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溪能人卢华平:努力让乡亲们过得越来越好
2017-01-06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卢华平每天都要到鹅场参与管理。(宜宾新闻网 刘佳 摄)
修桥梁、打隧道,他是工友眼中自学成才的“能人”;栽树种草绿化荒山,他带动村民把偏远乡村变成了美丽的桃花源;他养的南溪白鹅一年出栏量达到上万只……他能吃苦、会动脑,20多年走南闯北,事业上多次从容“跨界”,让他开了眼界也有了胆量。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他出钱出力没有丝毫犹豫。
2016年,他被乡亲们推选成南溪区人大代表,后又光荣地成为一名市人大代表。他说,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干劲更足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他愿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他叫卢华平,他说,无论到了哪里,他都会永远铭记:“我就是奇丰村的一个农民子弟。”
卢华平(右)向村民赠送鹅苗。(卢华平供图)
提建议:
脱贫攻坚战不能忘了“银发族”
第一次参加即将召开的“两会”,卢华平在心中有一个酝酿已久的想法:“建议加强对农村空巢留守贫困老人的关注和帮扶,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种树、养鹅4年多,卢华平对包括奇丰、大坝、新桥3个毗邻村落里的空巢留守老人的情况了然于胸。“儿女们长大了成家了都外出打工了,留下年迈的老父母,没有劳力、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文化,挣钱太难了!”卢华平说,怎样给这些特殊的“银发族”实实在在的帮扶,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今年67岁的大坝村民戴正乾,有脑干出血史。他的行动不利索,62岁的老伴也体弱多病。儿女们长大成家后离开了老家,为了生计过得也不宽裕。前些年,老两口在农村种水稻、玉米,一年到头忙个不停,还是入不敷出。去年初,卢华平赠送了50只鹅苗送给戴正乾喂养,又为他免费提供饲养技术以及一些抗病药品。
戴正乾和老伴悉心养护这50只鹅苗,3个月下来,白鹅全部长成,卢华平又按市价回收。“这些鹅让我和老伴就挣了差不多6000块!”2016年12月28日,戴正乾说起这事,依然激动不已。
在戴正乾看来,养鹅不如种庄稼费劳力,他和老伴都应付得来。同时,经济效益好见效快。关键是,有了卢华平的一路帮扶,鹅苗品种、疫病防控、成品鹅销售,这些问题“都不用担心了”,这让戴正乾整个人为之振作:“马上开春了要养100只,今年要脱贫!”
像戴正乾这样的建卡贫困户,卢华平带动了53户、113人。养鹅,让他们拿到了真金白银,树立起脱贫的信心。
卢华平的鹅场每年养鹅上万只。(卢华平供图)
有担当:
就想“让乡亲们过得更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还不到20岁的卢华平从高中一毕业,就开始了自己的打拼生涯。那时还没有“打工”一说,卢华平做过的工种,连他自己都数不过来:建筑工人、饭店小工、流水线操作工……
最终,他在一个隧道工程队立住了脚。从最开始的一窍不通,干最苦最累的体力活,到慢慢掌握技术在行业内有一定名气,再“拉扯”起自己的工程队伍,卢华平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时光一晃过去了十多年,2005年,思乡心切的卢华平回到宜宾。看到奇丰村依然在贫困的泥淖里挣扎,乡亲们的生活和几十年前几乎没有差别,卢华平被深深刺痛了。
于是,卢华平个人斥资上百万元,在大山深处凿出一条长40多公里的机耕道,让奇丰村自此通了公路,也逐渐建设起了经济发展的各种基础设施。
一说起卢华平,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实干家的引领,小山村的脱贫致富曙光正在一步一步呈现。
卢华平说,只要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他“再苦再累,也值”!(宜宾新闻网记者 刘佳)

猜你喜欢

泸州刘光萍:华夏保险让我人生更辉煌


林志玲莫文蔚袁泉,中国十大美腿女星家居照


时装界:彭丽媛着装表现超美国第一夫人


四川张毅:中医抗艾滋 不可能悬丝诊脉


苏州大学78级校友傅苹回忆录严重失实 影响国家声誉


福建18岁女大学生千里骑行到四川上大学


英凯特王妃顺利诞下男婴 其将成第3顺位继承人


泸州小伙辞职游全国 77天走遍32省市自治区


潍坊滨海旅游彰显海洋魅力引领蓝色经济新时尚


广州女检察官杨斌辞职 感叹在路上就会看到更美风景


泸州陈鑫明 不可或缺的地方史学专家


乌蒙山“小郎妹” 姜琳 站在村头瞭望世界


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走进太平镇关爱贫困家庭学生


初旭:从乌蒙山深处走出来的品牌策划人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 品酒是技术更是艺术

从文学到品牌 初旭从大山深处走来


全国劳模袁志成 心系古蔺当“馆痴”


古蔺雷亮 :用飞歌梦想 点亮人生希望


“中国好人”陈西达

“辞书狂人”朱发平 呕心沥血书“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