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报告

四川泸州:抗美援朝老兵女儿被拐16年昨日回家

2013-02-24 本站作者 【 字体:

  16年前,家住瀘州納溪區的劉江珍被拐賣到河北邢台,並在那裡安家。16年來,她命運坎坷,第二任丈夫去世,她拉扯著兩個孩子、侍奉公婆,以天性的善良回報“買”她的那家人。但16年來,不識字的劉江珍一直想找到家裡的親人,回老家過年。

  今年春節期間,在河北省公安廳以及志願者的幫助下,劉江珍終於找到了瀘州的親人,並於昨日趕回瀘州與親人團聚。今天,劉江珍的丈夫和兒子將過一個四川味的元宵節。

  【前篇】

  一個被拐女的善良和堅強

  1973年出生的劉江珍是瀘州市納溪區渠壩鎮清涼村村民。20歲時,她嫁給了當地一個農民家庭並生了一個兒子。1997年,劉江珍的丈夫到雲南打工,留下母子倆在老家生活。當年8月,一個同鄉以帶劉江珍去雲南找丈夫為幌子,把母子騙到河北,並把兩人分別出賣。劉江珍被以3000元的價格賣給邢台沙河一農民家做媳婦。

  剛到河北的劉江珍一心想逃回家,但是由於不識字,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幾個月后,買劉江珍的那家人都不在家,她趁機往村外跑,誰知,被村民發現,一起把她拖回了家裡。

  不久,劉江珍有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她也逐漸放棄了逃跑的念頭,一心養育孩子。而天有不測風雲,在到了河北兩年多后,他的第二任丈夫在外做工時意外溺水淹死,留給不到30歲的劉江珍的是兩個小孩和丈夫的父母。劉江珍說:“那個時候有人喊我回來,但是我想我帶著兩個娃娃走了,公公和婆婆就沒有人養了,他們的家就散了,不忍心啊。”

  這一忍就是十年。十年裡,劉江珍一人撫養兒女,還要照顧公婆,挑起了一家的大梁。

  4年前,由於公婆身體不好,無法務農,家裡的狀況更加惡化。在這樣的情況下,經人介紹,劉江珍現任丈夫周先生入贅到她家,和劉江珍組成了新的家庭,並生了一個兒子。

  如今,劉江珍雖然隻有40歲,已經有不少白發。她說,離開瀘州的16年來,一直都想回家,但由於自己不知道家裡聯系方式,也因為家庭原因一直沒有聯系上家裡親屬。今年春節前,周先生打工處的老板聽說劉江珍的情況后,通過電話確定了劉江珍老家的住址。隨后,劉江珍找到了鄰居幫忙在網上發帖,最后引起了打拐志願者“仔仔”等人關注,幫忙聯系上了劉江珍的父親、83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劉海雲。

 【正篇】

  回家 母女哭了父親瘦了

  22日,河北省公安廳民警把劉江珍接到石家庄,並給她理發,打扮一新。來自上海的志願者送來糖果等禮物讓劉江珍一並帶回家。

  昨日清晨,劉江珍一家三口和志願者“仔仔”來到石家庄機場。機場方面特意為他們開辟了綠色通道,幫忙辦理好登機手續。上午9時30分,劉江珍一行四人登上飛往成都的飛機。

  12時45分,劉江珍一行安全抵達成都。歸家心切,沒有吃午飯的劉江珍一家隨便吃了點干糧后,便跟隨天府早報等媒體組成的車隊向300多公裡外的瀘州趕去。

  回家:最想吃家裡做的湯圓

  剛下飛機的劉江珍有一些疲勞,抱著5歲的小兒子在車上不願多說話。劉江珍的丈夫周先生是第一次到四川,感到很新鮮,“第一次出這麼遠的門,四川氣候好,比我們那裡暖和”。

  當志願者告訴劉江珍已經進入瀘州界時,劉江珍搖了搖懷裡的兒子。看孩子沒醒,她一直嚴肅的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終於要到了,在那邊16年,夢裡都想到回家,今年回家趕上大年十五,終於可以吃家裡煮的湯圓了”。周先生在一旁笑著說,“咱北方吃餃子,以往過年我給她買湯圓,她說還是家裡做的好吃。”

  當車子快到瀘州納溪區渠壩鎮時,劉江珍興奮地往車窗外看,“這就是渠壩啊,認不到了,修了這麼多路和房子,我一個人回來還找不到了”。

  相聚:母女都哭了爸爸瘦了

  下午5時30分左右,渠壩鎮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來到高速公路出口接劉江珍一行。車隊跟著村干部的車到了離清涼村200多米的公路上,劉江珍的母親和大姐劉江群已經在公路邊等著。一下車,劉江珍徑直走向親人,母女三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團。

  一路上,早已得知消息的鄰居們擠在鄉村小路的兩邊,“回來了,回來了,快放火炮。”

  劉江珍的父親站在家門前的桃花樹下等著女兒回來。劉江珍在母親和大姐的攙扶下來到父親面前,“爸爸,我回來了,你變瘦了。”眼睛濕潤的父親沒有說話,只是握住女兒的手往屋裡走。

  信念:“妹妹只是走丟了”

  昨天上午,得知妹妹就要回家的劉江群一大早就起來,把家裡再次仔細打掃了一遍,然后在劉江珍以前住的床上鋪好嶄新的床單和被褥,“專門去買的新的”。

  把妹妹領進屋后,劉江群開始下廚做妹妹最喜歡吃的豆腐干炒肉。一邊炒肉一邊高興地說:“回來了就好,以前家庭條件不好,妹妹體弱多病,現在還長胖了……”

  劉江群還記得16年前的8月17日,妹妹和兒子去街上趕集,“早上就出去了,一直到下午都沒有回來,我們就到各個親戚家去問,都說沒有見到”。劉江群說,當時家裡人報了警,並在附近找了幾個月,都沒有結果。“后來家裡人心裡估計妹妹沒了,但是我還是安慰兩個老人,妹妹只是走丟了,還會回來的。我心裡也一直這麼堅信。”

 【外篇】

  為了老兵重見自己的女兒

  劉江珍的回家路,志願者“仔仔”是一個關鍵人物。2月5日,在廣東的“仔仔”看到劉江珍請人發布的信息后,通過多種方式聯系上了劉江珍老家的志願者,初步了解到劉江珍是抗美援朝老兵劉海雲走失16年的女兒。在“仔仔”的幫助下,劉江珍和家裡人通了電話。

  2月14日(正月初五),“仔仔”趕到瀘州,將劉江珍的照片拿給劉海雲看,劉海雲確認照片裡的人就是自己的女兒。第二天,“仔仔”又趕到河北邢台,劉江珍看了劉海雲的照片后也確認是自己的父親。

  劉江珍想回家,但是由於被拐賣到河北沒有身份信息,無法購買機票。“仔仔”又通過微博呼吁當地公安部門為劉江珍辦理身份信息。隨后,在河北省公安廳政治部副主任賈永華等人的幫助下,河北和四川兩地公安部門為劉江珍辦理了身份証明。上海一家公司又贊助了劉江珍一家的機票,使她可以在元宵節前回老家與親人團聚。

  特別播報>>>

  幫她恢復身份信息

  渠壩鎮人大主席喻盛全介紹,劉江珍被拐賣后,她的第一任丈夫后來也去世,所以她的身份信息在當地被注銷。劉江珍在河北也沒有上戶,所以公安機關沒有她的身份信息。喻盛全表示,當地政府和公安部門將為劉江珍恢復身份信息提供幫助。

  一段感慨>>>

  命運沒有擊垮她

  在劉江珍回家的路上,她一直小心照顧著丈夫。而周先生言語不多,但談起妻子總是說對自己好,露出憨厚而幸福的笑容。“被拐”沒有擊垮劉江珍,劉江珍和周先生的愛,則是相濡以沫承擔起各自的責任,淡如開水,也很珍貴。祝福劉江珍。(記者陳蕎攝影黃瑤)

阅读全文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相关推荐

大滩口河谷“变脸”成灾 泸州两村村民苦盼建桥破出行困局

大滩口河谷“变脸”成灾 泸州两村村民苦盼建桥破出行困局
在泸州南部山区的深处,隐匿着两个偏远的自然村落——古蔺县白沙场镇的陈坪村与叙永县...

《中国酱酒文明史》 探寻酱酒世界的文明脉络

《中国酱酒文明史》 探寻酱酒世界的文明脉络
在酱酒文化的广袤天地里,初旭与他的著作《中国酱酒文明史》犹如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

史诗级别的美酒河视域重构 漫谈初旭和他的《中国酱酒文明史》

史诗级别的美酒河视域重构 漫谈初旭和他的《中国酱酒文明史》
作者:郭河山 现在,我甚至感觉到,初旭不是在著史,而是在向国人乃至世界解读...

凌云健笔话酱酒——《中国酱酒文明史》之非史学解读

凌云健笔话酱酒——《中国酱酒文明史》之非史学解读
不错!摆在我眼前的,是一部《中国酱酒文明史》,编著者,是泸州资深媒体人、作家初旭...

数字金融显实效 太平人寿荣获2024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金融显实效 太平人寿荣获2024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日前,中国银行保险报发布“2024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太平人寿凭借在数字...

发挥“耐心资产”优势,助力家庭实现跨期资产管理 太平人寿推出新款分红型终身寿险“国弘一号”

发挥“耐心资产”优势,助力家庭实现跨期资产管理 太平人寿推出新款分红型终身寿险“国弘一号”
日前,太平人寿推出一款全新的分红型终身寿险产品“太平国弘一号终身寿险(分红型)”...

从广东到四川,这笔理赔让异地就医客户倍感温暖

从广东到四川,这笔理赔让异地就医客户倍感温暖
“小王不仅耐心细致地解答了我所有疑问,还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我的两笔理赔,体现了...

建立“睡眠保单”清理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金融消保常态化

建立“睡眠保单”清理长效机制 扎实推进金融消保常态化
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

强强联手 共筑养老新未来 ——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与泸州医养合作启航

强强联手 共筑养老新未来 ——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与泸州医养合作启航
9月29日,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与泸州医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合作...

古蔺丹桂镇百万奖教基金助力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

古蔺丹桂镇百万奖教基金助力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
川南经济网讯 奖教奖学促提质,乡贤捐资育桃李。最近,古蔺县丹桂初级中学校举办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