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文学

石玉梅:清明忆祖母

2025-03-21 本站作者 【 字体:

d6ca7bcb0a46f21f6d63f51ba93a1f6b0d33aec9.webp.png

作者:石玉梅

      心中二三事,不觉又到了您的坟前。微微湿润的空气里,坟头蹿出新绿,露水挂在草尖,未及清明雨先行,三月的雪落满乌蒙山。

       祖母王华君,生于1917年,在2011年去世,享年95岁,祖籍特兴镇王庄,1939年祖母下嫁安宁镇大土湾石家,一生育有3子6女,除一女早年夭折,余下8个儿女皆抚养成人。

       一场买卖,几句话,定一桩姻缘。祖姑要出嫁,曾祖到外曾祖家,定嫁妆。当时外曾祖家开了家有名的“行嫁铺”,曾祖替祖姑挑选的嫁妆,丰厚程度令身为店老板的外曾祖很心动。于是,就有意无意地打听到曾祖家的事来。曾祖回答:还有一个小儿子未娶亲,外曾祖立即接话:我家长女年龄合适,可否?极其简单的对话,祖母的婚姻就定下来了。

       曾祖和外曾祖,给了祖母十分体面的婚礼,十里红妆八抬大轿,雕花的窗檐,铜钱做的帐帘,鎏金的大床……婚后,祖父继续在泸州电池厂担任技术人员,祖母在家中,并雇有2名长工帮忙操持,把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世事变迁,曾经有多美好,日后就有多艰难。在那暴风骤雨的时代,一夜间家里土地减少了,祖父的工作也丢了,甚至因为挂名过保长,还被拉去“自新”学习,因为没有前科,没有危害过乡邻,最后定性为富农成份,那一刻,一家人都欢呼雀跃。

        面对困境时,活下去便是最大的幸福。家门口有两棵老桂圆树,祖母精心侍弄,根据桂圆树习性,结果一年,休树一年,把桂圆树枝一分为二,每年只需一半的树枝挂果,这样年年可得三五百斤桂圆,卖了便是孩子们的书学费。祖母取来笋壳,褪毛压平,又取大小破布刷米浆黏合成粗布块,一层笋壳一层粗布块,千层底的鞋子垒起来,孩子们就有鞋穿了。

        最难的是吃饭问题,同样的出工,因为不善农事,队上只给壮年的祖父按妇女工分计算。1964年祖母毅然把大伯父、七伯父陆续送到部队,部队有饭吃还可以读书;又把三姑送村卫生室当学员。祖母裹足出不了工,就把房前屋后的荒坡种满南瓜,冬瓜,竹林边撒一把泥巴豆,泥巴豆藤沿着斑竹攀爬,连棚子都可以不搭。凡是有一点空地还种上血皮菜或软姜叶,这种菜,吃起来口感细嫩,味道鲜美,而且每次只摘叶子,摘了又长,源源不断。

        祖母教育孩子,从不打骂,姑姑们讨论最多的话题,总以祖母会“说”盖棺定论。七伯父18岁参军,从一个普通士兵做到师部参谋,10年间所有的津贴,除去自己的生活所需,都如数寄回了家中。四姑做好早饭再上学,五姑、六姑则放学后割猪草······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祖母硬是撑了下来,且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子,都要让他们念书识字。

        随着姑姑们都出嫁了,伯父也转业到地方,家中的生活就算安稳了,祖父随三姑去了攀枝花钢铁厂,祖母选择留下来,陪伴她在农村的小儿子——我的父亲。自我出生后,祖母又担起了对我的照看任务。年纪大了,祖母把种的瓜,收在堂屋角堆起来,吃不完,谁看见想要,都可以拿去。祖母还会自制豆腐乳、水豆豉,干豆豉,夏天的时候还晒麦酱,给孩子们都备上一点。

       祖母最喜欢看我读书。拿把蒲扇,倚在老屋门口,慢慢地摇晃;而我搬把藤椅坐在院墙根的李子树下,也拿本书,悠哉游哉。有时看得起劲,一抬头,一串葡萄,一根香蕉放在眼前······这都是祖母省下来留给我的。那书,读了便是顶好;一如祖母用土布裁衣,反复用米汤浆洗过,就会挺括。

       一次我懒睡不起,她端着饭碗到我床前“幺儿起来,吃了再睡,不要饿坏了。”很奇怪被祖母溺爱长大的孩子,并不骄纵,反而更善良,更懂得爱。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挫折,被爱过的孩子,不轻言放弃;因为心里清楚,不管以后变成什么样子,祖母都会如约而至地等着她回家。

      于往事祖母更多是“不说”,甚至伯父在外面的事,别人问起来,祖母都说不清楚,我所知道的都是通过父辈零星的交谈拼凑起来。祖母在世时,我时常给祖母揉揉那双饱受煎熬的小脚,祖母的缠足,是将二指翘起,大拇指折于二指下,余下三个指头藏于掌心。祖母的三寸金莲,经过数年的奔波,脚都放开了,只是几个指头幼时就变了形,至死都回不到自然生长的样子。

      缠过脚的祖母,一生都未远行,一辈子守在家里,她希望我多读书,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近百年的人生路,晴也罢,雨也罢,不回头,不畏惧……行行重行行,清明雨难行,春寒料峭。

     作者简介:石玉梅,80后,民盟盟员、县政协委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以女性的视角,审视人生,静观岁月,化所思所感于日常,于自然风物之中。


阅读全文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相关推荐

石玉梅:清明忆祖母

石玉梅:清明忆祖母
作者:石玉梅 心中二三事,不觉又到了您的坟前。微微湿润的空气里,坟头蹿...

初旭:我家做“大斋”

初旭:我家做“大斋”
初旭 我的老家在乌蒙山腹地一个叫龙厂沟的偏僻农村,这里四面大山包围,相对...

初旭:川酿酒赋(征求意见稿)

初旭:川酿酒赋(征求意见稿)
初旭蜀南古蔺,人杰地灵。巍巍乌蒙屹立千年屏障,滔滔赤水情归万里长江。峡谷长龙,东...

花满酒城 泸州第十八届酒城诗会暨第十届梨花诗会今日举行

花满酒城 泸州第十八届酒城诗会暨第十届梨花诗会今日举行
川南经济网讯(初旭)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

古蔺石屏 一首民谣牵出的爱情

古蔺石屏 一首民谣牵出的爱情
石屏当地的彝族长桌宴(苏华利 供图)作者:初旭我的老家在古蔺东南角一个叫丹桂的地...

酱酒文明从赤水河启航——《中国酱酒文明史》序

酱酒文明从赤水河启航——《中国酱酒文明史》序
酱酒文明从赤水河启航——《中国酱酒文明史》序 “乌蒙磅礴走泥丸”。那年的春天,一...

邵忠奇:大行其道赋

邵忠奇:大行其道赋
泸州 邵忠奇 烁烁乾坤,郎朗酒林。类之翘楚,大行其道。大行者,从...

初旭:龙厂沟的乡村医生

初旭:龙厂沟的乡村医生
初旭巍巍乌蒙山,延绵千里,横跨云贵川渝地区。一道道山梁,一条条峡谷,龙腾虎跃,气...

初旭:泸州商道

初旭:泸州商道
作者:初旭 题记:谨以此文献给即将举行的泸州首届泸商大会。 亿万斯年,随...

初旭:长江玉佩邻玉场

初旭:长江玉佩邻玉场
初旭万里长江从雪山草地一路奔涌而来,穿过二龙口、大渡口,继续东流。日夜奔忙的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