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出了事干脆废了算?
2014-04-15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关进温室,不必
14日,海南澄迈县春游校车翻车事故的后续处理情况见诸报端。涉嫌安全生产事故责任的校长、投资人及涉嫌交通肇事的司机均已被刑事拘留,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事故发生后,人们纷纷惋惜幼小生命的逝去,也反思很多学校户外活动时对安全的轻忽。但同时,也有一种声音传出:看来,以后孩子们要想再春游,可难了。谁还敢组织啊?对学校来说,费力不讨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个说法在身边的家长朋友们那里得到了验证。有的学校,户外活动都大大缩减。校方私下说,孩子们金贵,万一出了事,谁受得了!
从事故反思安全措施,把安全作为活动的前提,这个逻辑笔者非常赞同;但是,干脆不办了,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了?
春游,表面看就是让孩子跑一跑、玩一玩,停了也无伤大雅。实际上,这是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的好机会。美的教育就在看一枝花、赏一朵云的时刻,丰富的感受,就在“在草地上打一个滚、踢几脚球”的嘻嘻哈哈中,协助、友爱、竞争、照顾,这些非常重要的交往互联,在春游中都可以得到锻炼。只守在课桌前死读书,不符合儿童接受心理,会减损童年的色彩,也对孩子的长远成长、特别是情商的训练不利。叫停,多可惜呀!
笔者也不全是为春游担忧,更忧虑的是这种“要么零防护、要么全叫停”的“省事”作法。
这作法不独是校方省事心理在推动,也有家长的过度爱护心理促成。一看天儿有点降温,不由分说把孩子包成个粽子;稍微有麻烦,自己俯下身子替子分劳。学校一心求稳,家长过于求安,于是孩子的成长天地便变得逼仄,由温室化而孱弱,因不曾挫折而脆弱,随体质下降而意志薄弱。一跟外国孩子搞夏令营,人们就惊呼:看看人家的小朋友,多独立,多有责任,多勇敢!——好品质是正确的路径塑造的,光羡慕结果,有什么用呢?
长期看,我们的孩子如果经常是“坐不垂堂”式的圈养,对坚强、旺健的民族精神塑造,将是莫大的伤害。
回到春游。应该做的是厘清责任边界,不行“株连”。要按照教育部的通知精神,严格校外活动审批程序,做好方案,把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同时,也别因噎废食。

猜你喜欢

“公车问题”挑战政府权威


权力不应成为敛财的工具


旅游必须有文化底蕴


对古寺盈利方式不当的思考_西部旅游网--西部旅游、西部旅游资讯


意外事故频发 户外探险我们还缺什么?


从医德的缺失现象反思当下政界现状


新华时评:景区“拥堵红线”不能成摆设


切莫妖魔化女干部为古村“站台”


"联想酿酒"和"武钢养猪"是耶非耶


滇越铁路上的米轨时光


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新闻”不断的背后是管理的缺失


无视村民拦路“告状”县长“官威”从何而来


牛年第一掌掴 “掌书记”们的官威底气何来


学会换位思考 我为成都女孩赵某说两句


假如我是毛洪涛 老子就要好好地活着


贵州“大国酱乡”凭什么拉泸州酒为你垫背


从曹茜茜暴打保姆看明星土豪暴戾任性


泸州佳泰男科过度医疗 究竟谁的蛋在痛


香港艺人任达华被刺 保安事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选管结合 打好培养好干部的组合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