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杨燕绥的退休论为何让人难以接受
2013-09-13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清华大学养老改革体制方案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提出,年龄推迟后,就业形态应该分阶段,“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加社会服务,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园林义工,50-65岁的女性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多好!”
在延迟退休持续发酵的前提下,杨燕绥此番言论的话题性可想而知。虽然杨教授自己也不认同延迟退休,她把退休年龄设定在50,但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推迟十五年,这没有养老金保障的十五年如何生活,就成了更棘手的问题。杨教授宣称让退休者去做园丁、义工,实际上是偷换了概念,用退休后如何安排生活取代了依靠什么生活的养老之问。
专业人说专业话,这是基本常识。当然,杨燕绥的退休论让人不可接受的地方,除了在于她背离了专业讨论的话语逻辑,从而让养老话题浮于粗浅的表层之外,更在于其代人立言、代人选择的精英立场。即便我们不去计较其偷换概念的误区,无可否认的是,50到65岁的男性做园丁、义工,女性洗衣服、编制,这种工作的一体化设定,也等于为大众圈定了一种退休生活的固定方式。在杨燕绥的逻辑里,退休后的安排似乎不再是个人选择,而是被养老体制的改革者所设定好的。问题是,谁又愿意遵从这种在杨燕绥看来是“多好”的安排呢?
这里并不是说公众没有公益的热心,如何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首先是自由的问题。从社会管理的大趋势来看,灵活化、弹性化是大势所趋,比如人们所推崇的弹性退休制度,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体能、家庭状况等自主选择退休年龄。这种人性化的改革方向,体现的正是养老体制对个人选择的尊重。反观杨燕绥的理论设计,不仅未提及弹性退休的问题,反而连公众的退休生活一并安排了,这种大包大揽式的越位,与尊重多元选择的养老改革理念明显背离。
我们尊重杨燕绥发言的权利,但身处改革设计者的重要位置,杨燕绥教授更应当以合乎逻辑的话语阐释其思想。养老体制改革的话题发酵已久,人们延迟退休、延迟领取养老金等改革思路的反对和担忧,已表达得十分充分,这些应当被改革设计者充分汲取。在一个权利觉醒的多元化时代,养老改革应对选择多元作出积极的回应。在这个意义上,站在改革设计者的位置,杨燕绥式的语出惊人,损耗的将不仅仅是其个人的信誉、声名,还有公众对此次养老体制改革的良好预期
猜你喜欢
“禁止官员用公款送月饼”,强调的是“官员”与“公款”!
四川传递“好干部”精神“正能量”深得民心
济南让游客虎口逃生也是另一种“宰客”
以房养老,不意味着淡化政府责任
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新闻”不断的背后是管理的缺失
文化旅游系列谈:游客购物店要有吸引物
追问“川医” 清华、北大怎么不改名?
“谣言”能为打砸暴行“遮羞掩丑”?
贵州“大国酱乡”凭什么拉泸州酒为你垫背
宜宾五粮液违规减持股票检讨了事 网友:我愿意检讨一百次
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新闻”不断的背后是管理的缺失
无视村民拦路“告状”县长“官威”从何而来
牛年第一掌掴 “掌书记”们的官威底气何来
学会换位思考 我为成都女孩赵某说两句
假如我是毛洪涛 老子就要好好地活着
贵州“大国酱乡”凭什么拉泸州酒为你垫背
从曹茜茜暴打保姆看明星土豪暴戾任性
泸州佳泰男科过度医疗 究竟谁的蛋在痛
香港艺人任达华被刺 保安事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选管结合 打好培养好干部的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