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美食

七里海河蟹面 一碗面条的历史传奇

2016-12-10 本站作者 【 字体:

天津人对河海时鲜的喜爱之情,几乎是有生以来便渗透到血液中的,其中,对于螃蟹的深情,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剥开螃蟹的硬壳,鲜香的蟹黄、蟹膏和肥嫩的蟹肉入口的一刻,令人回味无穷。

当然,这种爱正是由天津“九河下梢”的这一方水土养育出来的,除了驰名中国的阳澄湖大闸蟹,天津人吃蟹,有着另外一个绝佳选择——七里海河蟹。

在七里海所在的宁河区就有一项与河蟹有关的天津市级非物质遗产——七里海河蟹面制作技艺。这道美食汤汁鲜美,稀稠适度,面条爽滑,鲜香润喉,汤面共饮,生津暖胃,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天津人在河蟹吃法上的独具匠心之作。

最早售卖七里海河蟹面的小店出现在清康熙年间,是一家家庭式饮食店。店主人为了招揽顾客,别出心裁,选用宁河自产的七里海紫蟹为主要原料,制成河蟹汤面,美味可口,远近知名,后经各酒家和饮食店争相仿制,因色、香、味、形均佳,一直相传至今

中国烹饪大师、烹饪高级技师于德良为七里海河蟹面的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致力于七里海河蟹面的制作与传承。说到他与河蟹面之间的缘分,还要从上世纪90年代一段尴尬的经历说起。

那时的于德良刚从部队转业回到宁河成为一名厨师,一天,有客人来到他工作的饭店吃饭,点了河蟹面。“当时我没听过河蟹面,就将河蟹连壳带肉一起做了一碗面,结果端上桌客人一看就生气了,说这根本就不是河蟹面,还把汤碗都给掀了,最后只得按人家的要求重做了一份儿。”他回忆。

20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依旧让于德良记忆犹新,也成为激发他学习七里海河蟹面制作技艺的初衷。从那时起,他便虚心向老师傅求教,掌握了正宗的七里海河蟹面的制作技巧。在多年烹调的过程中,于德良也明白了当年客人看到他做的这道河蟹面时为什么如此不悦,因为在很多宁河人心里,河蟹面不仅是一道美味的小吃,更承载着人们对这方水土的深情。

宁河河蟹面的原料河蟹很早就已名声在外,清代《畿辅通志》中记载:清雍正四年(1726年),朝廷派了一位亲王视察水利来到七里海,见水道又浅又窄,于次年派专员负责开挖。据当地百姓相传,亲王奉旨来七里海视察河道时,陪同的地方官员用当地特产紫蟹制成河蟹宴席招待,视察官员品尝后赞不绝口。

事实上,最初的河蟹面制作方法起源于民间,制作步骤并不复杂,只是比其他面食更费时。于是,宁河的普通妇女,婆传媳,母传女,代代相传。最早售卖七里海河蟹面的小店出现在清康熙年间,是一家家庭式饮食店。店主人为了招揽顾客,别出心裁,选用宁河自产的七里海紫蟹为主要原料,制成河蟹汤面,美味可口,远近驰名,后经各酒家和饮食店争相仿制,因色、香、味、形均佳,一直相传至今。

据于德良回忆:“我小时候,七里海这片地方螃蟹多得是,简直可以用螃蟹成灾来形容,到了晚上,只要有灯火的亮光,螃蟹就会从沟塘里爬上来,爬得满处都是。”可以说,对于其他地方来说是珍馐美味的河蟹,在七里海人看来是随处可见的吃食,而用河蟹做成的河蟹面,就成了当地普通人家日常的饭食,尤其在过年时更是必不可少。天津人过年有“初一的饺子,初二面”一说,过年吃河蟹面,更有喜庆吉祥的寓意,有的人家家中有人做寿,祝寿时也会吃它,代表了福寿绵长。

于德良说,在宁河吃河蟹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做成河蟹面,还可做成醉蟹、晒蟹干、制成蟹卤等,此外,另有一种名叫“馇”的吃法

这些年于德良在全国各地参加各种厨艺展示和烹饪竞赛,对于螃蟹的吃法,他感受到南北方饮食的极大差异。南方人吃蟹吃得特别斯文,一个小碟上放一只河蟹,倒上姜汁、米醋,旁边摆上成套的剥壳工具。吃蟹时你品味到的是蟹膏、蟹肉、蟹腿不同的滋味,甚至有人吃完了蟹还能将蟹壳完整地还原成原来的样子。

如果将南方人吃蟹描述为“文吃”,那么天津人吃蟹绝对是“武吃”。天津人吃蟹时,一个人桌前摆上几只河蟹,定会亲自下手剥蟹才有滋味,总会先吃最美味的蟹黄,最后啃蟹腿,吃相也颇为豪迈。

“凡事都有这样一个规律——这东西一多了,即便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再好的东西,你也不觉得它是好的,螃蟹也是一样。当它多起来时,你就会想出除了煮熟剥壳之外的其他吃法。”于德良说,在宁河吃河蟹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做成河蟹面,还可做醉蟹、晒蟹干、制成蟹卤等,此外,另有一种名叫“馇”的吃法。

所谓“馇”,介于熬与煮之间,将花椒炒香,放入盐、料酒、葱姜等,倒入水熬好汤,放入海鲜慢火熬煮。“我曾经听上海的食客评价七里海河蟹面说:‘你们天津人吃蟹真是奢侈,这样吃,好多东西会被浪费掉的。’其实,在宁河,包括河蟹面在内的河蟹吃法,恰恰符合天津人独特的吃蟹习惯。”于德良说。

最早的七里海河蟹面都是家中的家庭主妇制作的,做法极为原始,只是在面汤里放一点盐,再把蟹黄撒进去就算做好了。“后来,人们生活条件好了,有了食用油,于是,就用油把蟹黄炒一下,再将炒好的蟹黄浇在面汤上。不过,这种饮食方式对于如今追求健康、低油少盐的饮食方式来说就显得有些落伍了,如今的七里海河蟹面又有了新的制作方式。”于德良说。

于德良说,吃这道河蟹面时,最正宗的吃法是先喝一口汤,品味鲜香,再吃一口面,有了面的“中和”,先前的那股鲜味会在口中化开,然后再吃一口蟹黄熬制的卤,又是一阵鲜美袭来,最后吃点儿当地腌制的咸菜和香菜,让味觉回到初始状态

从小小的一碗河蟹面中,我们看到了七里海地区百余年间人们饮食生活的变迁,正如于德良所说,现在的河蟹面做法不仅少了油腻,而且更突出河蟹的鲜香。

“挑选河蟹,公蟹与母蟹比例为一比一,河蟹重量在一两左右即可,色泽青紫,肥满为最佳。”制作河蟹面时,分蟹黄和蟹肉两部分制作。第一步,将河蟹去盖留黄装入小碗备用,剩余的部分除去腹脐和鳃,再剪去爪尖没有肉的部分,用木棒碾成泥状后,加入清水将蟹泥澥开。浸泡一会儿之后,再过滤掉碎渣,只取滤出的蟹汁待用。

之后,将炒锅抹上少许的油烧热,放入蟹汁烧开,再将手擀面条放入烧开的蟹汁里,加水、盐、味精。随后加工蟹黄,另取一锅,滑油后放入水烧开,将之前准备好的蟹黄倒入锅中,加盐、葱等调味料后煮开,熬成的蟹黄酱色黄、黏稠、味鲜。最后,将熬好的蟹黄酱倒在面条上,佐以咸菜、香菜等,味道更加鲜美。

“河蟹面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个技巧,就是不能将蟹汁一股脑地倒入锅中,因为这样的话,蟹汤中的蟹肉会沉淀在锅底导致煳锅。一煳锅,这道汤面也就失败了。因此碾好蟹汁后,待其沉淀片刻,先将上面的一部分汁水倒入锅中,蟹汁下锅后必须不停地搅动,再将面条放进蟹汁里煮,最后将余下的蟹汁全部倒入锅中,这样做出的河蟹面更加滑润爽口。”

挑选、处理、煮制,小小的一碗汤面,每个制作工序都非常繁琐,是一道“吃功夫”的美食。河蟹面一出锅,香气四溢,面中融着浓浓的蟹味,鲜美爽滑,绝对让爱吃蟹的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于德良说,吃这道河蟹面时,最正宗的吃法是先喝一口汤,品味鲜香,再吃一口面,有了面的“中和”,先前的那股鲜味会在口中化开,然后再吃一口蟹黄熬制的卤,又是一阵鲜美袭来,最后吃点儿当地腌制的咸菜和香菜,让味觉回到初始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你舌尖的味蕾从第一口鲜汤开始,对于鲜味的感受是由高到低,再到高的过程,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除了这种做法,如今他还研制了一种快餐式河蟹面做法,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就是将蟹黄、蟹汁分别制作成料包,手擀面则制作成菠菜、胡萝卜、紫菜头等各种颜色,不仅色泽诱人,还营养丰富。这样一来,煮面后打开料包,人们在家中便可以快速地制作出一碗七里海河蟹面。

阅读全文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13)不存在。
相关推荐

蜀酌坊 我在川南遇见你

蜀酌坊 我在川南遇见你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独自一人在泸州的古镇漫步。古镇小巷青砖黛瓦,没有华丽的...

宽窄酱酒品鉴馆在郎酒之乡古蔺开业 让消费者喝到真正的好酒

宽窄酱酒品鉴馆在郎酒之乡古蔺开业 让消费者喝到真正的好酒
川南经济网讯 二月二,龙抬头,春风送暖万物舒。九州大地花烂漫,风过赤河宽窄香。2...

旅游快讯 四川启动食品安全系列活动社区行

旅游快讯 四川启动食品安全系列活动社区行
多层联动,多部协同,多方参与,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四川启动食品安全系列活动社区行...

首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泸州举行 卓玛花酵素等受消费者青睐

首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泸州举行 卓玛花酵素等受消费者青睐
川南经济网讯(初旭)7月29日上午。为期3天的首届中外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暨中欧地...

泸州举行泸菜“美食地图”项目座谈会

泸州举行泸菜“美食地图”项目座谈会
川南经济网讯(初 旭 )4月25日下午,泸菜“美食地图”项目座谈会在泸州市智慧城...

都江堰:“猪圈咖啡” 不一样的乡村旅游新体验

都江堰:“猪圈咖啡” 不一样的乡村旅游新体验
“哇,太可爱了!别急,朋友圈先‘喝’!”萌萌的咖啡端上桌,前来打卡的人们便会迫不...

端午来临 你需注意的几个健康隐患

端午来临 你需注意的几个健康隐患
新华社长沙6月22日电(记者帅才)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草端午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专...

特型演员缪世璇签约四川天天开心农业科技公司

特型演员缪世璇签约四川天天开心农业科技公司
签约现场 川南经济网(初旭缪杰 ) 12月26日, 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26周年的...

中国凉都六盘水:水城羊肉粉“宗雪荷城羊肉粉馆”

中国凉都六盘水:水城羊肉粉“宗雪荷城羊肉粉馆”
西部旅游网10月22日贵州.六盘水讯(本报记者:李昌宏) 水城羊肉粉起源于上个世...

“国民美食”沙县小吃进军美国 首家连锁店位于纽约

“国民美食”沙县小吃进军美国 首家连锁店位于纽约
沙县小吃加盟连锁店在美开张。(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福州 10 月 18 日电(记...