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2013-07-05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这对于旅游英语教学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旅游英语不同于传统的英语教学,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高考、考研,它最大的特点是需要面对面地与国外游客交流,因此,解决好旅游英语教学工作中的文化渗透问题,十分必要。
对外国文化的渗透。旅游英语的服务对象相对明确,那就是为外国游客服务,那么,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着力点,就应该聚焦在对西方文化的深入学习。然而,遗憾的是,近年来我国旅游英语的教学中,不管是教材设计还是课堂实践设计,都过分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忽略了文化渗透。事实上,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文化渗透,极有可能拉近与服务对象的心理距离,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旅游英语的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国外的节日、谚语、风俗,还可以对国外一些禁忌进行专题介绍,那么,在具体的旅游服务中就会获取很好的效果。
对外国文化的学习,不能刻意求快,需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只有打通了中外文化交融的任督二脉,才能真正实现活学活用。《黄河之旅》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比尔·波特撰写的一册以我国黄河沿线的历史风情为表现题材的历史文化散文。在此之前,他以中国隐者为情感表达主体的著作《空谷幽兰》,赢得不少中国读者的芳心。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有意引导学生在课外多阅读这样的著作,则会与教学活动形成互动,相得益彰。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旅游的本质,不仅仅是满足和实现视觉的享受,而是一场身体力行的文化盛宴。或者说,纯粹的感官享受是旅游的低层次需求,精神与灵魂的碰撞才是旅游的深层次需求。因此,当我们的旅游从业者面对国外游客时,宣传介绍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既是责任、义务,也是自身业务素质的最直接体现。假如,恰好在端午小长假期间,一个导游带领一支国外团队在湖南旅游的话,那么,在这个时间段恰到好处地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吃粽子的风俗,就显得很有必要,既能拉近与游客的心理距离,还能宣传、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尽可能地吃透学精。以端午节为例,这一天,我国不少地区有划龙船、吃粽子的习俗,以此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如果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能对相关的历史知识深入讲解,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学了语言,又学了文化。
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的彼得·海斯勒,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撰稿人,他大学毕业后由水陆两路横越中国,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他的代表作《江城》,以重庆涪陵为圆心而展开,用独特的视角观察和认识长江以及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此书对我们旅游英语教学的启发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要运用发散性的思维方式,避免仅仅停留在一些基本知识点上的简单教学。
对地域文化的渗透。一般而言,游客所选择的旅游线路最终都落实到某个省、某个市,甚至某个县,具体的旅游景点与游客的个人兴趣爱好、文化认同有关。因此,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不能只顾其大(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而忘其小——这里的小也就是魅力无穷的地域文化。事实上,文化的多元性恰好是由种类繁多、风格不一的地域文化构成的,只有吃透了地域文化,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合格的旅游从业者,特别是导游,应对自己生活和从业的城市有全面充分的了解,对当地的历史掌故、风土人情以及旅游资源有全面的了解。然而,我国大部分旅游学院没有自己的乡土教材,地域文化一直是旅游英语教学中的空白点。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与关注。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中旅游英语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学实践,依然没有脱离传统英语教学的窠臼,教学的重点仍然停留在过分追求实用性、注重基本礼仪上的语言知识以及语言能力技巧,对于文化的渗透尚缺乏足够的重视。然而,旅游英语更大程度上是不同文化形态交流、碰撞时的媒介之一,因此,如何提高文化渗透的广度与深度,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是旅游英语教学中需要深思的一个课题。
初旭:我家做“大斋”
初旭:川酿酒赋(征求意见稿)
花满酒城 泸州第十八届酒城诗会暨第十届梨花诗会今日举行
古蔺石屏 一首民谣牵出的爱情
酱酒文明从赤水河启航——《中国酱酒文明史》序
邵忠奇:大行其道赋
初旭:龙厂沟的乡村医生
初旭:泸州商道
初旭:长江玉佩邻玉场
初旭:律动的中国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