发行工作容易,这类期刊大多在一线城市,发行成本较低。此外,很多传媒都靠广告来获取最大收入,而这些时尚杂志往往容易获得广告投放。”

“但一条捷径走的人多了,也就不再是一条捷径了,照样也会拥挤。现在我们看到的恰恰就是这样的状况。”夏天说,正因为时尚杂志过于强调阳春白雪,以至造成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这类杂志的发行量都不太高。

而《知音》和《故事会》、《读者》类似,看似在走一条传统路线,“这是一条占领二三线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读者群的路线,他们关注的是其他期刊不太关注的市场。”夏天认为,《知音》市场份额的积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他们发现市场空间后,做了几十年,才达到如今的规模。如果我们现在再去仿效他们的话,代价会很大,甚至是无法复制的。”

夏天总结道,中国十几亿人口中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市民,其阅读需求长期以来被有一定精神洁癖的传媒期刊忽视了,而《知音》找到了这个空白。

尽管如此,一些市场分析专家仍呼吁《知音》需要在内容和品格上提升。“《知音》几十年不变,一方面是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希望它上市后,在获得强大资本支持后,让杂志有新的变化。”夏天说。

北京大学教授、社会学家夏学銮也认为:“就中国现阶段来说,还存在城乡差别大的现象,《知音》拥有二三线城市和农村读者群的庞大资源,理当利用好这个丰富资源,更多地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他认为,《知音》不能仅靠虚假信息赢得眼球,不能只靠煽情内容吸引读者,“应该提高文化品位、文化档次,引领读者的文化消费品味,真正成为一本弘扬健康向上文化、高品位的杂志。”

“随着阅读资源的丰富和获取渠道的便利,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读者将不断成熟,不断成长,媒体也需要伴随读者一起提升。”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徐升国认为,大众期刊如果不进行内容提升,品牌升级,也会越来越边缘化,在社会中的话语权就会逐渐降低。

链接

“知音”的前世今生

据公开数据显示,知音杂志社1985年靠湖北省妇联拨付的3万元开办经费起家,当年《知音》的发行量即达40万份。27年过去了,如今知音杂志社已靠资本运作,成长为知音传媒集团,总资产近9亿元、净资产6亿元,2011年实现净利润1亿元。从1999年开始,《知音》实行税后千字千元稿酬的约稿机制,更是让同行艳羡。

另据公开数据显示,该集团的核心产业《知音》杂志月发行量号称达到600余万份,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5位、全国各类杂志排名第2位,发行量仅次于国内知名文摘性杂志《读者》。目前,知音传媒集团已有《知音》、《知音漫客》、《知音·海外版》、《知音·励志版》、《漫客·小说绘》、《漫客·星期天》等9种期刊、2份报纸和一个情感网站。

业内专家认为,发行收入、广告收入、品牌经营收入是目前期刊媒体重要的收入模式,在这方面,知音集团无疑是成功的。《中国图书商报传媒周刊》主编马雪芬认为,对知音集团来说,可能近5年乃至10年的重要任务都在扩大广告收入和品牌经营收入。“知音传媒集团创办的漫画杂志《知音漫客》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就是品牌延伸的结果。”她认为,现代期刊媒体要做的应该是提高品牌的附加价值,而不是停留在发行收入的单一模式中。 

阅读全文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相关推荐

数字金融显实效 太平人寿荣获2024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金融显实效 太平人寿荣获2024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日前,中国银行保险报发布“2024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太平人寿凭借在数字...

发挥“耐心资产”优势,助力家庭实现跨期资产管理 太平人寿推出新款分红型终身寿险“国弘一号”

发挥“耐心资产”优势,助力家庭实现跨期资产管理 太平人寿推出新款分红型终身寿险“国弘一号”
日前,太平人寿推出一款全新的分红型终身寿险产品“太平国弘一号终身寿险(分红型)”...

从广东到四川,这笔理赔让异地就医客户倍感温暖

从广东到四川,这笔理赔让异地就医客户倍感温暖
“小王不仅耐心细致地解答了我所有疑问,还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我的两笔理赔,体现了...

建立“睡眠保单”清理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金融消保常态化

建立“睡眠保单”清理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金融消保常态化
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

强强联手 共筑养老新未来 ——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与泸州医养合作启航

强强联手 共筑养老新未来 ——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与泸州医养合作启航
9月29日,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与泸州医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合作...

古蔺丹桂镇百万奖教基金助力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

古蔺丹桂镇百万奖教基金助力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
川南经济网讯 奖教奖学促提质,乡贤捐资育桃李。最近,古蔺县丹桂初级中学校举办了第...

太平人寿连续三年获评“保险业投资金牛奖”

太平人寿连续三年获评“保险业投资金牛奖”
9月6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2024保险与信托发展论坛在大连举行,期间公布了第四...

中国太平第五届“吉象节·太平客户节”如期而至 太平人寿打造服务新场景 以优质活动连接美好生活

中国太平第五届“吉象节·太平客户节”如期而至 太平人寿打造服务新场景 以优质活动连接美好生活
今年7月,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第五届“吉象节·太平客户节”正式启幕。在中国太平品牌创...

中国太平首个中资产养老社区“中国太平·古滇山茶人家”盛启新章

中国太平首个中资产养老社区“中国太平·古滇山茶人家”盛启新章
近日,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中国太平·古滇山茶人家迎来崭新篇章,正式面向全国客户提供...

牢记强国使命 坚持战略引领 奋力夺取全年高质量发展新胜利 太平人寿召开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

牢记强国使命 坚持战略引领 奋力夺取全年高质量发展新胜利 太平人寿召开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
7月28日,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上海召开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