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毕六福:中国油纸伞非遗传承大工匠
2017-04-15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非遗传人毕六福
作者:官国柱 韩小玲
规规矩矩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样才能撑起头上的一片天。
——中国非遗油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毕六福父亲、一位油纸伞老艺人之遗言
中国著名酒城泸州,古老的分水古镇。
青石板铺就的长长小巷,雕花门窗的陈旧街景,古朴的制伞作坊,檐柱上悬挂的红灯笼,一切都是那么古老、原真、质朴。
细雨,阳光,精美的油纸伞。
经典爱情《白蛇传》中,许仙与白素贞在西湖断桥以伞为媒,千古奇缘传佳话。
戴望舒《雨巷》描绘了凄婉美好的景象,油纸伞已成为浪漫古典的符号。
毛泽东去安源传播革命,手携油纸伞,代表着闯天下经风沐雨的决心。
张爱玲小说《十八春》,记忆最深的是世钧与曼桢遇雨时买油纸伞那一段。
琼瑶远在海峡那头,却永远忘不了故乡泸州那分水红红的油纸伞。
画家陈逸飞的名画《油纸伞》上,一览无余江南女子的古朴秀美。
玲珑五彩衣,默默历风尘;纵使千根骨,终归一点心。撑开新气象,留住好光阴;今日断桥上,能逢避雨人。
这是对中国油纸伞生动的写照,也是对中国第一手工制作伞、“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泸州分水油纸伞的刻画。
分水油纸伞冥冥之中顽强执着坚持手工制作,这是制伞工匠们的功不可没。
领头人毕六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唯一法定传承人,制作直径16.2米蜚声中国油纸伞界的“伞王”,创下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中国分水油纸伞,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纯手工制成,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中有着神奇的传说与悠久的历史,更有中华工匠精神的彰显。
承嬗离合 一脉相传
我们分水油纸伞历史文化,是渊源悠久、有史证为鉴的。清光绪八年(1882),泸县志卷第三有记载:泸制的桐油纸伞,当时就很有名了,那时制伞作坊就有二十余家,以分水岭这个地方制的最佳,款型图案很美,也十分精巧。以探索和发掘的深度视野,泸州分水伞的历史应推至西汉,因听祖辈说过,西汉为扩大华夏西南疆域,使者唐蒙受当朝差使,从长安带着时下的皮张伞来到蛮荒西南,率众将士拓建后为有名的“南夷道”,那时军士们就用上了我们分水的油纸伞。
——毕六福
透过历经风雨的木质门,阳光沥过天井,洒在蜿蜒的小巷里。
青石板铺成的老街,穿过狭窄的门厅,泥质的土地里散发着一丝一缕桐油的气味,弥漫在分水古镇的空中。
在这古镇里循着油纸伞气、油纸伞味走进深处,“中国分水手工制作油纸伞传习所”(也是分水油纸伞厂),一股特有的悠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透过厂房那陈旧的木板房,那斑驳的竹夹墙,那古朴的青石板天井,一种时光倒流的穿越气息扑面而来。
油纸伞厂房里,不管是砍竹子、削竹节、制伞架、裱糊纸等,女工们动作利落,聚精会神忙碌在手工制伞的工序中。伞骨、伞架占据了厂房大半面积。
毕六福,一张平和的四方脸,平凡得没什么显突之处,若一定寻找出什么特质,那左脸腮上有两颗细小的黑痣,好似伞骨一样;他那双眯缝眼,常常是松松垮垮地半睁半闭,一种从来没睡醒的神态,但只要一投入制作油纸伞,那眼神就亮了起来;几十年浸泡熏染后的一双桐油手,由于长期的手工制伞操作,粗糙的十指已有些变形了,成了毛坯伞架;穿着一身中式盘扣棉质衣服,圆口老式布鞋,系着沾有厚厚桐油垢的工作围裙,身体有些微微躬曲,就形象上看去,活脱脱的一把分水油纸伞,其专注神情和专心仪容构成的专一姿态,宛如一个油纸伞的活化石雕塑。
但他在制作油纸伞的工作台前,熟练地将一根根细如丝的线,一根根密如篾的竹,一张张彩绘的油纸,细细地刷上桐油,粘在撑起的龙骨架上,仔仔细细,神情专注地制作油纸伞。
这不仅是毕六福在完整地以工匠精神制作油纸伞,而是将他对油纸伞一辈子的情怀,一点一滴地注入到油纸伞的制作工艺中。
如果没有介绍,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国家级唯一法定传承人,似乎一点都不沾边。
追本溯源,毕六福家世代生活在分水岭,尽管其间有辗转,有迁徙,也有变故,但心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充满桐油味的分水古镇,感情上一直被五彩油纸联系得魂牵梦绕,似乎这一生冥冥之中就是为手工油纸伞的传承而来。
分水古镇,这座位于中国酒城泸州之南的偏远小镇,自古以来,便以油纸伞而闻名四海。据清光绪八年(1882)《泸县志·卷第三》载:“泸制(桐油)纸伞,颇为有名。城厢业此者二十余家。崇义分水岭亦多此者,而以分水所制最佳。原有美美,现有六福,工作益精巧。”
由此可见,追溯于清代始,分水岭油纸伞已是小有名气,且其制作工匠之多,工艺水平之高,使用者之众,都是有案可稽的。按泸州史学界的广泛说法:分水油纸伞工艺的使用和传承,至少可以上溯到明代,制作历史超过四百年。
流传百年,传到毕六福已整整六代了。
百年之前,毕六福的第一代曾祖父,从小便跟着分水街上学做伞,成年之后,成为分水油纸伞行当中,手工技艺最好,制作技艺最精良的油纸伞匠。至此,毕家与油纸伞结下了世世代代的不解情缘。
而说起“毕氏油纸伞铺”,还得从毕家第二代传人毕祥路说起。
毕祥路也是从小跟师学艺,毕祥路自小天赋极高,聪明伶俐,悟性极强,还肯下功夫钻研。在师傅与父亲耳提面命的谆谆教导之下,他掌握了一手娴熟的制伞技术。长期的学艺生活,与锲而不舍的制伞精神,令他有了自己的思考,与其长期替别人打工,不如自立门户,成立毕家自己的油纸伞铺。由于制伞工艺好,制的伞经久耐用,使“毕氏油纸伞铺”开始渐渐热闹起来。
“毕氏油纸伞铺”门前宾客如云,人来人往,油纸伞生意蒸蒸日上。俗话说:“树大分丫,儿大分家。”众兄弟都在一条不大的街上做油纸伞,供大于求,何况街上还有其他伞铺。于是,毕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
毕家经过家庭商量,采取了向外发展的办法。
清末民初时期,毕家开始迁往贵州赤水发展油纸伞。贵州盛产桐油,而桐油是决定油纸伞质量的关键,毕家开始在赤水落地生根,办起了伞厂。毕家伞厂出产的油纸伞做工精巧、栩栩如生,受到贵州百姓的喜爱,伞厂效益日进斗金;另外,却带给了当地伞业强烈冲击。当地伞业的“地头蛇”联合排斥毕家伞厂,在这样孤立无援的状况下,毕家伞厂不得不另选途径。
19世纪中叶直至新中国成立期间,毕家伞厂历经波折,先后在泸州市的后河街、山岩脑、先市镇、大较场开过伞铺。
好事多磨,几经辗转,毕六福的曾祖父带着祖父,决定重回故土,回到分水做伞,自此,毕家世代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片养育“毕氏油纸伞铺”的土地。
毕六福说曾祖父那辈本是八兄弟,八兄弟除了曾祖父生下他祖父兄弟俩外,其他七兄弟生下的全是女儿。毕家伞厂自第一代起,便是传男不传女,男丁可娶进媳妇,帮衬家里和伞铺,而女儿却会嫁出去,成为别人的媳妇。由于曾祖父的兄弟生下的都是女儿,女儿出嫁,单传的男丁成为做伞的唯一传人,日薄西山,做伞的男丁渐渐老去,最终逝去,伞厂无人继承,伞厂自然衰落倒闭。
毕家相传至今,有个奇怪的现象。
从毕六福的父亲到毕六福的儿子,三代都是单传,都只有一个儿子。兴旺了近百年的泸州各地“毕氏商铺”渐渐落幕,最后,只剩下了毕六福这一代传人。
百年坚守 匠心独具
我们分水油纸伞的制作文化,是千百年坚持了手工制作,而且是精制细做的。伞骨选用区域内竹海等地海拔八百米以上的深山老南竹,韧性大、弹力强,并经防霉、防蛀等工序处理;伞面选用拉力强的特制手工棉纸,伞面手工绘图,并在伞面刷上特制熟桐油,桐油伞具有极强的紫外线过滤功能,不论日晒雨淋,都不破裂、不褪色、不变形,经久耐用,生态环保;是中国仅存的唯一一家保持桐油、石印传统工艺纸伞生产企业,油纸伞传统制作技艺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
——毕六福
分水油纸伞厂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泸县制伞生产合作社。
而毕六福的父母都是制伞合作社的工人。
油纸伞的制作过程非常烦琐,全部依赖手工完成。民间有谚语: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
毕六福的父亲十几岁时便开始做伞,做的时间长了,对每一道工序都了如指掌,成为伞厂的“通才”,从制作伞架到敷伞面,无不精通。
从小便跟在父母身边的毕六福,耳濡目染之下,熏陶成性。当看到一根根楠竹,经过父母的手艺,变成一把把巧夺天工的油纸伞时,他心中的油纸伞细胞开始蠢蠢欲动。上小学时,他一直在油纸伞作坊消磨,常常在家耗到上课铃打第二声响的时候,才急匆匆地跑去上课,只为了在母亲上厕所或吃饭之余,能偷偷给油纸伞的伞撑串线。
偷偷锻炼出的手艺,让毕六福心痒难耐,开始央求父母将一些油纸伞简单的制作工序教给他。起初,父亲并不同意,自己做伞一辈子,知道这行的艰苦,且做伞收入较低,来源也不宽,一个月辛辛苦苦做下来,养家糊口都有困难,不想孩子也做这行。这应该是父辈们的通病,自己从事的行业,知其辛酸,大多数都不希望孩子跟自己从事同一行。而他却在父亲面前,坚定不移地要求父亲教导自己油纸伞的制作技艺,此时他已将油纸伞作为自己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父亲无奈之下,答应让毕六福学习制伞手艺。父亲应下之时,便对毕六福说道,既然你选择了做伞,那就必须规规矩矩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样才能撑起头上的一片天。
1975年,毕六福中学毕业,受到当时毛主席的指令“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可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这上山下乡运动中,他作为全国知识青年的一分子,当然不例外。
最初下乡之时,由于毕六福个头矮小,身材消瘦,无公社接收,后来还托“关系”被安排在分水镇郊乡下当知青,生产队让他看山守林。
当时在乡下,毕六福凭借一手制伞技艺,吸引了队长的青睐,队长有意撮合毕六福留在乡下做自己的女婿,而他“油盐不进”,那队长也百思不解:让你娃有好日子过,你娃还不愿,你娃想啥子?
其实,毕六福这知青,对做油纸伞的事儿,依然牵挂于心,没有放弃。
1980年,知青返城,毕六福顺理成章地回到了分水油纸伞厂,开始了正式的做伞人生。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泸州分水油纸伞厂处于“黄金鼎盛时期”,在泸州境内共有大小分厂100多家,当时从事做伞的职业做伞人高达上万,年产油纸伞2000万把,销往全国各地。
分水油纸伞,还有红色革命功绩。当年红军长征在泸州叙永、古蔺、赤水等地转战时期,红军后勤部曾专程在泸州购买分水油纸伞做雨具。著名的开国元帅朱德、刘伯承在泸州驻军过,对分水油纸伞情有独钟。1962年,朱德到泸州考察时,还询问过油纸伞的情况,当时泸州军区还订购了10把油纸伞送给他。抗美援朝时期,后勤总部曾在泸州下达50万把油纸伞的任务支援前线。
而毕六福所在的分水油纸伞厂,便在如此鼎盛兴旺的“油纸伞时代”里发展起来。但好景不长,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钢架伞与布伞的普及,实用方便的钢架伞开始逐渐取代油纸伞,完全依靠手工精雕细琢的油纸伞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短短一二十年间,江南地区手工油纸伞生产企业纷纷关门停产。分水油纸伞在孤独中坚守,随时面临着倒闭失传的危险。
为了求生存、谋发展,厂里开始另寻生路,决定成立钢骨布伞车间,厂里决定派遣毕六福到武汉东方机械厂学习制作布伞和设备维修技术,学成归来后可以回厂负责钢骨布伞车间的制伞和设备维修。为此,厂里让毕六福带了满满两件泸州老窖特曲酒去应酬武汉东方机械厂的厂长。
毕六福来到东方机械厂,凭借极高的悟性,别人三个月才学会的设备维修和布伞制作,他一个月便已能娴熟操作。在东方机械厂,已熟练掌握技术的毕六福开始打起模具的主意,结识了生产管理模具的小周,几次三番地要求小周“复制”一个模具给他,还因此贡献出好几瓶泸州老窖特曲酒,模具因此到手。
学成之后,毕六福带着模具回到分水油纸伞厂,开始着手钢骨布伞车间。由于钢骨布伞所需的原材料要从江浙一带运输到泸州分水,长此以往,运输成本增高,一把钢骨架伞做出来,比在市面上买一把还贵。因为成本高的缘由,钢骨布伞车间不到一年便倒闭了。
经历过钢骨布伞车间的“惨败”之后,分水油纸伞厂另辟蹊径,成立了蜂窝煤车间,全厂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推选毕六福当蜂窝煤车间主任。一个小班头,钱没比别人多拿一分,活却比别人干得多。毕六福却毫无怨言,不负众望,憋着劲儿努力让这个蜂窝煤车间“供养”着分水油纸伞厂的所有员工。
当时的分水油纸伞厂已经难以维系,油纸伞岌岌可危,镇领导开始着急。1994年,分水乡牟书记找毕六福谈话,希望他能出来带领伞厂职工继续干下去,其实是变相地将无法生存的伞厂丢给毕六福。毕六福踏实肯干,脑子灵活,厂里职工一致推选他带领大家干,毕六福骑虎难下,只能迎难而上,答应接下伞厂。
毕六福接手的是:十几万元的债务,一年下来利息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那时,厂里退休工人一月才领10元钱的工资。听说毕六福同意当厂长,有人说他:“毕老三(毕六福在家排行老三)你真是个傻儿,伞厂已经是个空壳壳、烂摊子、空架子了,难道你还有回天的本事?”
毕六福却不信邪,他接手厂长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着手解决当前的具体困难。他马上召开职代会。征得全厂职工同意后,将不用的几间老厂房卖了,还清了老账;退休工人每月才发10元钱太少了,加到每月发15元;油纸伞价格太低没什么利润,他狠抓了制伞质量和伞的款式后,连续提三次价,将原来3元多一把提到5元多;工人们的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落实到人头,多干多得。工人们一月能领到两三百元了。
1996年,经上级部门研究决定,伞厂可由个人承包,承包费从2万降到8000元,可是当时的经济状况下,根本没人来揭这张“黄榜”。
毕六福再一次以过人的胆识,在无人应承之下,把伞厂承包下来。晚上回家之后,妻子陈元香一阵斥责:“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下,伞厂根本看不到希望,接下来之后,全厂员工都望着你一个人吃饭,你能怎么办?”毕六福却胸有成竹,对着妻子的责怪回应道:“甭担心,绝对干好。”
那不是毕六福傻,他接过不景气的伞厂,是他对油纸伞情深所致。
存毁之时 不忘初衷
我们分水油纸伞有自己的资源文化,一产竹,二产纸,三产桐油,三物产形成了一个油纸伞的产业链条,是独一无二的。泸州正处地球北纬28°,据资料显示,这个纬度是地球物产丰富带,中国唯一有“老窖”和“郎酒”两个名酒的出产地,也是中国除夕能品到早茶的中国特早茶祖源地。竹子,尤其是制伞的楠竹,泸州这方盛产,完全是竹子的天堂,紧邻分水的纳溪是全国百强林业县区。毛纸,竹为主要原料,这个由来已久,泸州也广产。桐油,因气候适宜,泸州这儿特产,十分优质,而且榨取方法是桐子炒熟榨成纯桐油,是制油纸伞的绝佳品。
——毕六福
任何一种传统工艺的坚守,都是坎坎坷坷,曲曲折折。
分水油纸伞技艺传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承包下伞厂的毕六福,由最初的信誓旦旦开始头痛不已。
制作油纸伞的桐油开始大幅度涨价,成本开始增加。一百多号工匠,一百多个家庭,要糊口要生存。每到发饷,大家睁眼张口,望着厂里要工资回家,买油盐柴米酱醋茶过日子。
立了军令状的毕六福,不得不面对这些,说一千道一万,解决一厂之生计才是头等大事。为此,他也开始顺时局,针对厂子生存不佳现状,考虑如何降低成本,抓好市场销售,保证工匠们的收入,让厂子先生存稳定下来。
最初,毕六福想到的应对之法,便是试着用化学油代替桐油做伞,这的确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用的化学油,生产制作技艺比用桐油,要简捷轻便。一段时间,制伞的产量也上来了,销量也有所增长,还真解决了一时之困境,大家脸色也由阴转晴,觉得分水油纸伞的春天又似乎回来了。
可是,好景不长,退货的,斥骂的,纷至沓来。
这可让毕六福傻眼了:这是咋回事?哪儿出了问题?
面对厂子生存和制伞技艺传统的现实矛盾,为解决调查出的问题,毕六福请来父亲,老人认真倾听制伞的原材料,查看了制伞工序过程,细端了油纸伞成品后,语重心长说道:“六福啊,现在你用化学油糊伞,操作是轻快了,开支也是少投了,可违反了传统,咋不出事?我们分水油纸伞,是个传统手工活,用的原材料,制伞的过程,都要保住传统,还得必须用桐油,桐油是油纸伞的根,是油纸伞的脉,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
为此,毕六福进行市场调查得出结论:由于用化学油,伞面出现粘连,伞纸也变得又脆又硬,极大地影响了使用。
若回到用桐油,这样一来,利润微乎其微,甚至亏损。
这是20世纪90年代末,分水油纸伞是坚守传统技术工艺求传承,还是面对市场需求生存发展,这个交集的分水岭,摆在了毕六福面前:油纸伞出现的质量问题影响了市场销路,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停用化学油,恢复用桐油——毕六福果断抉择。
然而,刚刚有春晴的厂子又是阴天了:每个月连退休工人每人每月20元的退休金也无法支付,工资更是悬在了空中,厂子一下又阴云密布。
毕六福便叫退休工人到蜂窝煤厂里去担200个蜂窝煤来抵扣每月的退休工资。伞厂在风雨飘摇中苦苦支撑。
天生不惧难的毕六福,面对现实,开动脑子,首先想到不得不开始寻找一些其他找收入的路子,支撑危在旦夕的伞厂。
毕六福背着解厂之困和传承之求,开始外出考察,去外地看看有无帮助厂子解困的生财之道,也为更好地传承油纸伞制作技艺。
考察期间,在一间旅馆无意帮助了一位来自广安的落魄人。当时这位落魄的魏先生,在车站被小偷偷光了身上所有财物,有店无法住,有家无法归。毕六福立马掏出身上仅有的70元钱,送给了魏先生,解了魏先生的燃眉之急。这义善之举,却为解厂之困带来了好处。
不久之后,魏先生写信前来,将当初毕六福借的70元钱悉数归还,还多给了30元感谢费。毕六福将自己当初借的70元钱留下,多余的费用还是原封不动地寄还给了魏先生。
外出考察之后,毕六福决定往外地拉货销售,最初拉的货物便是人们日常所需的筷子。当时的毕六福拉了一大车的筷子,准备销往外地。路经渠县途中,遇到一位对这批货物很感兴趣的小伙子。小伙子说,看中这批货物,但得毕六福送货到广安去,在那里卸货,到时候一手交货一手交钱。毕六福一生兴趣所长都在制伞上,此时的“生意”,也只是为了救济伞厂,思考片刻,便答应下来。一路颠簸,来到广安境内,毕六福在市区内停靠歇息,看到杂货店在卖水,便上前买水。杂货店老板看到毕六福满脸的平实和善,亲切地问道:“小伙子,你这货拉到哪里去啊?”毕六福如实回答,老板便提醒道:“小伙子,要小心啊,这些人很多都是让你货拉到后,将你的货搬走,钱却一分也不会给你。”毕六福得到老板提醒,识破骗局,无奈之下,只得先在广安住下,再做打算。
百般思考之下,翻到当初无意之举,借钱给广安的魏先生还钱时的信件地址,毕六福看到希望。借着信件上的地址,问了当地人,说是离自己不远的地方,他没有多想,二话不说,便拉上货物前往信件上所写的地址。找到之后,魏先生一时并没有认出毕六福,毕六福提醒道:“我是分水做油纸伞的那个,当初你……”魏先生恍然大悟,得知毕六福遭遇困难,便如当初毕六福帮助他一样,也伸出援助之手,将毕六福的货物帮着卖出,为此毕六福还赚了一些钱,可以救济伞厂一段时间。
不仅如此,魏先生还以十分廉价的价格几乎等于赠卖给毕六福一台停用的蜂窝煤机,毕六福以此办了蜂窝煤厂,一干就是八年,其收入输血般地给了伞厂,让伞厂得以生存了下来。后来,毕六福又承揽全镇的自来水安装工程,所有获得的收益,义无反顾又投入到伞厂。
当初的一时善意,帮助了素昧平生的魏先生,此时的困境,也因为魏先生得以脱困。毕六福在伞厂飘零之际,继续艰难的坚守,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做伞。
大半生的艰难困苦,一生的执着守望。
毕六福说道:“要是只图找钱过生活,我也不是笨脑壳,车钳铆焊电工的活,我都能干的,还找钱快当些。但从我内心来说,坚守用传统工艺制作油纸伞这一亩三分地,我并不是为了找钱,是为了传承这个技艺,这是我父亲他们祖祖辈辈的愿望,也是我这一生的追求!”
上苍给了制造分水油纸伞的天然优质原料和技艺基因,我们没有一丝理由放弃和不坚守——毕六福常常这样提醒自己。
风雨桐香 油纸情浓
我们分水油纸伞有自己的精神文化,油纸伞气质张显、有神有韵聚合的焦点,反映出积极向上的分水精神,泸州精神。分水油纸伞是折叠了的空间,也成了人造的花朵,撑伞的泸州人不论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都是一个美丽画面的向上焦点,一种最能表现泸州这方人精神特质的重要物件,一份淡然的优雅让人难以释怀,一幅如宣纸上水墨中的鲜花红树。它潜藏着两千多年历史文化名城泸州一方山水的神韵与一方人的精神特质。泸州人撑伞,手可以让雨伞完成各种表情丰富的动作,十分优雅的,有韵的,有范的。
——毕六福
1992年,总设计师在深圳放出了加速中国改革信号。
由此,中国改革迈上了全面经济加速的新时代。
此刻,毕六福心潮澎湃,按捺不住了。
毕六福有了自己的主意,想自己办伞厂,想要让昔日繁华的“毕氏油纸伞铺”在自己手里重新活过来。为此,毕六福前往全国各地,学习寻访油纸伞更优良的制作技艺,运谋生产更为精美的真正传统工艺的分水油纸伞。
多次辗转,来到湖南,认识了当地制伞十分穷困的赵元林,一个制作伞架的手艺人。毕六福看中了赵元林制作伞架的手艺,毅然决定拿出8000元定金,要求赵元林按照分水油纸伞要求加工制作一批伞架。
自此,开始了“毕氏油纸伞铺”的复兴之路。
分水手工生产油纸伞,从开料起到制作完毕,一把伞要经历10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种工具,单是各种零件就达80多种。别看过去的油纸伞是纸做的,没有多少色彩,但可以保证3000多次收撑不损坏,24小时浸泡不脱骨,5级大风不变形。
近百道工序全手工操作,从削竹到绘制图案都是全手工,没有使用机器。材质也固守传统,为的是保持其古法天成的韵味,不使其沦于工业化。如伞托,必须是从大山里砍伐下来的通木。制作工具也历史悠久,品质控制严格,要求“四沟”平整不露接头、“牙子”不露口,“坯子”“托子”不露“猪鼻孔”,涂桐油也要求均匀。伞面绘制也很讲究,主要取材于传统民间题材。
“六福”分水油纸伞即是取自第六代传承人毕六福的名,更有它吉祥如意之寓意。用传统的龙凤吉祥等图案寓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主色调以大红寓意红红火火的美好之意,可以从此间窥探出制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给予,并透出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油纸与“有子”谐音,寓意多子多福;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媒婆会用红色油纸伞遮着新娘以作辟邪;伞架为竹,寓意节节高升;外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桐油,在民间具有镇宅辟邪的作用。
中国桐油纸伞,最早作为生活必需品,被人类使用了上千年的历史,亦传至亚洲各地如日本、朝鲜、越南、琉球、泰国、老挝等地,并在各地发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油纸伞。随着大陆客家人迁移至台湾定居,也令中式油纸伞在台湾生根发展;在日本传统婚礼上,新娘也会被红色油纸伞遮着。老人喜好象征长寿的紫色伞,送葬时则要用白色伞;日本传统舞蹈也会以油纸伞作道具,茶道表演时有的要用“番伞”。
毕六福说,申遗成功后,喜讯频来,但压力很大。
如果还像原来那样做伞,肯定不行。
如果采用机械生产,分水“六福”油纸伞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因此既要保持传统,又要走创新之路,任重道远。观念要更新,老工序要改进,要大抓产品质量。如高档伞,要做得精致,成为一个亮点,每把伞都要编号,这样做是对消费者的承诺,让消费者对产品放心。
毕六福油纸伞的传统制作工艺从第一代传人许绍楷开创以来,历经第二代传人许桐生,第三代传人毕祥禄,第四代传人毕朝贵,第五代传承人毕林泽,第六代国家级法定传承人毕六福,一脉相传至今。
在这期间,油纸伞经历了从无品牌到有品牌的历程。
2009年,“毕六福”油纸伞品牌正式创立。
由此,泸州分水岭乡油纸伞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走上了法制化和正规化的道路。
销售量决定生产力,毕六福的油纸伞厂解决了分水镇百余名妇女的就业问题,在他眼里,分水油纸伞是一张独特的泸州城市名片。他不仅要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人,更要做泸州城市文化的传递者。
对于油纸伞手工技艺的传承,毕六福有着自己的考量。“传承并非是一个人的事情,关于‘伞’,古人谚语就说‘五人共伞,小人全靠大人撑’。我作为油纸伞技艺的传承人,便有责任和使命,将这技艺发扬光大。建立分水油纸伞传习所十分必要,我经常给孩子们授课。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大家一起做这件事,让更多的人能够传承下去。”
当年,分水油纸伞申遗成功后,毕六福让在成都工作的儿子毕原绅辞职回家,跟着自己学习做伞。毕六福说,他只会使用手机,微信、QQ等都不会用,短信也不会发,但油纸伞的手艺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不能在他手里丢失,儿子会英语懂电脑,脑瓜子灵活,学东西快,很快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现在,就连他5岁多的孙女也学会了穿线。“奶奶有时穿线,这丫头就会跟着穿,还像模像样的。”
“现在我儿子又为油纸伞注入了新的时尚元素,让油纸伞的伞面图案更加时尚,还利用网络平台销售油纸伞,还卖到了国外。”毕六福兴奋自豪地说。
一把油纸伞,情牵几代人。长江、沱江两江环抱的泸州南面的这个分水岭乡,昔日古盐道穿镇而过,给分水留下了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斗转星移,如今,偶尔还可以遇上马帮,听到清脆的马铃声。
此时的分水油纸伞传习所中,传来孩子们朗朗的发问:“毕老师,做油纸伞有什么诀窍吗?”毕六福想起父亲的谆谆教诲,笑着回答道:“规规矩矩做伞,踏踏实实做人,这样才能撑起头上的一片天。”
这点,便是分水油纸伞传承的诀窍。
这点,也是分水油纸伞传承的精神所在。
“我到过泸州,发现泸州人撑伞,手非常灵便,让伞撑的姿态变得富有个性与特质,让伞语充分显现出泸州人优美的个性气质,向上的精神风貌。”
——叶辛(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泸州苗家踩山节热闹场景,苗家少男少女在油纸伞下眉目传情。
泸州154座码头叠化成红红的桐油飘香油纸伞,无数青年情侣在油纸伞下呓语送行。
长江滨江路,那高立的大红油纸大伞,撑红了泸州的天空。
央视节目《天涯共此时》,分水毕六福父子与台湾美浓吴剑瑛母子的伞艺交流。
2016年杭州G20国际峰会,多国元首夫人青睐分水油纸伞。
泸州分水油纸伞,今天在现代工业制造冲击下,手工技艺很好地传承保护了下来,实属不易,不仅是泸州人的骄傲,那是千百年中华民族勤劳坚持和执着传承,以“中国油纸伞的活化石”声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彩添色,更让世界领略了中国传承工匠大师们巧夺天工的智慧与技艺。
毕六福这位分水油纸伞第六代传人、能工巧匠,功不可没!
分水油纸伞传习所
为保护传承这一保留了几百年的传统制作手工艺,2011年,毕六福建立了分水油纸伞传习所,包含油纸伞制作技艺传习所和油纸伞制作技艺少年宫。传习所积极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并招收学徒,为油纸伞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培养后继人才。同时,组织油纸伞制作技艺体验活动和参观活动,让大家在体验中增强传承和保护意识。(来源:《酒城工匠》)
猜你喜欢
古蔺韩杰强 怀揣梦想执意鞋业闯世界
2021-01-31
222
朱永新:寻"梦"一直"在路上"
2015-03-03
128
泸州谢英:20年历练花都整形美容之梦
2013-10-19
229
“中国好人”陈西达
2021-10-23
756
泸州帅小伙吴旭东《智取威虎山3D》大放异彩
2014-12-30
240
相爱45年终成婚 传奇人物邵逸夫背后的女人
2012-09-21
250
墨西哥冀习近平到访带动旅游业 吸引中国游客
2013-06-08
257
云南“矿工拳王”战胜对手成中国首位世界职业拳王
2012-11-25
172
大四女生打工攒2万带妈妈游东南亚
2014-04-17
255
泸州水口镇:村干部积劳成疾为扶贫 因工受伤系众人心
2016-12-19
229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相关推荐
泸州陈鑫明 不可或缺的地方史学专家
作者 初旭 在泸州的深厚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学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执着的...
乌蒙山“小郎妹” 姜琳 站在村头瞭望世界
(图为姜琳在成都产品推介会上致辞)作者:初 旭 巍巍乌蒙山腹地的“郎酒之...
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走进太平镇关爱贫困家庭学生
川南经济网讯 7月5日,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会长姜琳带队前往古蔺太平镇高笠村,对...
初旭:从乌蒙山深处走出来的品牌策划人
上世纪80年代初,地处乌蒙山深处的川南古蔺,有一位小青年,沐浴着浓厚的红色文化,...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 品酒是技术更是艺术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在泸州浓香第一酒庄留影) 作者:初 旭 一场无休止的疫...
从文学到品牌 初旭从大山深处走来
作者:陈锡烈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全国劳模袁志成 心系古蔺当“馆痴”
——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桂香文化博物馆”创办人袁志成作者:夏国...
古蔺雷亮 :用飞歌梦想 点亮人生希望
——记2021年泸州市“十大最美志愿者”雷亮图文/丁政鑫 初识雷亮,是2...
“中国好人”陈西达
川石 初旭万里长江与千里沱江,越过高山,跨过平原,披荆斩棘而来,在川南大地热烈地...
“辞书狂人”朱发平 呕心沥血书“长征”
作者:初 旭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