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却砚厂雪上加霜 谁扼杀了攀枝花市的“文化名片”
2012-11-21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图为攀枝花光华集团下属的苴却砚厂二期扩建项目所在地
一份完全违背国家土地法律法规和房地产法规的投资合作开发合同,却被攀枝花市初审法院认定为有效合同,在二审法院裁定一审程序违法,发回重审的情况下,一审法院依然坚持,按照有效合同进行判决。
因为一审判决,让原本在投资合作开发中,出现上千万元巨额亏损的攀枝花市苴却砚厂,再次雪上加霜,濒临破产……
王忠明 吕刚 高文 发自四川攀枝花
阅读提示:攀枝花市苴却砚厂经过17年时间努力,让苴却砚从历史的尘封中飞天重生,使苴却砚成为“砚中珍品”,多款产品定为“国宝”,攀枝花市从此有了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但是,随着苴却砚厂二期扩建工程的开工建设,因为1280余平方米土地性质争议,攀枝花市苴却砚厂遭遇了政府踢皮球、法院枉法裁判等一系列事件,快速发展的攀枝花市苴却砚厂停止了前行的步伐,让一个优势民营企业走到了破产边缘。攀枝花市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也蒙上了灰尘。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
地处云贵高原边缘的攀枝花市的金沙江崖岸,有一种奇特石材,色彩绚丽丰富,文理清秀,质地细密腻滑、莹洁滋润、抚之如婴儿肌肤、扣之声音清越铿然,以其制作的砚台称作“泸水砚”,集中国古四大名砚之大成,品质优异,早在1909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就获得金奖。但随着战乱频发,制砚艺人后继无人,“泸水砚”这颗璀璨的明珠很快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乃至被人们遗忘。
为了抢救发掘和弘扬这一文化产业,1987年,当地民营企业家杨天龙不懈地努力,以“泸水砚”出自古彝语小地名“苴却”为由,将该砚重新命名为“苴却砚”,建立起攀枝花市苴却砚厂,矢志让攀枝花市的这颗文化明珠重放异彩。
经过杨天龙及攀枝花市苴却砚厂全体员工的多年努力,绝迹上百年的苴却砚,迅速成为中国五大名砚之一,被我国著名书画家启功、黄胄、干家驹、傅杰等赞誉为“砚中珍品”、“砚中瑰宝”、“砚中奇品”,数方作品被国家相关部门认定为国宝。
1995年,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将该厂生产的苴却砚作为国礼赠送日本天皇、首相、韩国总统,为苴却砚名扬国内外奠定了坚实基础。1996年,乔石委员长更为攀枝花市苴却砚厂题写了“苴却珍砚文房瑰宝,温润莹洁瀚墨生辉”,对苴却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1994年。杨天龙经国家商标总局获准注册了“苴却”商标。2004年,苴却砚被省工商局认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
随着攀枝花市苴却砚厂的发展壮大,苴却砚成了攀枝花市一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为提升攀枝花文化品位,展示城市形象、扩大开放合作作出了极大贡献。
20年不能了结的扩建工程
但攀枝花市苴却砚厂迅猛的发展,却在2000年后嘎然止步。
“这一切,源于苴却砚厂二期扩建工程中的土地问题。”攀枝花市苴却砚厂负责人介绍。1992年,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为支持苴却砚厂发展,指示市国土部门以攀国土拨字第[92]049号文,在攀枝花市老市委内划拨5400平方米土地,进行苴却砚厂二期扩建工程。苴却砚厂随后筹集数十万元资金,对这块地进行了场地平整,俟资金全部到位后进行整体建设。
1999年,攀枝花市委组织部修建住宅楼,看中了苴却砚厂这块地。当时市委主要领导决定,用市委办位于书记院坎下原准备划给市委办公室的4亩土地与苴却砚厂进行置换(后实际用地1283.51平方米,大大少于1992年划拨的5400平米)。
尽管明显吃亏,但苴却砚厂领导仍然决定服从领导,顾全大局,同意置换。苴却砚厂仅仅提出,市委组织部应向市统征办缴纳统征费用,由统征办完成拟置换土地的重地补偿、人员安置、房屋拆迁等前期工作后再置换到苴却砚厂头上。对这些要求,当时各方都是同意了的。但是,市委组织部一直没有向市统征办缴纳费用,市统征办也无从着手给苴却砚厂办理土地置换事宜,尽管苴却砚厂上下奔走,四处呼号,长达几年,仍然无济于事。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为满足市场对苴却砚产品的强烈需求,做大做强苴却产品,攀枝花市苴却砚厂只好在2003年与攀枝花市统征办签订了土地开发成本协议,承诺向市统征办缴纳45万元费用,启动苴却二期工程。
2004年2月11日,攀枝花市委办公室行政处给市规划局出具了换地证明。
2004年8月,攀枝花市苴却砚厂向市国土局写了《关于请求解决光华公司三号楼西面4亩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报告》,没有得到回复。
在攀枝花市苴却砚厂完成苴却二期工程立项申请、规划用地许可、设计批复等基本建设报批程序后,2006年攀枝花市苴却砚厂再次向市国土局报告,请求解决该地的历史遗留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回复。
2006年10月,攀枝花市市规划和建设局向苴却砚厂颁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明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兼容居住用地。此后,由于炳草岗片区人居和商业的不断发展,此地已经不适合用做于苴却砚加工生产场所,苴却砚厂多次申请将此地块性质变更为“混合用地”,但依然没有得到批准。
2008年2月,该工程在不断的申请中竣工,但土地证依然没有着落,由此,一系列纠纷次第上演。
2008年2月,在不断地申请中,一幢13层高、8000多平米的大楼矗立在了攀枝花市中心城区。但直到此时,土地证依然没有着落。由此,一系列纠纷次第上演。
祸起违规合作开发房地产
在建设过程中,苴却砚厂面临资金紧张。2006年6月14日,苴却砚厂与蒋俊平个人签订了苴却砚厂二期扩建工程的《投资合作开发合同书》,约定攀枝花市苴却砚厂承担前期投入后,获得开发此地块的收益总额为450万元,其余收益归蒋俊平。
据介绍,蒋俊平原来也在杨天龙所属的光华集团任职,后来主动辞职。几年后的2006年,他明明知道该地块还没有取得土地开发手续,却找到杨天龙,说自己想干一番事业,要在这块地上开发房地产。按照攀枝花市当时通行的行做法,可以边建设边完善各种土地手续。按攀枝花市当时很多企业的做法,可以边建设边完善各种土地手续。
拿到苴却砚厂二期扩建项目后,蒋俊平很快找到雍光超、夏中云、李跃均、李红英等四人,签了一个所谓的合伙合同。五人共同出资170万元,各占相应的股份,约定利润和债务共担。苴却砚厂负责人称,这五人签订合伙协议前,厂方完全不知情,直到雍光超等人后来跑来要钱,才知道有这些人参与这个项目。雍光超、夏中云、李跃均、李红英等四人在法律上与这个项目并没有直接关系。
随着土地市场的日渐完善,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更加严格,在开发中,该地块却一直没能获得完善的建房手续。房子售出后,因为购房者一直办不了产权证,出现集体要求退房并上访的群体事件,与此同时,由于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蒋俊平与施工单位发生矛盾冲突,一时间,多方矛盾纠纷重重,购房者,承包者,施工方冲突不断。
在关键时刻,蒋俊平逃避矛盾,人跑得不见踪影,任凭矛盾激化。为了平息群体上访和退房事件,避免与施工方的激烈冲突,苴却砚厂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2009年,苴却砚厂在承担了施工方所有工程款的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与蒋俊平签订了终止合作开发的协议。由攀枝花市苴却砚厂承担该项工程所有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蒋俊平不但拿回前后在此项目中投入的323万元(含定金170万元)本金,全身而退,而且另外加上150万元的补偿金。按照最初的协议,苴却砚厂不仅没能得到约定的450万元收益,反而先后向蒋俊平支付了449万余元,大大超过其投资。
按解除合作开发的协议,蒋俊平应当先将项目所有工程档案、财务资料移交给苴却砚厂后,苴却砚厂再分期支付相关费用,可蒋俊平等人至今没有交出全部资料,却已经得到了449万元。后来法院在审理时,认为因为苴却砚厂没有和蒋俊平约定具体的交接清单和处罚条款,所以不算蒋俊平违约。“国家对建筑项目验收所需资料,有明确的法规,多达几百项,按相关规范执行就行了,这是常识。需要在协议中一一罗列出来吗?”法律专家张建东认为法院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但蒋俊平等人并不满足,称自己投资受损,要苴却砚厂再赔偿其500万元,并以胁迫等不正当方式让杨天龙签下了承诺书等。
据苴却砚厂办公室负责人罗亚琼回忆,当时雍光超、夏中云、李跃均、李红英等四人在社会上找来10余人,说里面很多是投资者,围住刚从国外回来的董事长杨天龙,要他在赔偿协议上签字。这帮人将杨天龙从上午一直围攻到晚上12点过。杨天龙不明苴却砚厂与蒋俊平等人谈判的真相,在受到胁迫的情况下,不得已签了字。
随后,雍光超、夏中云、李跃均、李红英等四人以蒋俊平的名义拿着《投资合作开发合同书》和胁迫杨天龙写的欠款字据向攀枝花市东区法院提起了诉讼,除了苴却砚厂已经支付的449万元外,要求苴却砚厂再赔偿他们投资损失、利息及违约金等460万元。与此同时,苴却砚厂也向东区法院提起了反诉请求。要求法院依法判决苴却砚厂与蒋俊平签订的投资合作开发协议无效。2010年10月25日,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置苴却砚厂的反诉要求不顾,全部支持蒋俊平等人的要求,判决攀枝花市苴却砚厂败诉。而对苴却砚厂的反诉要求,却置之不理。
为此,苴却砚厂不服,上诉至攀枝花市中级法院。2011年4月26日,市中院裁定原审违反法律程序,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2011年11月10日,东区法院再次判决苴却砚厂败诉,判令苴却砚厂赔偿蒋俊平460万元。
“这是一个荒唐的枉法判决”
法律专家张建东认为,苴却砚厂二期扩建工程的土地是国有划拨土地,是国家明令禁止开发房地产的,且苴却砚厂与蒋俊平双方都没有开发房地产资质,所以当初双方签订的《投资合作开发合同书》是违法的、无效的合同,双方此后在此基础上签订的补充协议、终止合作协议以及相关的承诺书等,也都是无效的。
张建东称,蒋俊平方的投入,只应当据实结算后由苴却砚厂返还(苴却砚厂实际已经多返还其投资120余万元),蒋俊平方无权要求赔偿所谓的收益损失及违约金。
“在这个项目中,销售住宅和门面的总收入为1850万元,而支付施工方费用、蒋俊平等人费用、土地城市配套费用、税金等共2550万元,概算亏损700万元,加上因办不到产权证业主欠房款400万元,资金总缺口是1100万元。”苴却砚厂财务罗晓凤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这个项目中,苴却砚厂出现巨额亏损,导致整个企业无法正常运转。
为此,四川合泰维序律师事务所何家林指出,如果按法院判决,苴却砚厂与蒋俊平合作开发该地块是合法的,那么作为投资利益共享、亏损共担原则的投资合作方,蒋俊平不但不能向苴却砚厂要求投资本金以外的资金赔偿或补偿,而且同样也要承担项目亏损责任。
何家林同时指出,如果按法院判决,苴却砚厂与蒋俊平合作开发该地块是合法的,那就说明法院认为这块土地的性质是合法的。那么苴却砚厂可以依据法院判决,要求政府及早为苴却砚厂变更用地性质,发放土地证书,同时为苴却砚厂颁发房地产开发资质。
张建东、何家林等多名资深律师均认为,攀枝花市东区法院将一个完全违背国家土地管理法规、房地产开发管理法规的无效合同认定为有效,再以此要求合作一方单方面承担由此引发的全部责任,这是一个很荒唐的枉法判决。同时,法院对原告有利的证据全部采纳,对被告的诉求置之不理,有违公平、正义的基本准则。
一个产业随一个企业沉浮
为了解决苴却砚厂二期扩建工程历史遗留问题,攀枝花市政府高度关注,做了大量的工作。
2008年,攀枝花东区国土局已经按非法占地进行了行政处罚,督促苴却砚厂尽快完善土地手续。
2008年12月9日,由攀枝花市副市长柳康健组织规划、城建、国土、财政、东区政府等部门召开的苴却砚项目有关问题会议,并形成了攀府(2008)142号会议纪要,原则同意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前提下可将用地性质由“工业兼容居住用地”变更为混合用地。关于产权问题,在最大限度尊重历史事实、充分考虑企业利益的前提下,会议决定按单身宿舍为开发商办理大产权。
攀枝花市政府的会议纪要解决了产权问题的历史难题。但就在办理产权过程中,参与施工建设的蒋俊平等人,却以苴却砚厂欠他们钱的理由,拒绝交出有关施工资料和档案,让产权办理无法进行。由于一直办不下来大产权,苴却砚厂也可能再次面临购房者们的一个又一个官司和违约赔偿。
“为了服从领导,顾全大局,这块土地的置换让我厂多花费了100多万。为了进行二期建设,我厂前后投入600多万元,所建的房子多年来仍然无法完善手续。现在,法院又判决因为我们不懂法而违法签订的合作开发协议全部有效,合作人投资323万元,我们支付了449万余元。这个项目我们已经亏损1100多万元,完善手续还需要不少费用,法院还要我们再给合作方付460万元的赔偿金。这样的压力,不是苴却砚厂能承担的了!既然法院认为我们和蒋俊平的合作关系是合法的,让我们一方承担损失,公平吗?”苴却砚厂负责人十分无奈。
为了这块土地,被整整折腾了12年,至今仍然没完没了。攀枝花市苴却砚厂丧失了整整12年的大好发展机会,从辉煌走向了破产的边缘,攀枝花的苴却文化产业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一位熟悉攀枝花市苴却砚厂发展历史的业内人士说,苴却砚厂这12年的遭遇,实在让人叹惜!
自从攀枝花市苴却砚厂沉沦以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给予后起的苴却砚生产企业各种政策及财力支持,一直试图壮大苴却砚产业,打造攀枝花市文化名片,尽管苴却砚产业的产值增加了,无奈这些几乎全是从攀枝花市苴却砚厂出身的企业主们,总显得群龙无首,各自为战,无力提升品牌,同时也面临着“苴却”商标使用的法律风险,让苴却砚的名声难再现当年的辉煌。
如今,攀枝花市苴却砚厂二期工程扩建工程纠纷案已经上诉至攀枝花中级法院。一个完全违背国家土地法律法规和房地产开发法规的投资合作开发合同,到底是有效合同还是无效合同?我们将继续关注。

猜你喜欢

中国白酒理财“钱途”几何?


文化旅游当道 “印象系列”切勿一哄而上


山西保德国有煤矿被贱卖纪委调查走形式 民生困局无人管


四川14岁少女网上被骗婚云南 背着女儿外逃寻亲


秦城监狱前处长:江青服安眠药自杀 至死没离开秦城


内地兴起“娃娃相亲”容易诱发孩子早恋


央视忏悔 贵州茅台镇女子被感动以身相许四川囚犯


四川古蔺:为救哥哥 13岁妹妹愿意捐骨髓


湖南:企业家因集资被判死刑 当地政府曾鼓励民间融资


医保卡待遇各异 多地医院拒收医保病人一方面“吃紧”一方面“紧


大滩口河谷“变脸”成灾 泸州两村村民苦盼建桥破出行困局

《中国酱酒文明史》 探寻酱酒世界的文明脉络


史诗级别的美酒河视域重构 漫谈初旭和他的《中国酱酒文明史》


凌云健笔话酱酒——《中国酱酒文明史》之非史学解读


数字金融显实效 太平人寿荣获2024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发挥“耐心资产”优势,助力家庭实现跨期资产管理 太平人寿推出新款分红型终身寿险“国弘一号”


从广东到四川,这笔理赔让异地就医客户倍感温暖


建立“睡眠保单”清理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金融消保常态化


强强联手 共筑养老新未来 ——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与泸州医养合作启航


古蔺丹桂镇百万奖教基金助力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