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给泸州传经送宝的外国大使
2014-06-11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28年前,一位新加坡籍华人贵宾应邀来泸,在泸州市企、事业管理干部的演讲会上,他以铿锵有力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比喻、缜密细致的剖析和大胆超前的思路,为泸州的经济建设和长远发展,提出了一套中肯的建议。他的讲话,赢得了在场上百人一次次的热烈掌声……
他,就是曾任新加坡驻日本和韩国全权大使、东南亚著名经济学家、新加坡籍华人黄望青。他也成为当时泸州市来访的级别最高的外国政府官员。
他曾与邓小平两次握手
黄望青曾与邓小平进行了两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是在1977年10月。当时邓小平偕夫人卓琳访问日本,时任新加坡驻日本全权大使的黄望青,偕夫人早早地来到机场迎接。
邓小平夫妇迈着稳健的步伐走来,黄望青立即致词欢迎:“欢迎你,邓主席!”“你是?”邓小平紧紧握住黄望青的手,对这位说着中国话的新加坡大使有些惊讶。“我也是娘家人啊!我虽然加入了新加坡籍,可血管里还是流着中国人的血。”
异国相见,华夏儿女倍感亲切,心心相印,他们相谈甚欢,包括祖国的发展、华人在国外的成功等等。邓小平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欢迎你会娘家看看!”
第二次握手是在1984年9#p#分页标题#e#月30日。
1984年9月,黄望青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发来的一份电文通知书:尊敬的黄望青先生,为增进海外华人对祖国的了解,特邀请您偕夫人参加35周年国庆观礼活动。
9月30日。人民大会堂外宾接待小厅。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来了。“欢迎你们!”邓小平的手第二次握住了黄望青的手。

1977年邓小平夫妇访问日本,与时任新加坡驻日本全权大使的黄望青(前排右一)夫妇握手
黄望青先生
演讲台上妙语连珠
1986年6月9日,一辆成都开往重庆的307次列车向隆昌火车站飞驰,列车上就有黄望青和夫人吴慧宜一行。此次他是受邀来泸州市讲学,同时也能探望50多年未见面的表姐——归国华侨蔡锦秀。
1986年6月13日,泸州市企、事业管理干部的演讲会。台下数百双眼睛,齐刷刷地聚集在讲台上的黄望青身上。他举起手,举得很慢很慢,像在举起一件沉重的东西,突然,用力一挥向下劈,铿锵有力地说:“我们就用他山之石去攻酒城泸州这颗玉!”
#p#分页标题#e# 会上,黄望青用自己的所学结合自己的经历,给与会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战略发展”课。
黄望青说,成功靠什么?靠的是“领头羊”的创新和胆识。创业者不仅只靠一双粗大的手、一个精明的脑袋,更重要的是一股坚定的意志、一双灵活的眼睛。当今的竞争年代,一点也不逊色于战争年代的硝烟战场,处在经济风暴和商战的“风险”与“机遇”时代,将“居安思危”换成“居危思危”,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观念的变化。创业者如果只“居安”不“居危”,必定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黄望青既新鲜又颇有哲理的“他山之石”理论,让到会的数百人开了思路。与者会一次又一次报以热烈的掌声,印证了黄望青将实实在在的“它山之石”奉献给“娘家人”的赤诚之心。

1986年6月14日下午,黄望青(中)给原泸州曲酒厂题词
#p#分页标题#e#肺腑建言促发展
1986年6月15日,在泸州市县区领导干部座谈会上,黄望青又抛出了一句心里话——“我是泸州人了,就该把我的心交出来!”
对于当时泸州市存在的一些不足,黄望青有些犹豫和徘徊:是直白地指出,还是笼统地唱赞歌?“祖国是我的娘家,儿岂能嫌母丑?”黄望青觉得,自己应该把真实看法提出来供参考。
在会上,面对在场的上百名市县区等领导,黄望青避开了“外交辞令”:“请掂一掂‘娘家’的办事效率。对引进外资的方法不能呆板生硬,更不能慢,为办一件事,你出一个董事长,我出一个总经理,叫对等;做事,你举手,我举手,再研究研究,最后又回到原点,一放几年又不了了之。我想,只要有利于祖国的建设,就要果断地捕捉机遇……”
“请掂一掂‘娘家’的办事效率”,并非黄望青一时的心血来潮,他在生活中有着这样的体会:#p#分页标题#e#
在泸州的宾馆住的几个晚上,他看到了服务员的一幕幕“被动服务”:“请来几杯咖啡”“请来糕点”“请……”服务员慢腾腾地端着东西过来,然后又跑到伙伴那里吹牛去了,“宾馆缺少主动服务,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啊”。
黄望青为“娘家”对人才的培养、投资、开发等缺乏的一些长远计划而忧虑,“要发展生产力,要开发四川的自然物质资源,就要敢于创新,要有紧迫感,要敢于担当……”“但愿‘天府之国’四川美,但愿闻名海内外的酒城泸州更美,但愿‘娘家’早日腾飞……”黄望青的句句肺腑之言,体现了一名海外华人的赤子胸怀。
1986年6月18日,黄望青夫妇离开泸州。他们每到一处,都将自己的赤子之心“交了出来”,无私奉献“攻玉”的“他山之之石”。
黄望青先生的“一颗中国心,情糸娘家魂”,感动了著名诗人巫显渊先生,他特为他题诗一首以示尊敬:曾悲弱寇失萱堂,赴星高蹈度重洋。敌忾同仇舒大略,匡时济世绍炎黄。睦邻有德蒺南海,献策无私激大荒。披荆斩棘为勤恳,建功更欲振家邦。
#p#分页标题#e# 黄望青,一位有着炽热情怀的海外华人,一直奔走在神州大地上,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炽热情怀……

黄望青先生
人物简介:

猜你喜欢

浙江男子杀人后在作案现场开店致富 18年后斗殴落网
2017-03-01
178


新疆哈密朱世彬和他青春无悔的故事
2019-06-25
122


侠骨柔情女特警潘琴
2012-05-24
217


河北村支书刘长英——“嫂娘”32年书写人间大爱
2017-01-13
207


马云:“北京雾霾我特别高兴 特权阶级没特供空气了”
2013-02-23
155


墨西哥冀习近平到访带动旅游业 吸引中国游客
2013-06-08
261


泸州籍记者陈远谋病逝 曾见证中国铁路发展史
2018-11-01
385


陕西宝鸡一村支书被曝长期霸占人妻 纪委介入调查
2017-02-18
175


韩红驾驶无牌法拉利上路 边开车边打电话
2013-08-05
205


聚焦香港内地移民:“居不易”让我没有归属感
2012-05-13
236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相关推荐

泸州陈鑫明 不可或缺的地方史学专家

作者 初旭 在泸州的深厚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学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执着的...

乌蒙山“小郎妹” 姜琳 站在村头瞭望世界

(图为姜琳在成都产品推介会上致辞)作者:初 旭 巍巍乌蒙山腹地的“郎酒之...

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走进太平镇关爱贫困家庭学生

川南经济网讯 7月5日,泸州市红星志愿者协会会长姜琳带队前往古蔺太平镇高笠村,对...

初旭:从乌蒙山深处走出来的品牌策划人
上世纪80年代初,地处乌蒙山深处的川南古蔺,有一位小青年,沐浴着浓厚的红色文化,...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 品酒是技术更是艺术
(白酒味蕾工匠陈筱棠在泸州浓香第一酒庄留影) 作者:初 旭 一场无休止的疫...

从文学到品牌 初旭从大山深处走来

作者:陈锡烈 “……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全国劳模袁志成 心系古蔺当“馆痴”

——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桂香文化博物馆”创办人袁志成作者:夏国...

古蔺雷亮 :用飞歌梦想 点亮人生希望

——记2021年泸州市“十大最美志愿者”雷亮图文/丁政鑫 初识雷亮,是2...

“中国好人”陈西达
川石 初旭万里长江与千里沱江,越过高山,跨过平原,披荆斩棘而来,在川南大地热烈地...

“辞书狂人”朱发平 呕心沥血书“长征”
作者:初 旭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