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委书记和幸福婆婆的故事
2012-11-30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幸福婆婆
沙湾修路:故事从泸州市委书记和范婆婆的眼泪衍生
酒城新报 记者
“这条路要尽快修好”,这是11月26日上午,市委书记刘国强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认真阅读了酒城新报上期(第35期)关于一名普通市民范婆婆的呼吁——请求政府维修沙湾老街那条路的报道后,作的专门指示:“相关部门进行研究,查看究竟是什么情况,尽快把路修好,方便群众通行。”
刘书记为何如此关注这条路,还得从范婆婆这个人说起。她就是泸州电视台抗洪表彰大会上报道过的、居住在江阳区茜草街道沙湾老场,在抗洪救灾中免费为邻居提供饭菜的68岁的范从秀婆婆。刘书记对她在洪灾中的感人事迹,曾经落泪两三次!

沙湾老街

范婆婆
据邻里街坊说,穿沙湾老场而过的这条街原先是条古驿道。没通公路前,泸州到贵州赤水都要走这里过。遗憾的是,昔日繁华的古街,如今破败不堪、满目疮痍。这条老街上住有将近40户人家,年轻的已外出打工,剩下些老弱妇孺生活在这里。虽然走过国窖大桥那边,就是繁华的水井沟白塔商圈,但在这边,他们每天却行走在越来越破败的烂石路上。特别是7月23日的洪水把路冲垮后,老街基本无法通行,甚至出门都要从别人家中穿过。
■ 清贫的范婆婆
住所
范婆婆一家原是2009年国窖大桥建桥时的拆迁安置户。由于家里人口较多,当时安置房屋时,沙湾老场刚好有一套原来供销社的仓库,房屋面积大,于是范婆婆全家15口人一起住了进来。两位老人和大儿子、儿媳住在一楼,二儿子、儿媳及其他亲戚住在二楼。房屋破旧不堪:大门需要用手去扳才能完全打开,窗户玻璃残缺漏风飘雨,屋内照不进来阳光,即使是白天进入也需要开灯。
范婆婆的卧室由于潮湿,床板和家具都长了不少霉斑。说是卧室,其实根本不能算卧室,只是范婆婆为方便儿子一家住在里屋,她和老伴潘中贵在外间仓库一角,用木板隔出来一间“屋子”,放上一张床和一个柜子而已。记者问范婆婆:“年纪大了,住在这里是否不舒服和不方便?”她笑着说:“住了好几年,习惯了,没那么讲究。”
生活
范婆婆一家几乎靠卖菜生活,在附近的山边上种些小菜,拿到茜草街上去卖,勉强能维持生活。然而遭遇洪水袭击后,加上后期雨水多,地里收成不好。冬天来临,更无法种菜。从7月份到现在,近三个月时间,全家几乎没有任何收入,全靠范婆婆和老伴每人800元的社保金过生活。

范婆婆接受采访
范婆婆的大孙子在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二,像这样的生活环境,他完全可以申请助学金,但范婆婆说:“我的孙子考虑到有很多山区来上学的孩子更需要助学金,就没有申请。”小孙子现在准备入伍当兵,说起这件事,范婆婆脸上乐开了花。
范婆婆:感谢书记牵挂
沙湾老街历史久远,街边的房子底部原本已经松动,根基也空了。7·23特大洪水袭来时,老街上的房子全部被淹。范婆婆说:“洪水浸泡了两三天,房子下面的土都泡软了,加上前段时间雨水很多,把路冲垮了,现在沙湾老街基本无法通行,想要出去都要从别人家中穿过去。”
这样的道路给出行的人造成了很多不便,腿脚好的都要小心翼翼地走,更不要说这里居住的大多数是老年人。范婆婆说:“年纪大的人天黑后就不敢出去了,路太难走。要是下雨,稍微一滑就可能滑下坡去了。”为此,她代表街坊邻居,给在抗洪晚会上认识的电视台领导诉说了修路的心愿。电视台立即安排酒城新报和现在时的记者,专门到沙湾做了采访。
市委书记刘国强在了解酒城新报的报道内容后,立即就对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鞠丽说:要马上安排部门调研,尽快将路修好,方便居民通行。
当新报记者将这个好消息带给范婆婆时,范婆婆很开心地说:“真是要特别谢谢刘书记啊,他这么忙还关心我们的生活。我不太会说话,我只能从心里表达感谢,感谢刘书记对我们的关怀和牵挂。”
“这样的典型要好好树立”
■ 洪灾面前守望相助
镜头一
长江水位迅猛上涨,沙湾老街部分居民的房屋被洪水淹没,坡下的邻居被迫到高处避难。
因自家租住在沙湾老供销社内,空间较大,范婆婆把受灾的邻居都喊到家里来,拿出席子、被子,铺在地上搭起了“救灾帐篷”。她又拿出自家的米,摘下自家菜地的菜,取出冰箱里储存的肉,煮早饭、做午饭,开起了临时“伙食团”。“反正家里有菜,邻居们又不能出门,就大家一起吃嘛。”范婆婆一直就是热心肠。
镜头二
范婆婆家里人口多,家中存粮相对多些。“洪水把外出的通道都阻断了,只能把储备的食物做给大家吃,虽然菜式不是很好,但在这个时候有饭吃就行!”范婆婆说。
邻居们为此很过意不去,但范婆婆说:“你们的家都被淹了,我给你们做点饭算啥子?”饭菜做好了,范婆婆招呼外面十几位邻居一起进屋吃饭。期间,又陆续有受灾的邻居从老街上走过来,范婆婆又热情地招呼他们:“都来我家吃饭嘛。”一下又进来了十几口人。饭不够了,范婆婆立刻又去淘米煮饭。受范婆婆的影响,附近的几家邻居也开始免费为大伙提供饭菜,就这样互帮互助,没有一个人饿着肚子。范婆婆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了沙湾下街30多个邻居在洪水围困期间的吃饭问题。
大家内心对范婆婆特别感激,而范婆婆反倒不好意思:“看到别人住的地方都淹了,请他们吃点随茶便饭,也是人之常情。人多了,就多煮一锅吧,算不得啥子。”
镜头三
尽管范婆婆身患高血压、糖尿病,但洪水退去后,很多地方相继出现垮塌情况,又听说隔几天可能有新一轮的涨水,她又踏着泥泞、冒着塌方的危险、背着背篓去市集上买了些干面回来,以备不时之需。
9月中旬,为了表彰在抗洪抢险中的模范典型,泸州市电视台承办一场抗洪救灾颁奖会暨双拥模范城总结表彰大会。
大会前,电视台报送的视频短片中,有一个人引起了市委书记刘国强的特别关注,她就是范婆婆。据晚会的编导之一王成介绍,刘书记反复审看这则短片时,情不自禁地流了两三次泪!他说,普通人做出的成绩才是伟大的成绩;如果所有普通人都有这样的觉悟,社会就会更加文明进步!
王成介绍,在最后一次审看短片时,刘书记又说,能不能动员一两个单位,从物质上给范婆婆这个困难家庭一点关心?王成说:“按照刘书记的指示,我们到范婆婆家里去再次深入作了采访。”他将刘书记的想法告诉了相关单位。直播后,泸州市酒业协会和西南商贸城,都去慰问了范婆婆一家。
范婆婆的眼泪也在飞
表彰大会播放的短片每一次刘书记都认真观看,再提出修改意见。每次看到范婆婆时,他都会很感动。正是这种平凡人的平凡事,体现出了泸州人在面对困难时团结一致、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共御灾害的精神。
在颁奖会现场,洪灾时吃住都在范婆婆家里的邻居李国民,悄悄来到现场,并特意准备了一个血压计送给范婆婆,向她鞠躬致谢:“你血压高,随时用它测测血压,保重身体。”这样的场面又令不少观众眼眶湿润。
王成告诉记者:“大会结束时已经临近吃饭时间,电视台安排被访谈的抗洪先进们简单就餐,电视台领导专门请范婆婆挨着他坐,并告诉了刘书记为她流泪的“幕后新闻”。范婆婆当时就激动得流了泪,用哽咽的声音说:“我、我、我做的算啥子?!还让这样大的领导为我操心!感谢他!感谢刘书记!”
“这样的好人值得学习”
书记再次表扬范婆婆
11月26日,刘国强书记在市委宣传部对宣传文化系统进行调研时,要求各媒体将宣传的镜头对准群众。
刘书记再次提到了范婆婆,他说:“要树立我们的先进典型,如抗洪救灾、见义勇为的事迹。看似很平常,但是很难做到,像7.23特大洪水时,有一个老大娘,主动做饭给人家吃,而且不收钱。这种好人好事值得学习,要多表扬。”
电视上看到书记就激动
一位普通的范婆婆,引起市委书记多次关注,这种亲民爱民、关心群众的举动不得不说是泸州之福。
洪水来临时,咆哮的长江边有刘书记视察民情的身影;洪水退去后,泥泞的淤泥中有刘书记挥舞扫把的身影。曾有记者问刘书记:“您是经济学博士,但您给人的印象总是很和蔼亲民,是如何做到的?”刘书记说:“一定要尊重别人,尊重对方。对方不管是你的领导,是你的同事,还是你的下级,你首先要尊重他,他才能尊重你。尊重他人,不仅仅是一个笑脸、一两句嘘寒问暖的话,更要在行动上体现。”

范婆婆看酒城新报
据范婆婆的大儿媳妇黄安芳说:“每次在电视上看到刘书记,妈妈都激动得不得了,有时还偷偷地抹眼泪!”范婆婆说:“太感谢刘书记对我们的照顾和关心了,虽然上次在电视台演播厅看到他,但是没有机会当面向他说声谢谢,都放在心里了。”
范婆婆的心声〉〉
多次采访中,每次告别范婆婆,她都要一路送到桥下平路上才回去。她知道这条路不好走,所以一定要陪着记者一起走她才放心。范婆婆说:“我真的不想给政府带来任何麻烦,每次你们来我都觉得过意不去。我也不想要大路,但这条路确实不好走,经常有老人摔跤受伤。我只希望政府修一条不危险的小路就好了。”
握别范婆婆因种菜而粗糙的手,联想到这位连普通话都听不懂的老人,在特别的时候有特别的情怀,记者也默默祝愿:范婆婆的心声刘书记代表的党委政府已经知道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沙湾老场这条垮塌的道路一定能重新修好,沙湾老场这个古老的旅游景点,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发思古幽情、看长江美景、赏国窖大桥雄姿。
最新进展〉〉
11月28日上午,记者接到范婆婆家人打来的电话。从电话中欣喜得知,茜草街道已经安排7名工人就垮塌路面进行简单的维修了。
记者赶到现场看到,在范婆婆与乡亲自己踩出来的便道上,工人为凹凸不平的便道铺设了一米宽的基石,方便居民暂时通行。茜草街道表示,等国土局报告批下来后,就可以进行正规铺路。
酒城新报 记者
《洪峰上的奇迹》表彰大会上,来了一位年届七旬的婆婆。访谈环节,她坐在舞台上接受采访,因没上过学不是很懂主持人的普通话提问,略显紧张。她就是来自江阳区茜草街道沙湾老街的范从秀。说起她在抗洪期间的故事,无人不竖起大拇指。
请让我们把镜头推回到7月22日的特大暴雨和7月23日的特大洪灾中:
长江水位迅猛上涨,沙湾老街部分居民的房屋被洪水淹没。坡下的邻居被迫到高处避难。因自家租住在老供销社内,空间较大,范婆婆把被洪水淹了的邻居都招唤到家里来,拿出席子、被子铺在地上搭起了“救灾帐篷”。又拿出自家的米,摘下自家菜地的菜,取出自家冰箱里储存的肉菜,带领家人煮早饭、做午饭,开起了临时“伙食团”。
范婆婆跟各位街坊说:“洪灾是我们预料不到的,我们不能全部都依靠政府,现在我能做的就是每顿煮饭给大家吃,我们要自立!”街坊邻居既高兴又感动。
邻居们看着老人为他们做饭,心里很过意不去。范婆婆说:“你们的家都被淹了,我给你们做点饭算啥子?”不一会儿,饭菜做好了,范婆婆招呼十几个邻居一起吃饭。这期间,又陆续有受灾的邻居往老街上走过来,范婆婆热情的招呼他们:“都来我家吃饭嘛。”一下又进来了十几口人。饭不够了,范婆婆立刻又去淘米煮饭。受范婆婆的影响,附近的几家邻居也开始免费为大伙提供饭菜,就这样互帮互助,没有一个人饿着肚子。范婆婆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了沙湾下街的30多个邻居在洪水围困期间的吃饭问题。
大家内心对范婆婆特别感激。而范婆婆听到别人感谢她反倒不好意思:“看到别人住的地方都淹了,请他们吃点随茶便饭,也是人之常情,人多了,就多煮一锅吧,算不得啥子。”
范婆婆尽管身患高血压、糖尿病,但洪水退去后,很多地方相继出现垮塌情况,又听说隔几天可能有新一轮的涨水,她又踏着泥泞、冒着塌方的危险、背着背篓去市集上买了些干面回来,以备不时之需。
观看完昨日上午的直播大会后,泸州市酒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带着3000元现金,到沙湾老街去专门慰问了范婆婆。
酒城新报记者 金燕 文/图
老街完全垮塌
困扰范婆婆的烂路,就是位于茜草街道的沙湾老街。这条街是条古驿道。没通公路前,泸州到贵州赤水都要走这里。

幸福范婆婆
由于老街历史久远,街边的房子底部已经松动,根基也空了。7·23特大洪水来袭时,老街上房子全部被淹没。范婆婆说:“洪水浸泡了两三天,房子下面的土都泡软了,前段时间雨水很多,把路冲垮了,现在沙湾老街基本无法通行,想要出去都要从别人家中穿过去。”
呼吁整修老街
由于沙湾老街路面垮塌,范婆婆和街坊邻居只有从靠近河滩处重新开辟一条路通行,但是这样的路同样坑洼不平难行走。
据范婆婆介绍,有位70多岁的老婆婆,儿女在外打工,自己每天要挑担子从老街出去卖菜。由于洪水把路冲垮后,老婆婆只有绕道上国窖大桥,结果被摩托车撞成骨折。“我们街坊都向街道反映过了,但是没有回音。我们老百姓想要解决修路问题,难啊!”范婆婆说。
茜草街道办事处安监办舒康军副主任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洪水退后,茜草街道办已经进行了排危工作,并在危险点设置了警示牌。到10月10日上游向家坝水电站泄洪,长江可以说仍然处于洪水期。沙湾老街紧靠长江,如果马上进行根治整修不现实。”

猜你喜欢

海南称西沙旅游正着手规划 国家旅游局否认向游客开放


广药与加多宝“斗无止境”数亿砸向央视和芒果台 对抗加多宝好声


沈阳:夏俊峰之子在学校被打成轻微脑震荡不敢还手


细数中国门票最昂贵的十大景区


新华社“中国网事”:庞大集团合同欺诈


第三届好客山东贺年会旅游综合收入375亿多元


吉林长春:两月大男婴随车被盗 三警联袂全城搜寻


新疆两名女记者采访时被铲车撞倒一死一伤 遇难者入职两天


泸州红学家罗险峰:周汝昌先生的红学成就值得探讨


刘希泉案“牵出”董金亭 北京爱美女贪官美容挥霍17万


大滩口河谷“变脸”成灾 泸州两村村民苦盼建桥破出行困局

《中国酱酒文明史》 探寻酱酒世界的文明脉络


史诗级别的美酒河视域重构 漫谈初旭和他的《中国酱酒文明史》


凌云健笔话酱酒——《中国酱酒文明史》之非史学解读


数字金融显实效 太平人寿荣获2024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发挥“耐心资产”优势,助力家庭实现跨期资产管理 太平人寿推出新款分红型终身寿险“国弘一号”


从广东到四川,这笔理赔让异地就医客户倍感温暖


建立“睡眠保单”清理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金融消保常态化


强强联手 共筑养老新未来 ——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与泸州医养合作启航


古蔺丹桂镇百万奖教基金助力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