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极边小镇的美食
2014-04-30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腾越镇的青云桥
早点之最
红彤彤的辣椒面、明黄色的鲜姜水、焦黄的花椒油、乳白的蒜泥汁、翠绿的芫荽、油黑的酱油、绛红的米醋、色泽清亮的芝麻油、红黄相间的腐乳水、墨绿的麻椒,红白喷香的芝麻花生碎……瓷白色的小碗在大圆桌依顺时针排了个半圆,口腔开始不自觉分泌唾液,好奇心也油然而起:这是要吃什么?
众人坐定后,一碗色泽嫩黄、质地滑腻的吃食摆放在面前。“这不是天津的面茶吗?”有来自北方的人开腔,当地人笑而不语,一边纠正说“这是稀豆粉”,一边给我们示范,如何依照自己的口味将这些调料次序有第、适当增减地加入稀豆粉里。
11种调料搭配成绚丽的色彩交集在一起,与嫩黄色的稀豆粉交相辉映,稍微搅拌一下,送入口中——比豆腐嫩滑,比面茶细腻,有点咸,又透着丝丝缕缕的清甜,豌豆和花生碎的清香里渗出一些些麻,辣、鲜、香——据说当年驻在呈贡的美军飞虎队队员,多年后再到昆明时别的风味小吃均不记得,唯有对稀豆粉念念不忘。
腾冲人的一天,就始于这一碗稀豆粉。
稀豆粉的原料颇有说头,豌豆味道的纯正直接影响到稀豆粉的口味。整个云南最纯正的稀豆粉原料要数保山的蒲缥豆。这种豌豆生长在山里,品质天然,磨出来的粉粉质细腻且香气浓郁,色泽鲜亮口感丰富。在制作稀豆粉的前一天晚上,要先将干豌豆浸泡10小时后,按照一升豆一盆浆的豆水比例放到石磨上细细研磨,这样手工做出来的稀豆粉远比用机器研磨出来的味道纯正。
品尝一碗纯正的稀豆粉,调料的好坏和齐全与否直接关系口感。说到稀豆粉系列,腾冲城有三家店铺最有名。名气最大的当首推叠水河景区旁的寸丽芹豆粉店,每天早上吃早点的车队都排成长龙,铺里热气腾腾、人头攒动。白天则卖凉豆粉、凉米线、卷粉,有时竟要排队才能吃到。再者就是位于上西街腾冲法院附近的周记百年老店,也是早晚卖热豆粉,中午卖凉豆粉,百年声誉经三代人经营,早已声名远播。还有就是腾越一完小附近的杨家豆粉店,一天卖到晚,吃客不断。
稀豆粉讲究“当天做当天吃”,调料需是当天做的新鲜货,吃法也有大讲究,一碗稀豆粉要分三部分,一部分不拌佐料、一部分轻拌佐料、一部分拌好佐料,将这三部分轮着吃,能吃出不同的美味。在腾冲,稀豆粉饵丝是颇受欢迎的一种吃法。
腾冲美食“大救驾”——切成小三角片的白色饵块,配上各种佐料
饵块和饵丝是云南人的命,早起吃一碗饵丝、肚子饿了吃一碗饵丝或切一些饵块炒着吃,既便宜又有感染力。以我不多的饮食知识看来,饵块和饵丝可能就是我们江南一带的年糕和用年糕压成的米粉,吃在嘴里特别筋道,因为是由大米碾压而成。
云南民间到了农历岁末,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最好的大米,洗净浸泡后蒸熟,放在碓中舂细如泥,案板上用蜂蜡抹好,再搓揉为长方、椭圆、扁圆等形状,用作馈赠的食品,称为“饵馈”,时间一久,老百姓就把它谐称为饵块了。
饵丝有多种吃法,蒸、煮、炒,做成烤米耙耙蘸稀豆粉……在云南,饵丝最著名的做法首推腾冲,这道小吃还有个很霸气的名字“大救驾”。
到腾冲第一天,已是下午两点,是个很尴尬的时间点,飞机上的简餐只能稍微慰藉一下早起的胃,午饭时间已过,不吃,饥肠辘辘。吃的话,马上快到晚饭时间。这时候,经常来腾冲的朋友已经有了主意。
“大救驾”端上来时很不起眼。切成小三角片的白色饵块,配上肉丝、腌菜、鸡蛋、番茄、小白菜、油辣椒,热油炒制,盛在一个小碟里,卖相远不如稀豆粉精致。真正吃起来,糯软咸鲜。虽然我吃不出腾冲饵丝和昆明饵丝的区别,但是腾冲人会骄傲地指出两者的区别:腾冲饵丝是由洞山乡胡家湾村人发明,采用当地特产浆米加工而成,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大救驾”一名也颇有来历:相传明末崇祯自杀,小皇帝永历南逃至腾冲,在疲惫不堪、饥寒交迫时,有农人进贡了一盘炒饵块,饿急了的小皇帝脱口说:“真乃大救驾也!”“大救驾”之名便由此而来。“大救驾”必须搭配“青龙过海汤”,干腌菜加入葱花姜末、糊辣椒、芫荽开水冲泡,酸酸辣辣,开胃,解腻。
在腾冲人繁复的美食图谱里,干腌菜连小吃都算不上,却是画龙点睛的一笔。腾冲每个农家现在还保留着冬季制作这种干腌菜的习惯。原材料是当地的一种青菜,腌制周期繁复漫长:先将新鲜青菜晾去水分清洗干净后切细放入土罐内,加上用米面煮成的清粥(或米汤),密封好土罐口置于有阳光之处,腌酸后连同腌菜水一起放入锅内煮至沸腾,再捞起来放在阳光下暴晒至干,再将晒干了的酸菜放入原煮沸的酸水内继续腌制,这样循环反复,白色的米汤慢慢变成黑色,等到最后把所有汤汁都浓缩在干菜里,就是干腌菜了。在腾冲,凉拌菜、打蘸水都离不开这干腌菜,当地人出远门一定会习惯性带一捆它。
>>>> 延伸阅读:看看腾冲的特色风光
善做马帮菜的“侨香斋”。其原址是一位“马锅头”的私宅
马帮老宅里的马帮菜
严格意义讲,马帮菜并不成体系。腾冲作为茶马古道的要冲,民间自然有马帮菜传承,然而无论你跟出租车司机还是近百岁的老人一再询问,他们都会告诉你马帮菜就是一道“赶马肉”。不甘心的旅人们却宁肯把腾冲的特色美食统统都归为马帮菜的行列,因为在这样一块马帮文化渲染的土地上,每一道至味应该都带有马帮的色彩。
在腾越镇闫家塘村委会旁,穿过小杂货摊,一块木质的指示牌上刻着绿色的三个字“侨香斋”,这里便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张家老宅,一幢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的典型木结构建筑,结合了中原文化和江南的建筑风格,采用当地特有的紫楸木和火山石改建,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老宅雕梁画栋,一派书香门第的范儿,只有门口悬挂的铃铛、马鞍等旧时马帮使用过的器具时时提醒来客,它的主人曾经是风里来雨里去的赶马人。
大宅原来是一个“马锅头”的家。马帮是有严格纪律的组织,马帮的首领被称作“马锅头”。马锅头既是经营者、赶马人,有些同时又是商业集团的雇主,日积月累,往往也成就了自己的财富。
侨香斋出品正宗的腾冲美食,当然少不了虽然只留下蛛丝马迹的马帮菜,这里的食客第一次来总少不了跟女主人探讨一番马帮故事和马帮菜。“原始”和“便捷”是她对马帮菜的概括。聊到兴致来时,她还会挽起衣袖亲自下厨诠释一番。
女主人说,其实马帮菜并没有所谓体系,赶马人在路上的每一天都冒着生命危险,行程多一天就多一份不安全,因此日夜兼程,每日的“开梢”(马帮行话吃午饭的意思)时间自然也要压缩到最短。饭菜以简单、方便为原则,烧一大锅饭,再一肉菜和一锅杂菜汤吃完马上启程赶路。
“赶马肉”因此而生,实际就是焖肉块。“当年的赶马人会随身携带干腊肉,‘开梢’时,取出来剁成大块,焖上一大锅,当然,如果遇上集市能买到鲜肉,他们就会用鲜的五花肉代替腊肉。”侨香斋的女主人介绍说,为了顺应现代人的喜好,这道菜也被后人改良精细化了,现在的肉块,过油后再焖炒,肥而不腻,极其下饭。
真正最为人期待的佳肴当属“土锅子”。我曾听一位对火锅颇有研究的朋友说起过他费尽周折吃土锅子的故事:1990年,他头回跑腾冲,去之前朋友就说,一定要去尝尝“土锅子”,不然等于白跑。可是到了腾冲,整个县城翻了遍,也没有找到,打听下来,结果是“只有家做没有市售”,时间要到清明时候。直到几年后,托朋友,朋友又托朋友的朋友,才终于在和顺人家的老宅子里,吃到了“土锅子”。
器物特别,是云南火锅的一大特色,传统云南火锅的代表,一是昆明、玉溪、楚雄、红河一带滇中、滇南的炊锅;二是滇西保山腾冲的土锅子。
云南不少地方,老派火锅老派些的说法,叫炊锅。不知道是为节约口水计,还是从发音流利考虑,吃火锅简约成吃炊,不知底细的,一般听不出个所以然。
昆明市面上的炊锅,也就是这两年才恢复过来的,早些年要吃炊,只有老派些的亲朋好友家才有,轻易还不会做。做起来也确实麻烦,起码要准备上两天时间。
腾冲的土锅子,其貌不扬,灰头土脸,看起来跟炊锅大同小异。喜欢看足球的应该对亚洲杯那个奖杯的样式还有点印象,我发现它像极了腾冲土锅,只是土锅正中间要多出半截“炮管”来,那是加炭火用的。
土锅子和炊锅的主要差别,在于器物不同。炊锅通常金属材质,讲究的炊锅,用白银打造,其次为铜材和铝材。土锅子的器形和炊锅大致相仿,但更厚重古拙,为腾冲城郊满邑村烧制的粗陶器。
当地人说,土锅子的真正秘密在于它的入味(这和宜兴的紫砂壶应该是同一原理)。
在腾冲,刚烧出来的土锅子是不能直接就拿来用的,要用大油炼数遍才可用来做锅子菜。刚开始做锅子菜时,没有几小时的熬煮,烧出来的菜品味道是不正的。而那些用过数年的土锅子,锅子菜只需熬煮数十分钟,味道就很纯正了。
炊锅的汤水十分讲究,一般用原汁鸡汤、筒子骨汤或火腿骨汤,不另外添加佐料,以保证质地鲜甜。炊锅的繁杂,在于荤素材料的层层码放,“底荤上素”和“耐煮在下鲜嫩在上”,并突出重点考虑看样,把工艺最复杂、味道最有号召力、看样最好的,置于上层。土锅子采用的汤底食材,和传统炊锅大致相仿,也要提前码放,不同的是,汤里面的作料味要重一些,大概是因为腾冲地处比较湿热的边地。正因为地处边地,一些食材和做派更加乡土,比如要先码上一层晒干又泡水发最后片成薄片的炸猪皮,俗称黄皮或泡皮,最上层点缀一层蛋饺。
据说当年大马帮安全归来,马锅头的夫人会备上它来为凯旋的马帮接风洗尘。不过,腾冲人说,土锅子更多时候是春、秋两季到山野扫墓祭祖时食用。每到清明和农历九月,腾冲都会有两次隆重的祭祖扫墓活动。到时会有每家年长的老者,出来颂上一篇祷词,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无限哀思。全部的礼信做完,对人们肚皮的慰藉便可以开始了。
一般情况下,“锅子”挑到山上,等所有的仪式完毕,就该出味可以食用了。通常在家弄了吃要在锅子内煲3小时左右,中间火势要平稳。小了不行,芋头咬不动。“锅子”最地道的称谓是“烀锅子”,半熟半烂的程度叫“扒”。
准备开饭时,只见那还盖着锅盖的土锅子欢快地冒着白烟,丝丝浓郁的肉香飘出诱惑着你,旁边还摆着酥肉、香肠和青翠欲滴的各色蔬菜,等着放到锅中。大家入座后就可以掀开锅盖了:升腾的白气下面是满到快要溢出来的黄澄澄的蛋卷肉,蛋卷下面是煮得酥烂的肉泡皮,下一层是满满的蚕豆和笋、金针菇。绿油油的蚕豆吸饱了鲜美的汤汁变得酥烂,金针菇和笋还是有些许脆韧的口感。一层蔬菜下面是鸡肉块,走地的土鸡特有的香气浓郁,肉质鲜美,一点都不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腾冲土锅子的正宗做法就是一点水都不加,用醇厚的鸡汤将所有食材煮熟,鸡块下面还有厚实的芋头、绵软的地瓜、肥嫩的蘑菇和大棵的青菜。
锅中的菜品吃得差不多时,还可以加入新鲜的大白菜、酥肉块、年糕和粉条等。当汤汁变得更加浓稠时,盛上一碗来喝,那种吸收了各种食材精华的丰腴口感,真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
猜你喜欢
长沙经典美食攻略,在百年老店中寻真正美食
长沙经典美食攻略 在百年老店中寻真正美食
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泸州市金源茂丰签署合作备忘录
漫游美食之都,大街小巷川菜色香味俱全
寻味成都:街边小摊和高档饭店各有滋味
一个国家推荐一款必吃美食
“泸州肥儿粉”参展成都国际孕婴童产品博览会备受青睐
茶族皇后:泡茶煲鸡都在行
海上五星级酒店将现海南 总投资约15亿元
做客太行人家 遍尝临城旅游美食
蜀酌坊 我在川南遇见你
宽窄酱酒品鉴馆在郎酒之乡古蔺开业 让消费者喝到真正的好酒
旅游快讯 四川启动食品安全系列活动社区行
首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泸州举行 卓玛花酵素等受消费者青睐
泸州举行泸菜“美食地图”项目座谈会
都江堰:“猪圈咖啡” 不一样的乡村旅游新体验
端午来临 你需注意的几个健康隐患
特型演员缪世璇签约四川天天开心农业科技公司
中国凉都六盘水:水城羊肉粉“宗雪荷城羊肉粉馆”
“国民美食”沙县小吃进军美国 首家连锁店位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