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人物

呼伦贝尔,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华丽转身

2013-07-26 本站作者 【 字体:

呼伦贝尔: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华丽转身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提出,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作为自治区重点旅游区域,有着“中国最美草原”、“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誉的呼伦贝尔,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进一步明晰了旅游发展方向和定位,在做好重点旅游区域、线路和景区规划的同时,不断提升呼伦贝尔旅游品牌的竞争力,推动“8337”发展思路在呼伦贝尔落地生根,努力实现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华丽转身。“品牌”提升旅游竞争力

  近年来,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知名度扶摇直上,接待游客的数量、旅游业总收入不断攀升。据资料显示,“十一五”时期,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创历史最好水平。5年中,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4.5%和27.5%。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65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73亿元。去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33万人次,旅游业收入215亿元。近两年,旅游人数和旅游业收入均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速。旅游产业的规模也迅速扩充。其中,旅行社从2002年的24家增至去年的187家;国家A级景区从无到有增至47家,实现了A级景区在13个旗市区的全覆盖;星级旅游饭店增至38家;旅游接待床位12万余张;从业人数近3万人,带动社会间接就业12万余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区每年攀升一个位次,现已雄居自治区之首。呼伦贝尔旅游这一品牌已在全国打响,呼伦贝尔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市。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提出为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指明方向。未来几年内,呼伦贝尔市旅游将以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为指引,将呼伦贝尔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呼伦贝尔国家公园”旅游第一品牌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同时将呼伦贝尔打造成蒙古民族发祥地、北方民族摇篮朝圣体验区,打造国际知名的全生态、多民俗文化旅游胜地,使旅游业成为呼伦贝尔市资源转型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的核心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到2020年,呼伦贝尔市旅游业要实现在2012年的基础上各项指标再翻一番,全市接待国内游客超过20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30亿元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达8%以上。“优势”资源壮大旅游产业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内蒙古旅游掀起了第一轮发展热潮,形成以呼和浩特、鄂尔多斯、锡林格勒、赤峰及呼伦贝尔为代表的草原旅游目的地。此轮草原旅游发展以草原景区开发为主,旅游设施趋同现象十分严重。进入新世纪后,内蒙古旅游兴起新一轮发展热潮,一些传统的草原旅游目的地日渐衰落,新的生态旅游、草原旅游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与自治区其他草原文化旅游目的地相比,呼伦贝尔具有自然生态资源丰富、人文内涵独特、地缘优势突出等较强的相对优势,有望成为新时期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排头兵。

  自治区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将呼伦贝尔旅游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上来,凸显出呼伦贝尔北疆区位、生态优势的重要性。呼伦贝尔地域广大、区位独特、资源富集、历史厚重、生态良好,各要素组合条件好发展政策和机遇恰逢其时,发展潜力巨大。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呼伦贝尔旅游将以更加开放的环境、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周到的服务打造各种功能齐全、全天候的复合型旅游度假区,形成冬夏互补、主题鲜明、内容独特、体现草原文化及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综合分析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市场和政策背景等因素,呼伦贝尔市将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战略导向定为:充分挖掘呼伦贝尔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资源,深度开发民族风情旅游产品,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草原游牧文化和民俗体验旅游区;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示范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休闲度假服务设施,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休闲度假胜地;发挥边境口岸优势,大力发展边境旅游、跨国旅游,建设成为中国向北开放的旅游集散地;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和散客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自驾车旅游目的地;发挥旅游的融合带动作用,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多种旅游业态,不断培育旅游亮点。

  “特色”定位旅游发展

  呼伦贝尔地理位置特殊,自然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具有国内外任何一个地区不能替代、不可再造的“原生态、纯自然”特色,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湿地、大冰雪、大口岸及大民俗共同构成了呼伦贝尔的大旅游。在国内外旅游目的地日益陷入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纯净呼伦贝尔”将成为呼伦贝尔旅游产业一张亮丽的名片。

  未来,呼伦贝尔旅游产业发展将以“纯自然、原生态、真休闲、实度假”为基本思路,突出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湿地、大冰雪、大口岸及大民俗的特色,以草原旅游、森林旅游、民俗旅游、避暑度假旅游、冰雪旅游和边境旅游为主题,整合呼伦贝尔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协调配置,打造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共同构建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通过定位打造“呼伦贝尔国家公园”,把呼伦贝尔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呼伦贝尔人民的幸福家园,城乡一体化的试验区,低碳节能的示范区,打造生态呼伦贝尔、低碳呼伦贝尔、文化呼伦贝尔和世界上最纯净的地方。

  “工程”完善旅游服务

  围绕呼伦贝尔市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大市和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战略目标,呼伦贝尔市将重点抓实施食、住、行、游、购、娱、人才和管理这八大工程,以此完善呼伦贝尔旅游服务

  在“食”上,将积极营造民族文化旅游氛围,鼓励和支持发展特色餐饮,在主要旅游城市建设特色旅游购物、餐饮街区,让游客感受到呼伦贝尔与众不同的文化氛围,增强旅游吸引力;在“住”上,将支持引进国外知名景区、饭店、餐饮管理品牌来呼伦贝尔市发展品牌化旅游饭店、旅游景区和特色餐饮店,不断提升呼伦贝尔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在“行”上,将建设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加快呼伦贝尔市机场建设,加快推进旅游客源市场地区城市间航线开通,拓展俄罗斯、蒙古、香港、台湾及韩国国际航线。加大滨州铁路客运能力,积极推进两伊客运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力争达到景区之间公路交通畅通;在“游”上,加快培育5A级旅游景区,通过高水平策划,力争在8年内至少拥有3家文化内涵鲜明、基础设施完善的5A级精品旅游景区;在“购”上,将完善旅游纪念品研发、生产及品牌的建立工作;在“娱”上,将鼓励和扶持发展文化旅游演艺项目,鼓励文艺团体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发面向广大游客的旅游演出项目,丰富旅游内容,不断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人才”工程中,加大力度引进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急需但在短时间内难以培育的高素质国内外专业管理人才;在“管理”工程中,将加大旅游市场联合执法监督力度,依法严惩不法企业和从业人员。切实强化旅游企业依法经营的自觉性,推进旅游行业自律,确保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旅游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塑造呼伦贝尔“安全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形象。(记者韩永刚)

  短评:

  近年来,呼伦贝尔旅游产业实现了迅猛崛起,呼伦贝尔已经成为一个原生态、多民俗、国际性的旅游胜地,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未来旅游产业发展中,呼伦贝尔将以″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为突破口,构建较为完善的呼伦贝尔旅游产业链条,多方面地吸引中外游客,带动呼伦贝尔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快速提升。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推进呼伦贝尔市经济转型升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及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呼伦贝尔市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跨越

阅读全文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相关推荐

泸州陈鑫明 不可或缺的地方史学专家

泸州陈鑫明 不可或缺的地方史学专家
作者 初旭 在泸州的深厚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学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执着的...

乌蒙山“小郎妹” 姜琳 站在村头瞭望世界

乌蒙山“小郎妹” 姜琳 站在村头瞭望世界
(图为姜琳在成都产品推介会上致辞)作者:初 旭 巍巍乌蒙山腹地的“郎酒之...

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走进太平镇关爱贫困家庭学生

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走进太平镇关爱贫困家庭学生
川南经济网讯 7月5日,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会长姜琳带队前往古蔺太平镇高笠村,对...

初旭:从乌蒙山深处走出来的品牌策划人

初旭:从乌蒙山深处走出来的品牌策划人
上世纪80年代初,地处乌蒙山深处的川南古蔺,有一位小青年,沐浴着浓厚的红色文化,...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 品酒是技术更是艺术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 品酒是技术更是艺术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在泸州浓香第一酒庄留影) 作者:初 旭 一场无休止的疫...

从文学到品牌 初旭从大山深处走来

从文学到品牌 初旭从大山深处走来
作者:陈锡烈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全国劳模袁志成 心系古蔺当“馆痴”

全国劳模袁志成 心系古蔺当“馆痴”
——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桂香文化博物馆”创办人袁志成作者:夏国...

古蔺雷亮 :用飞歌梦想 点亮人生希望

古蔺雷亮 :用飞歌梦想 点亮人生希望
——记2021年泸州市“十大最美志愿者”雷亮图文/丁政鑫 初识雷亮,是2...

“中国好人”陈西达

“中国好人”陈西达
川石 初旭万里长江与千里沱江,越过高山,跨过平原,披荆斩棘而来,在川南大地热烈地...

“辞书狂人”朱发平 呕心沥血书“长征”

“辞书狂人”朱发平 呕心沥血书“长征”
作者:初 旭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