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贺从兰 幽兰别样花
2020-08-05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记古蔺县茅溪镇密腊村第一书记贺从兰
作者:张佑迟(四川泸州)
在去古蔺县茅溪镇密腊村采访之前,我们就听了很多关于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贺从兰的事迹,本来她驻村只有两年时间便可以调换,后来她却被村民挽留,这一留她就留了整整5年。更让人感动的是,2018年1月,贺从兰被查出颅内肿瘤,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她在华西医院手术之后一个月,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她就重返密腊村。这就是我听到的贺从兰,我急切的想见到她。
我们是在茅溪镇密腊村小学见到贺从兰的,她五十来岁年纪,中等个,一头不长的头发,面容厚道,说话做事却非常干练。如果是以貌取人的话,我眼前的贺从兰,和我想象中的贺从兰非常吻合。
站在密腊村小学门前,放眼望去,我看到的是层峦叠嶂连绵不绝的高山,这里属于喀斯特地貌,耕地很少,人居环境很差。我一直在想,古蔺这个贫穷县,如果没有多年来我们党的扶贫政策,如果没有这些一头扎进大山的扶贫第一书记,如果没有村民们的共同努力,要改变这里的贫穷面貌是非常困难的。
这里,我们对密腊村五年时间里发生的变化,做一个数字上对比:2015年,贺从兰刚到密腊村时,村民年人均收入6200元,仅仅五年时间,2019年,密腊村年人均收入为17500元,五年增长近三倍。
贺从兰这个第一书记,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
我们不妨先看看密腊村的基本情况吧!
密腊村是茅溪镇下辖的一个村,在茅溪镇东南,属乌蒙山区东段。密腊村距茅溪镇12公里,距古蔺县县城101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309户,1492人,其中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231人,贫困发生率为16.16%.
从茅溪镇到密腊村是一条窄窄的乡村公路,公路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有些路段坡度很大,山高路险。在车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村民的房舍零零星星的分布在高山峡谷之间,户与户之间的距离很远。密腊村可耕种的土地很少,而且多是坡耕地,土地连不成片。密腊村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农业资源匮乏,是个典型的贫困村。
2015年7月,时任县妇联副主席的贺从兰,被县委组织部派驻茅溪镇密腊村担任第一书记。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古蔺人,面对这里的情况,贺从兰心里还是有些发怵。她非常清楚,要做好这里的扶贫工作,特别是精准扶贫,难度很大。在感到身上担子重的同时,她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一定要把这里的扶贫工作做好,决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到村以后,贺从兰便和村里的干部们一起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民情。只有摸清楚村里的基本情况,才能开展工作。她了解到,密腊村2015年人均收入6200元,其中外出务工收入占75%,也就是说,这6200元中只有1640元是农业收入。1640元这个数字,让贺从兰触目惊心,在当今的中国,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心酸的数字啊!
特别是她走到贫困户李洪江和李保金家时,她看见这两家人一贫如洗,残疾的残疾,生病的生病,贺从兰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了。改革开放都快四十年了,这里的老百姓仍然这样苦,虽然过去贺从兰没有负责这里的工作,但作为一个党员,她心里仍然感到内疚与自责。她明白,在这309户村民中,贫困户绝对不只这两家。密腊村的扶贫工作,既要解决整体的脱贫致富,同时也必须对这些弱势群体精准扶贫,对这些人,一个也不能落下。
贺从兰知道,做群众工作,第一要“言必信”,说到做到,让村民信任党的政策,信任自己;第二是说不如做,只有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大家才会跟着你干。
二
贺从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修路。
在山区,路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密腊村的路况非常糟糕,路很窄,曲里拐弯,而且全是土路,下雨天又溜又滑,除了摩托车,要跑汽车就非常危险。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密腊村而言,此时此刻没有比修路更重要的事情了。所以,贺从兰把修路当成工作的第一件大事来抓。
古蔺县是个贫困县,要修路的村子很多,政府的财政压力很大,光靠政策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贺从兰跑上跑下多方筹措,终于筹措了1100余万元资金。他们用这笔钱,不仅加宽硬化了原来12公里的村村通公路,同时还加宽硬化了通往组与组之间的组组通公路15公里。因为是山区,村民居住分散,每户村民从居住地到公路都有一定的距离,为了方便每户村民的出行和生产劳动,贺从兰又筹资150余万元,硬化了5公里入户便道和5公里生产便道。这样一来,密腊村家家户户的生产生活与出行都便捷安全了。
有了公路,密腊村村民的农副产品就便于销售了,反过来也增加了村民发展古蔺特色农副产品的积极性,增加了农业收入。
三
贺从兰知道,按照文件精神她驻村的时间只有两年,时不我待,解决安全饮水、安全用电问题也必须同时铺开。
在密腊村,饮用水是个大问题。过去村民饮用水多不卫生,特别是遇天旱,村民饮水非常困难,他们要翻山越岭到很远的地方挑水。所以,解决安全饮水也是非常急迫的。
贺从兰和村民们研究商量,决定在村民相对集中的山坡上修建蓄水池,作为村民的饮水源。有了干净的蓄水池,水质就有了保障。贺从兰知道,光有蓄水池还不行,还必须有引水管道。修蓄水池要钱,安装饮水管道要钱,贺从兰又去到处汇报工作,到处跑经费,最后她筹集了110余万元资金。在村里新建了6个蓄水池,为引水入户安装了3万余米的引水管道,全村三百多户人家户户都用上了安全干净的饮用水。
安全用电,也是密腊村最棘手的一个问题。村民住地分散,输电线路长,变压器数量不够,线路老化,这些都是造成用电难的重要因素。过去,让村民们感到头疼的有三件事:一是电价高,据说电价最高的时候,一度电高达到好5.8元,这样高的电价老百姓用不起。二是电压不稳,有时候村民看不了电视,电饭煲煮不熟饭。所以,很多时候,村民只好半夜起床打米,磨猪饲料。三是经常停电,说停就停,村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些,都给密腊村的村民们带来很多不方便,老百姓有点“谈电色变”。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贺从兰知道,安全用电问题不解决,农村是很难做到致富的。当然,这里还是涉及到钱,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贺从兰唯一的办法就是到处跑项目,到处筹钱,她跑镇上,跑县里,跑相关部门,为了密腊村,她啥事情的愿意做。最后,她筹措到了480余万元资金,安装了4台50千瓦变压器,更新了1万2千米高压线路,更新了4万米低压线路。这时,密腊村的安全用电问题总算得到了彻底解决,电价也与城里同步了,村民们可以想看就看电视了,电饭煲煮饭也可以煮熟了,打米打猪饲料也不用发愁了。
成绩,有时候是要用数字来表达的。密腊村在脱贫攻坚五年中,政府投入在水、电、路、教育、卫生、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资金达2100余万元,全村1492人,人均达14300余元。另外,爱心人士赞助和捐资,还有村民们的投工投劳,总折价也在百万元以上。
我们在看到这些数字的同时,请千万不要忘记这些数字后面的人,不要忘记他们的艰辛付出。
四
乡村振兴,实际上就是人才振兴,而人才振兴又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所以,贺从兰把关心密腊村小学教育当做农村扶贫的长远目标,她也用很大的精力去关注密腊村小学。
回顾一下当年的密腊村小学。
学校只有四间平房教室,而且窗户上没有一片玻璃,八扇门中就有四扇严重破损。教室里课桌破烂,凳子也不够,有的孩子只能四人坐一条三条腿的凳子,稍不注意他们就会摔倒。教师没有办公,教师们与学前班孩子共用一间屋子,前一半是教室,后一半是教师办公室。全校5名教师中,没有一名是公办教师,81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53人。看到学校的这一情景,了解到教师和学生的情况,贺从兰惊呆了。她知道,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难成才。于是,她决心改变学校的现状,扶贫要从娃娃抓起。
为了改善密腊村教育环境,贺从兰奔走在县里的机关单位、学校和爱心人士之间。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她为学校募集到维修资金近13万元,她动员村民投工投劳,新修建了一间40平方米教师办公室。同时,把学校教室的窗户全部更新为铝合金窗户,更换了安全牢固的防盗门,孩子们坐上了一人一桌一椅的新式课桌。另外,孩子们还用上了爱心人士送来的电脑、电视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育设备。在贺从兰的鼓励下,有三名在茅溪中心校任教的正式教师,主动申请到密腊村小学任教。
这时的密腊村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不仅可以坐在宽敞明亮舒适的教室里,而且还可以利用远程教育,同外界的孩子一样共同享受国家优质的教育资源。
现在,密腊村小学有一、三、五年级3个班,学生81人(男生38人,女生43人),其中留守儿童54人,公办教师4名。学校开设学生营养午餐食堂,每日为学生们提供营养丰富的午餐。
贺从兰关心留守儿童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时读三年级的赵乾勇姐弟俩是贺从兰最操心的留守孩子之一。姐弟俩刚上一年级时父亲病故,母亲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由于母亲先天性弱智,往往是连续几个月对姐弟俩的生活和学习不管不问。两个孩子在家无依无靠,他们基本上以学校的营养午餐为主餐来维持生活。由于没有大人管教,姐弟俩产生了厌学情绪,经常逃课。贺从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多次组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开会讨论赵乾勇姐弟生活和教育问题。通过多方协调,由赵乾勇叔叔代姐弟两管理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负责保障姐弟俩的日常生活。同时,她还组织“巾帼志愿队”的阿姨们每周轮流帮助姐弟俩打扫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班主任老师也主动承担学习辅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姐弟俩顺利升入茅溪中学八年级学习。今年学校复课时,贺从兰为姐弟俩准备了充足的口罩、酒精等防控物品,鼓励姐弟俩安心学习。
五年来,在贺从兰的引导下,如今的密腊村家家尊师重教,人人好学上进。经过贺从兰引导,完成师专教育的四名贫困女学生已经走上了教师岗位,同时也让这四个贫困家庭成功实现了教育脱贫的目标。2018年贺从兰又亲自把三名贫困女生送进了泸州医学院中职教育护理专业,到目前为止,密腊村建卡户中有在读大学生5人,在读中职生5人,密腊村教育扶贫之花正在绽放。
另外,贺从兰通过多方联系,2017年暑期联系四川师范院校学生到密腊小学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夏令营活动,大学生们一边陪伴留守儿童,一边向他们传递外面的界世,增长孩子们的知识,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
五
2015年,密腊村人均收入6200元,然而,其中58户年人均收入仅2100元,远远低于村里其他人。贺从兰进村后,进行了逐一核实,为其中57户220人立卡建档。精准扶贫,扶贫工作不落下一个人,2016年,这57户村民实现整村脱贫。
譬如,密腊村三组李保金,全家6口人,然而,他们仅居住在40余平米的破旧老房子中。不仅居住拥挤,屋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李保金患尘肺病,爱人刘学敏患偏头痛,4个孩子中大女儿读大专二年级,年仅17岁的二女为了供姐姐完成学业,初中毕业便在密腊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正在读初二的三女儿也想辍学去打工。贺从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对照政策,李保金家符合享受易地搬迁条件。2016年秋,她便积极帮助其协调土地,联系施工队,组织建筑材料,四个月后,李保金一家便搬进了政府出资修建的一楼一底的新房子。新房125平米,宽敞明亮。与此同时,贺从兰联系到李金保大女儿的学校,由学校帮助她安排了勤工俭学的岗位。贺从兰为了让他二女儿重返校园,还联系西南医科大中职教育招生办,2018年新生开校时,贺从兰亲自把李保金二女儿、三女儿送进了西南医科大中职教育护理专业学习。目前李保金大女儿李真芬己大专毕业,在新疆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人民教师,并主动承担二妹三妹的生活费。正在读初二的弟弟,时刻以姐姐们为榜样,立志要考上四川师范大学,学成后回村教书。
贫困户李洪江家庭就更为特殊了,当贺从兰第一次走进他们家时,见他们一家都是残疾人,家里一贫如洗。72岁的李洪江,家庭4口人均为二级残疾,其中3人是智障,1人为肢残。贺从兰觉得,对于李洪江这样特殊的家庭,光是扶贫还远远不够,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她必须和他们建立感情,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除了政策扶贫外,贺从兰从小事一点一滴的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她经常给他们购置一些日常用品,比如一双锦鞋、一双袜子、一件棉毛衫,再给他们添置被盖、板橙、太阳能路灯、院坝护栏。逢年过节时经常送去一袋米、一把面、一桶油、一盒月饼、一串粽子。春耕生产时节送去一袋袋化肥等等。贺从兰从小事关心关爱中,“润物细无声”的与李洪江一家人建立起了不是一家胜一家的感情。
六
光亮工程。
2019年10月,贺从兰为了使密腊村的村道公路夜间也有照明,她组织群众自筹资金,实施了村道光亮工程。所谓的村道光亮工程,就是给密腊村15公里长的公路上安装太阳能路灯,让夜间道路也和城里一样光亮。村民们自发的组织了“密腊村光亮工程筹资管理委员会”,村里在这个组织的协助下,仅用了十天,便筹集资金近1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88盏。如果路灯是由本村村民自愿认购的,他们这在灯杆上标注“某某认购”字样,如果是帮扶干部爱心人士出资安装的,便标注“某某捐赠”字样。这些路灯的能源是太阳能,每当夜晚,这些路灯就会亮起来。密腊村光亮工程的顺利实施,既照亮了路面,更照亮了密腊人民一心向党、积极向上之心。
敬老活动。
2017年“重阳节”,贺从兰和村两委商量,决定把全村43名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聚在一起,开展以“传家训,正家风”为主题的敬老活动。他们举办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美德,也让密腊小学的孩子们亲眼目賭自己的爸爸妈妈,为他们的爷爷奶奶洗脚,分享生日蛋糕,端长寿面等“孝”文化。同时,他们也是“红领巾志愿者”亲自参与其中,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受到教育。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文艺表演,分送礼物,掺扶行动不变的老人等忙得不亦乐乎。
七
人心都是肉长的,贺从兰在密腊村所做的点点滴滴,老百姓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老百姓从贺从兰身上,看到了党,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2018年初,知贺从兰在华西手术的消息传到密腊村,村民们纷纷打电话,发微信询问病情。她术后回古蔺后,一些村民不畏严寒,不怕冰雪天道路难走,他们结伴到古蔺贺从兰家中看望她,并带来土鸡,土鸡蛋,自家喂养的猪肉去慰问他们心中的好书记。特别是贫困户李洪江,吴治书等,他们相约提前宰杀了年猪,也要给贺从兰送新鲜猪肉去。知道这个消息后贺从兰特别着急,她知道李洪江是个残疾人,他们来一趟古蔺县城来回两百多公里,且车票不好买,非常不容易。贺从兰赶紧给他们拨电话,要他们千万不要来看她,贺从兰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过好了,就是对她对最大安慰。在贺从兰的再三劝说下,李洪江他们虽然没有去古蔺县城看她,但却隔三岔五的打电话问候贺从兰。
这就是人心,这就是口碑。贺从兰中践行着一个扶贫第一书记职责的同时,也践行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图片来自于网络)
猜你喜欢
贵州茅台季克良夫人徐英:葬礼背后 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2017-01-22
376
边远支教:只有真正经历过才明白成长的重量
2016-11-18
143
成都:80后实力女作家颜歌 川味写小说获全国大奖
2014-05-01
208
李芳:品牌代理+亲情管理成就精彩人生
2014-06-03
244
唐昌宜:龙马精神铸造金融奇迹
2013-03-01
158
泸州诗人蓝启发:历经沧桑不改红
2017-03-13
175
“泸州蒋大为”易国璋为父老乡亲而歌_西部旅游网--西部旅游、西
2012-01-07
820
画家李茂槐:18米长卷《长征》 献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2016-10-22
190
泸州籍女作家文德芳入选中国作协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名单
2015-05-23
152
泸州“杨钰莹”朱福燕原来是位“橱柜西施”
2012-12-18
146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相关推荐
泸州陈鑫明 不可或缺的地方史学专家
作者 初旭 在泸州的深厚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学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执着的...
乌蒙山“小郎妹” 姜琳 站在村头瞭望世界
(图为姜琳在成都产品推介会上致辞)作者:初 旭 巍巍乌蒙山腹地的“郎酒之...
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走进太平镇关爱贫困家庭学生
川南经济网讯 7月5日,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会长姜琳带队前往古蔺太平镇高笠村,对...
初旭:从乌蒙山深处走出来的品牌策划人
上世纪80年代初,地处乌蒙山深处的川南古蔺,有一位小青年,沐浴着浓厚的红色文化,...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 品酒是技术更是艺术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在泸州浓香第一酒庄留影) 作者:初 旭 一场无休止的疫...
从文学到品牌 初旭从大山深处走来
作者:陈锡烈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全国劳模袁志成 心系古蔺当“馆痴”
——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桂香文化博物馆”创办人袁志成作者:夏国...
古蔺雷亮 :用飞歌梦想 点亮人生希望
——记2021年泸州市“十大最美志愿者”雷亮图文/丁政鑫 初识雷亮,是2...
“中国好人”陈西达
川石 初旭万里长江与千里沱江,越过高山,跨过平原,披荆斩棘而来,在川南大地热烈地...
“辞书狂人”朱发平 呕心沥血书“长征”
作者:初 旭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