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习屡禁不止,文明出游到底还差什么?
2014-04-09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2014年4月6日,湖北武当山景区,部分游客无视景区警示牌子,随意攀爬文物。图片来源:中新网
清明小长假,人们从紧张工作和学习中解脱出来,跟随春天的脚步踏青游玩,成为大家度假的首选。然而就在各个旅游景点“敞开怀抱”去迎接游客的同时,不少游客随意攀爬文物、涂鸦、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却大煞风景、令人唏嘘。
面对屡禁不止的不文明出游行为,不禁让我们思考,到底文明出游难在哪?如何规范旅游行为?如何提升一些游客的文明出游意识?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从社会规范来说,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在节假日集中爆发,似乎成了无计可施,但其实则不然。去年的10月1日《旅游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等。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旅游法》虽然施行这么长时间,在规范游客文明出游方面,似乎尚未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要求旅游相关各方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来,比如,在秩序管理、文明引导等工作上,是不是应该再多点细心与耐心?事实上,不文明现象固然与某些游客个人素质不高有关,但很多时候也与景点景区监管不力或监管缺失有关。
所以,景区和相关部门更应有所作为。一方面,要加大惩罚措施,对不文明现象“零容忍”,对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不姑息,不纵容,对严重不文明行为,该重罚的就重罚;另一方面,在游客旅游的过程中,多些提示和引导,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让游客有意识的摒弃一些不文明行为。
另外,在旅游前、旅游中,旅行社、导游应当抽取一定的时间,对于游客要注意的事项、当地风俗习惯进行讲解和反复强调,持续巩固文明旅游意识,时时提醒游客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行为要与所处环境相一致。
总之,所有不文明、不道德举止行为的根源在于游客文明旅游理念的缺失,所以在强调加大监管惩处力度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对游客文明出行意识的培养,提高国民素质。
实现文明出游,我们到底还差什么?这需要每一个市民自身素质的提高,需要相关部门制度的完善、文明教育的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政府门前“转运石”是在吹怎样的“歪风”?


中青报:赴日旅游无罪 强迫他人仇日的逻辑很危险


九天,西雅图缱绻一生之旅


九寨沟不是动物园


酒城新报锋论谈:发挥加快发展的正能量


收“中介费”的干部违背“四风”,受罚是人心所向


不要因为xxx的联系方式 让老百姓给政府划xx


瓜农之死官方报告“外力诱发脑血管破裂”为何引发争议?


查找法律漏洞,将贪污扼杀于摇篮


珠海“幸福之城”要实至名归_西部旅游网--西部旅游、西部旅游资


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新闻”不断的背后是管理的缺失


无视村民拦路“告状”县长“官威”从何而来


牛年第一掌掴 “掌书记”们的官威底气何来


学会换位思考 我为成都女孩赵某说两句


假如我是毛洪涛 老子就要好好地活着


贵州“大国酱乡”凭什么拉泸州酒为你垫背


从曹茜茜暴打保姆看明星土豪暴戾任性


泸州佳泰男科过度医疗 究竟谁的蛋在痛


香港艺人任达华被刺 保安事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选管结合 打好培养好干部的组合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