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学旅行的大学生丢了“责任心_西部旅游网--西部旅游、西部旅游
2012-01-07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2009年,大一学生宋笑生退学了,家人寄来的钱被他用于旅行——走了长城、长征路、西藏等地。这些,他并未告诉远在农村的父母。他们还在为他骄傲着,辛苦挣钱,供着这个村里少有的“大学生”。近3年来,家人共给他寄了6万元钱。直到今年11月,他们才知道真相。(12月27日河南商报)
从个人事业成长发展的角度,已经成为成年人的大学生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甚至完成学业与否,公众无从置喙,但应有一个前提。也就是不应以妨碍他人或其他家庭成员利益为前提。父母含辛茹苦,父亲在荒山上干活儿,能吃两顿饭便不吃三顿饭,午饭只喝稀粥。辛苦一年,能攒上万把块钱也全部为其缴了“学费”;而其姐姐为了弟弟上学费用,也是省吃俭用,春节时她也不回家,把几乎所有的钱都寄回家,身上留几十块钱,啃着烙饼过年。这其实是对这名大学生的期待,在这样一个全家都抱有未来希望的期待之下,这名大学生却将家里寄来的学费完全用到了“旅游”上,三年来高达6万余元被耗费到了旅游路上。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旅游”不好,或者说通过旅游来提高眼界、感悟生活,也不是不可以,但花费着父母和姐姐寄来的钱,却连一个“招呼”也不打、长期隐瞒,与心何忍?更何况,这样的与父母期望落差如此之大的自我“抉择”,本身也是一种极不负责。如果父母或姐姐知道自已的血汗钱被他用来“旅游”了,之前还会不会给他寄钱?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身为大学生的宋笑生又有什么资格和理由违背他人意愿将“学费”挥霍到自以为是的“旅游事业”上?
这样的以“旅游”来成长和创业的想法,本身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反映出来的是身为大学生“自私心态”之下的责任心的缺乏。为了自已的人生追求和目标,可以不考虑家人的感受甚至拿着父母亲人的“血汗钱”肆意而为,三年多来连个征求意见的做法都没有,又何谈家庭责任感。放大开来,如果我们的大学培养出来的是这样的一个不顾家庭贫困现实,不顾家人感受的大学生,也只会是大学教育的失败。因为,一个可以拿亲人的钱不经同意就随意为自已的所谓“事业”而支配的人,其诚信度如何、公民责任感如何,都应打一个问号。(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

猜你喜欢

两位领导“通奸”大戏是“丈夫”栽赃还是确有其事?


杨国英:旅游数据利好 转型之路漫长


文明素质 点滴做起


胡泰武:景区门票为何难逃“3年之痒”?


济南让游客虎口逃生也是另一种“宰客”


韩涵:辞职不能让真相不了了之


“厕所革命”:如何让游客更“方便”


文化旅游系列谈:发展非遗类旅游商品要走两条路


让亵渎英雄的活跃者付出相应代价


评论:公园“天价拍照费”得有说法


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新闻”不断的背后是管理的缺失


无视村民拦路“告状”县长“官威”从何而来


牛年第一掌掴 “掌书记”们的官威底气何来


学会换位思考 我为成都女孩赵某说两句


假如我是毛洪涛 老子就要好好地活着


贵州“大国酱乡”凭什么拉泸州酒为你垫背


从曹茜茜暴打保姆看明星土豪暴戾任性


泸州佳泰男科过度医疗 究竟谁的蛋在痛


香港艺人任达华被刺 保安事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选管结合 打好培养好干部的组合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