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宗教是中国中产阶层的安定剂
2012-04-20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最近一项针对中国最富有人群的调查显示,信教者的比例高达50%,其中1/3称信仰佛教。在中国各地,许多古代宗教场所正在重建,变成道教或佛教圣地。就连中共似乎也不再希望看到中华民族继续信奉无神论。与其说宗教是大众的精神鸦片,不如说它是中产阶级的安定剂。
最近去江西农村,我偶然碰到当地正修建一座新寺庙——这种偶遇在中国常发生。各地都在兴建寺庙,这被认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也有利于保持政治稳定)。这个项目建在阁皂山上,耗资7亿元。我不经意走进工程所在地,一名穿蓝袍的道人手持印刷精美的简介,告诉我工程款项来自信徒和“投资者”捐助。
在中国,多数前往宗教场所朝拜的香客都异常坦率地表示,他们崇拜的是钱不是德。大多数人祈求的是现世的健康和财富,只要是号称能让人发财、长寿的神坛,他们都愿朝拜。
尽管中国在官方口径上仍信奉无神论,但地方政府正花费数十亿元以保证有充足场所供民众朝拜。过去15年间,中国道观数量增加两倍以上,达5000座。只要有山,只要有哪怕那么一点点佛教信仰历史,就大举投资发展宗教旅游业。中共的想法似乎终于与历史上几乎所有执政集团达成一致:宗教能赚钱,还能让民众闭嘴——有什么理由讨厌它呢?
中国出现宗教复兴的主要因素,是富人信教求心安,而非底层民众寻求麻醉剂以缓解贫穷带来的痛苦。中国一些最著名富豪纷纷宣称自己有宗教信仰。在企业家之都温州,据说多达1/3商界人士是基督徒。资本主义令中国所有宗教都实现奇迹般发展。没人知道中国有多少基督徒——估计数字从2000万到1亿。也没人知道中国有多少佛教徒或道教徒——有人估计3亿。可以肯定,中国还会修建许多崭新的“古庙”。

猜你喜欢

达·芬奇年轻版《蒙娜丽莎》被证实为真迹


古蔺老家 有一种农活叫腾土


初旭:我的老父亲


白酒业风声鹤唳 泸州老窖半年深陷四大危机 拷问企业管理


初旭:宜宾东楼赋(征求意见稿)


卖酒谣出炉 茅台卖“贵”郎酒卖“红”泸州老窖卖“老”


李定林:鸡年元旦逛赤水河


张跃:海之约(三 章)


《泸州百业赋》来稿选登:《水口赋》


2013古蔺宝佤踩山


石玉梅:清明忆祖母


初旭:我家做“大斋”


初旭:川酿酒赋(征求意见稿)


花满酒城 泸州第十八届酒城诗会暨第十届梨花诗会今日举行


古蔺石屏 一首民谣牵出的爱情


酱酒文明从赤水河启航——《中国酱酒文明史》序


邵忠奇:大行其道赋


初旭:龙厂沟的乡村医生


初旭:泸州商道


初旭:长江玉佩邻玉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