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家乡泸州古蔺
2016-07-29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作者:初旭
父亲的父亲,爷爷的爷爷口耳相传,很小便知道我们的先人“家住麻城乡孝感乡,红巾追赶过泸阳……”。随着那次“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讨照为业落点在四川古蔺,自此,老祖先的一脉相承,注定我今生今世“祖籍四川古蔺”。我知道古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从我记事时起,总觉得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别有滋味而耐人琢磨。前不久,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亲。在县城里转悠了两天,攀沿火星山,登高九翆楼,漫步送秋亭,凭吊汉人坡,这样的体会便越来越深刻。
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古蔺也有不敢“自大”的时候,也有悲壮苍凉的一天。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赵尔丰的人深谙为为官之道,为了更好地讨好清政府,邀功请赏,竟然统率大军,进剿苗沟(今鱼化乡境内),赵尔丰坐镇行辕,草营人命,滥杀无辜,一时间,古蔺被杀得路断人稀,风惨云淡,尖山子那年早落的冬雪白里透红。”文革”中偏远的古蔺也卷入动乱狂潮。一时间,学生罢课,工人罢工,攻打轿子顶的炮声如雷贯耳, 时至今日,桥子顶白云横亘。这是古蔺的过错吗?不是,更不能怪罪于古蔺。

说起那时的古蔺,我们自然想到奢香夫人,张广泗、付华封、李熏廷,甚至为慎思堂题联的第一任县长马聘三……他们各自的尊容如何,我们没有见过,但我们的县志忘不了要记述这些褒或贬的人物,为他们盖棺论定。此后若干年,我觉得古蔺这片蔺草没能舒舒展,也没有潇潇洒洒的繁荣过,因为这里山太高,山高皇帝远,难免猴子称霸王;山太高,挡着我们深遂的目光和视野。古蔺山高水长,“一线天”的地方太多,一叶蔽目,甚至一手可以遮天。这里的河太深太窄,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刘备大意失荆州,古蔺在小溪沟里翻船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直言:落鸿桥上那两架玻璃的拱桥,既是漂亮的城市景观,也是为某些人准备的双手表。这里地方太小,小得无法让人施展拳脚,唯有那农酽的乡情、亲情化不开,一化不开,人际关系自然就盘根错节……古蔺的高山与深俗,没能阻挡着瘟疫的流行,成灾的匪盗,民不聊生的苦难日子,也没能阻挡着万里长征的脚步和新时代的到来。谁要是想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狂妄自大,目无人民,这里是绝不允许的。民国时期,辖区丹桂曾有伪乡长被当地百姓用青冈棒追得屁滚尿流,观文银庄的罐儿炮还未张口,固若金汤的土围子早被解放军的炮火直击得百孔千疮。前车之鉴值得我们去很好地思索。
古蔺还是古蔺,一切怨不得它,也由不得它,古蔺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奢香夫人,仅管远嫁贵州水西,作为“娘家”的古蔺为有这样聪明仁慈之女而骄傲;张广泗疏通赤水河,蜈蚣岩上的记事碑历经风雨,清晰可辨;被誉为新时期改革新星的朱书记,宽阔的街道,优美的城市,可曾有他操劳的身影;奢从明逼迫造反,胡伏龙蓄志反清,用古蔺人的鲜血染红顶子的赵尔丰,从杀人摩王到袅首游城,历史记得,古蔺人更记得。古蔺的风云岁月告诉我们,人民的嘴是历史的碑,功与过,它会作出公正的裁判。
古蔺就是古蔺,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毛泽东一句话“绕着敌人走”,古蔺便成为长征的必经之地,红军将士在片神奇的土地上一绕就绕了54天,抒写了“四渡赤水”光辉篇章。从此,乌蒙磅礴被工农红军走成泥丸。那遍地的凄凄枯草,化作星星之火,很快燎原大江南北。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古蔺这片厚重的土地,历经两次解放炮火的洗礼才从沉睡中醒来。

从睡梦中醒来的古蔺,必竟不是夜郎古国,宣抚土司,跨入二十一世纪,这里早已没有血剿苗沟的野蛮,也没有“种兵”的愚味,更没有“文革”中将明代精湛建筑一一石牌坊视作“四旧”给予拆除。这里有文化的沉淀和积累,又有新时代的崛起和繁荣。我是一个直性子的人,不想因为我被刻上“古蔺”这一烙印,就粉饰这里,来个一好百好。也不想一味地否定,古蔺境内行路难,古蔺人张口闭口你丫妈的不文明……古蔺历史悠久,水秀山青,文化厚重,民风古朴;古蔺人争强好胜,爽性耿直,敢作敢为,膘悍勇猛。、由于近诸者赤的缘由,故而古蔺在某些方面倒适应了一代代古蔺人的生存和发展。
怀着对故乡热土的的愿望,我又一次攀高八百级凌霄石级,登临火星山巅,站在丛峦叠翠间,俯瞰崛起的古蔺县城,心里竟涌起一片惆怅。孔子说登泰山而赋,我作为古蔺人,面对自己生活几十年的这片西部热土,却不知该赋点什么?
相关链接:作者介绍
初旭,原名王先军,出生于四川古蔺,大专文化。1985年参加工作。系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研究学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基层法律工作者,目前就职于某媒体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猜你喜欢

张柄尧:因父之名
2015-03-11
233


白连春:在老师家吃饭
2019-08-03
188


卖酒谣出炉 茅台卖“贵”郎酒卖“红”泸州老窖卖“老”
2012-09-13
218


8名90后大学生结伴“一元旅行” 3天走3个城市
2014-04-21
181


7月11日 泸州首条机场公交专线开通
2014-07-09
274


高手在民间_西部旅游网--西部旅游、西部旅游资讯、旅游资讯尽在
2012-01-07
219


初旭:狗日的文学
2015-01-02
218


邵忠奇:古郎洞随想
2018-11-07
257


金融时报:宗教是中国中产阶层的安定剂
2012-04-20
280


陶蓉:小暑 诗歌
2020-07-06
218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相关推荐

石玉梅:清明忆祖母

作者:石玉梅 心中二三事,不觉又到了您的坟前。微微湿润的空气里,坟头蹿...

初旭:我家做“大斋”

初旭 我的老家在乌蒙山腹地一个叫龙厂沟的偏僻农村,这里四面大山包围,相对...

初旭:川酿酒赋(征求意见稿)

初旭蜀南古蔺,人杰地灵。巍巍乌蒙屹立千年屏障,滔滔赤水情归万里长江。峡谷长龙,东...

花满酒城 泸州第十八届酒城诗会暨第十届梨花诗会今日举行

川南经济网讯(初旭)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

古蔺石屏 一首民谣牵出的爱情

石屏当地的彝族长桌宴(苏华利 供图)作者:初旭我的老家在古蔺东南角一个叫丹桂的地...

酱酒文明从赤水河启航——《中国酱酒文明史》序

酱酒文明从赤水河启航——《中国酱酒文明史》序 “乌蒙磅礴走泥丸”。那年的春天,一...

邵忠奇:大行其道赋

泸州 邵忠奇 烁烁乾坤,郎朗酒林。类之翘楚,大行其道。大行者,从...

初旭:龙厂沟的乡村医生

初旭巍巍乌蒙山,延绵千里,横跨云贵川渝地区。一道道山梁,一条条峡谷,龙腾虎跃,气...

初旭:泸州商道

作者:初旭 题记:谨以此文献给即将举行的泸州首届泸商大会。 亿万斯年,随...

初旭:长江玉佩邻玉场

初旭万里长江从雪山草地一路奔涌而来,穿过二龙口、大渡口,继续东流。日夜奔忙的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