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人物

坚守,为了那些美丽的眼睛

2014-04-20 本站作者 【 字体:

■通讯员 沈维民

一位老师,13个在册学生,外加3名学前班孩子和1名跟班就读的孩子,就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连五乡黄家村小学的全部。在这所学校,开设了四个年级的全部课程,实行复式教学。8年来,维系这一切的是一名既当老师,又当校长、班主任的80后小伙王国亮。

清晨,住在校园里的王国亮总是喜欢透过卧室里的那扇破旧而又擦的明亮的窗户,望着校门口。每当有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出现在校门口时,他的脸上总会不经意地露出一丝笑意。

1984年出生的王国亮,今年刚好30岁,他是张家川县连五乡黄家村小学唯一的老师,身兼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

王国亮2006年正式在黄家村小学任教,如今也快八个年头了。

黄家村小学藏在张家川县西部最偏远山区——连五乡黄家村的一个半山腰里,这里与庄浪县盘安镇毗邻。距张家川县城约40多公里路程,坐车也要1个多小时。

隐匿于黄家村里的这所小学,创建于1964年,占地1000多平米,要不是那高高飘扬的鲜艳的五星红旗,想找到它还真不容易。一个人带着十几个孩子能坚守在这样的深山大林里执教的80后小伙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持他?一个人不孤独吗?

4月14日一大早,带着这些疑问,在连五乡学区校长马成和学区专干哈建成的陪同下,我们前往该校采访了这位年轻的乡村教师。

走进学校,学生们正在上课。透过教室窗户,我们看到王国亮老师走上讲台,在严重掉漆的黑板上,写了十多个英语单词,然后指着单词教孩子们读。

“good……good”教室里传来孩子们稚嫩的发音。他们个个睁圆眼睛,读得很卖力,但是,发音不标准,听起来有些好笑。记者发现,有的单词连王老师自己念错了也不知道。

“刚才你听见了,我的英语很糟糕,而这种尴尬的英语课已开了好多年。”王老师下课后一走出教室就对我们说。

“由于要跟初中接轨,小学必须教英语。他自己英语基础差,即便买了课本也看不懂,就这些简单的英文单词,他也是自学的。”马成补充说道。

“你的相貌不像是我们80后的同龄人啊。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大了!”笔者说。

“你们想象中的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王国亮反问了一句。

“一个人在只有十几个学生的山里当老师,至少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年轻人谁能忍受这份孤独和寂静?”

“我没有你们说的那么伟大,老实说我也曾动摇过,但每次看着这些孩子渴求的眼神,我就放弃了离开学校的念头。再说,我走了这些孩子怎么办?”王国亮回答。

在王国亮的办公室,也是卧室的墙上,糊满了奖状——“优秀园丁奖”、“明星教师奖”、“敬业奉献奖”。哈建成指着这些奖状说:“一个年轻小伙子在这里教十几个学生,各科成绩却是出奇得好。我们连五学区每年的抽考和统考,黄家村小学都名列前茅,得了不少学区的奖励。”

哈建成告诉我们,学校里有一个叫蒋勇勇的学生,是学校四年级唯一的一名学生,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爷爷和他相依为命。为了维持生计,蒋勇勇年前一直想辍学跟着村里的大人外出打工挣钱。王国亮了解情况后,每天放学去他家家访,苦口婆心劝说爷孙俩,期间还隔三差五拿出自己一部分工资供蒋勇勇家生活花销,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继续读书。最后,蒋勇勇终于放弃了缀学的念头,每天清晨和其他同学一样,总会背着书包走进校门。

据介绍,黄家村小学创建之初是一所完全小学,繁盛时,也有二三百个孩子在这里上课。“连庄浪县盘安镇王福家村的孩子也来这里上课。”村里一位叫王午安的老人说。

但是,2000年以来,随着打工潮兴起、撤点并校等多种原因,村里的孩子越来越少,现在黄家村小学只有13名在册学生,外加3名学前班孩子和一名跟班就读的孩子,共17个孩子在一至四年级两个教室学习。

现在,王国亮总是想尽办法,说服那些想让孩子缀学的家长,他使出浑身的解数,硬是坚持着让村里每个孩子读到四年级结束,再转到连五乡中渠小学。在王国亮心里,他怕孩子辍学。

马成告诉笔者:“黄家村地处偏远,调派老师历来十分棘手。王国亮老师能扎根大山深处,安心工作且教学成绩优异,是现在的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王国亮在大山深处任教,寂静对他而言已成了习惯。他的坚守,让这所只有13个正式就读的学生的农村小学有了存在下去的理由。

“可以说,我最美的青春年华是在这所农村小学度过的,期间没有什么可以讴歌的华丽篇章,但有许多平凡的小故事一直感动着自己、激励着自己,伴我走过了这些年,现在,我喜欢这份工作,喜欢我的学生。”王国亮说。

“在哪儿教学都是教,作为一名农村党员教师,也许最边远的地方更需要自己,我认为绚丽的人生在基层一样可以大放光彩。”

王国亮又坚定地说:“现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我认为我的选择没有错。”

阅读全文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相关推荐

泸州陈鑫明 不可或缺的地方史学专家

泸州陈鑫明 不可或缺的地方史学专家
作者 初旭 在泸州的深厚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学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执着的...

乌蒙山“小郎妹” 姜琳 站在村头瞭望世界

乌蒙山“小郎妹” 姜琳 站在村头瞭望世界
(图为姜琳在成都产品推介会上致辞)作者:初 旭 巍巍乌蒙山腹地的“郎酒之...

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走进太平镇关爱贫困家庭学生

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走进太平镇关爱贫困家庭学生
川南经济网讯 7月5日,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会长姜琳带队前往古蔺太平镇高笠村,对...

初旭:从乌蒙山深处走出来的品牌策划人

初旭:从乌蒙山深处走出来的品牌策划人
上世纪80年代初,地处乌蒙山深处的川南古蔺,有一位小青年,沐浴着浓厚的红色文化,...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 品酒是技术更是艺术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 品酒是技术更是艺术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在泸州浓香第一酒庄留影) 作者:初 旭 一场无休止的疫...

从文学到品牌 初旭从大山深处走来

从文学到品牌 初旭从大山深处走来
作者:陈锡烈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全国劳模袁志成 心系古蔺当“馆痴”

全国劳模袁志成 心系古蔺当“馆痴”
——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桂香文化博物馆”创办人袁志成作者:夏国...

古蔺雷亮 :用飞歌梦想 点亮人生希望

古蔺雷亮 :用飞歌梦想 点亮人生希望
——记2021年泸州市“十大最美志愿者”雷亮图文/丁政鑫 初识雷亮,是2...

“中国好人”陈西达

“中国好人”陈西达
川石 初旭万里长江与千里沱江,越过高山,跨过平原,披荆斩棘而来,在川南大地热烈地...

“辞书狂人”朱发平 呕心沥血书“长征”

“辞书狂人”朱发平 呕心沥血书“长征”
作者:初 旭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