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俊海:面向全国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与举措
2013-05-15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根据我省的文化资源禀赋和文化发展基础,应面向全国,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深化大文化、大开放、大市场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为重点,以实施文化强省“八大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在工作布局上突出“三个着力”,着力提升全省人民思想道德水平、着力塑造陕西崭新对外形象、着力推动优势资源转化利用。在发展路径上,实现“两个突破”,推动文化与金融、科技、旅游等的融合发展,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实现突破和跨越;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在推出文化精品上出新出彩,实现量和质的突破。在发展条件上,强化“三个支撑”,落实、用好相关资金、基金,持续增加财政投入,形成财力支撑;创新、完善、落实支持举措,建立完善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政策体系,形成政策支撑;创新文化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形成人才支撑。
总体目标考虑:到2017年,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文化发展主要指标走在西部前列,基本建成西部文化强省。到2021年,努力使全省文化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十。特别是,文化产业增加值到2017年占GDP6%以上,2021年要在“十二五”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今后5年,力争年生产影视剧25部以上,每年推出3-5部影视精品在央视或全国电影院线热播热映。力争第13届全国“五个一工程”评奖中我省实现“满堂红”。
要实现面向全国建设文化强省目标,必须采取一些有力举措: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力。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延安精神宣传教育。持续挖掘、推出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先进典型。建立“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每年办成一批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实事好事。大力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是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形成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凝聚力。围绕实现“三强一富一美”目标,持续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健全新闻发布制度,实现省市县党委政府全覆盖。加强重点传媒建设。把陕西日报传媒集团打造成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国内知名主流媒体;推动陕西广播电视台建成全国省级强台,陕西卫视挺进全国卫视十强;把西部网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品牌新闻网站;以《当代陕西》为主体,筹建陕西党刊集团。开展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建设、维护好“微博陕西发布厅”。深化“走转改”活动。健全新闻采编岗位准入退出机制,建立新闻行风社会监督评议制度。
三是打造更多一流精品,提升陕西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抓好富有中华气派、陕西特色、时代精神的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完善作家艺术家基层挂职锻炼、深入生活采风等制度。完善文化精品论证、投入、营销、激励等工作机制。围绕社会热点、发展难点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加大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的扶持。扩大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每年推出一批优秀的外宣品。做大对外文化贸易品牌。
四是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抓好文物保护利用,建设秦始皇帝陵遗址、汉阳陵遗址、唐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延安红色革命大遗址等一批国家遗址公园。实施“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工程。完善省、市、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和传承机制,建设一批重点非遗展示馆、传习馆(所)。培育、打造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品牌。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推进红色旅游发展。
五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保障力。实施“两馆一院一站一室”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把镇村文化站(室)、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立城乡文化共建、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办好示范性、导向性、普及性群众文化活动。建设一批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
六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繁荣的创新力。健全文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产权交易制度。加快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革,支持资产或主营业务资产优良的文化企业实现整体上市。建立科学的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管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七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增强陕西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推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文娱演出、印刷包装、创意动漫、广告会展、民俗文化八大重点行业发展。加强资本、产权、版权、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一批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做强做大。落实、完善具体政策措施和办法,推动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华夏始祖文化园区、周秦汉唐等特色文化园区和陕西数字出版基地、西北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陕西广电产业基地、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文化项目招商,引进文化增量。制定出台系列配套文件,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科技、旅游的融合发展。培育数字付费电视、高清电视、移动多媒体等广播电视新业态,建设新的信息传播平台。
八是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壮大文化强省支撑力。全面实施文化名家工程、文化顶尖人才工程和“四个一批”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创新、完善宣传文化干部选拔、考核、激励机制。完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补贴、激励机制。

猜你喜欢

资源县丹霞生态旅游风生水起


遵义市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中俄双方推介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晋城:第三届红色旅游文化节启动


广西之美,美在自然


清明假期山东省旅游入账173亿 乡村游红色游受青睐


[追寻小平足迹]百色 有一个“红色支点”


寻根祭祖陕西行 之红色土地之旅


雷锋巨型头像雕像亮相湖南长沙


六盘水人杰地灵,勤劳智慧的凉都人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党支部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教育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迎接体质与艺术素养监测


不忘初心 向英雄致敬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天仙镇中心小学开展故事演讲比赛


青岛航空空姐空少身穿制服下地插秧 目的推广海水稻


国画宗师蒋兆和故居陈列馆泸州开馆 他曾创作抗战长卷《流民图》


不忘初心 特型演员缪世璇到嘉兴南湖参观学习


泸州工商联“忆初心 感党恩 记使命 担责任”教育培训在遵义举行


七七抗日战争纪念日 泸州抗战景观知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